激荡人生:一起走过三十年_吴晓波【完结】(10)

2019-03-10  作者|标签:吴晓波

  1972年,冯根生在原胡庆余堂制胶车间的基础上,创建了杭州第二中药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他是国企改革的“出头鸟”,1988年,全国第一届优秀企业家评选,冯根生是浙江企业家中入选的第一人。

  1992年,他在杭州第二中药厂的基础上创办了青chūn宝集团,并与泰国正大公司合资成立了正大青chūn宝制药公司。1996年,青chūn宝集团兼并了濒临倒闭的胡庆余堂,并帮助它迅速壮大。如今,青chūn宝集团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中药企业之一。当2008年1月七十四岁的冯根生辞去正大青chūn宝总裁职务时,他已在同一家国企当了三十六年的“一把手”,这让他成为中国最“长寿”的国企老总。

  在这三十多年间,冯根生曾因研发“来自宫廷秘方的补药”——畅销一时的保健药品青chūn宝、搞“豪华接待室”、“儿子兼并老子”等事件而多有争议。在这些事件中,有三起事件更是引起了较大的争论。

  一是“罢考”风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企改革步入低谷,但来自各个政府职能部门考核厂长的风气却愈演愈烈,财务、用工,以至计划生育政策都成了考核内容。而其时,青chūn宝是华东地区最赚钱,也是品牌度最高的药厂;冯根生善于经营,但性情刚直敢言。

  1991年,正当他为了市场销售忙得不可开jiāo的时候,上级主管部门通知他去参加一场经营管理考试,他愤而罢考,闹出了震动全国的“罢考”风波,按照冯根生后来的说法,“罢考罢了形式主义”。

  二是“靓女该不该先嫁”的争论。1992年,青chūn宝被正大控股。在之前人们的观念中,拿出来与国外合资的都应该是一些濒临倒闭、实在经营不下去的“丑女”,像青chūn宝这种盈利能力很qiáng的“靓女”与外商合资,很有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日后来看,这个争论基本上是一个“伪命题”,因为那些国际资本并非慈善组织,如果没有升值的潜质,则根本不具备被收购的可能。冯根生在评说青chūn宝合资一事时,自称是“被迫披洋衣,欣然换机制”,言下之意,是通过出售控股权的方式摆脱原有的体制。而客观上,他也因“披上洋衣”而得以继续掌控这家由他创办,却在资产上跟他没有关系的企业。

  三是被媒体喧炒的“冯根生难题”事件。经历了1992年和正大集团的合资,而进行的第一次企业改制后,九十年代末,国企改制之风劲chuī,经营者和员工持股蔚然成风,正大青chūn宝计埘第二次改制。1997年,经主管单位批准,青chūn宝集团拿出20%的国有股份卖给职工持股会。董事会认为作为总裁的冯根生,应该至少买下2%的股份,按照资产评估,这部分股份需要三百万元的认购资金,而冯根生当时的月薪只有四百八十元,多年积蓄凑起来也就一二十万元,三百万元对于冯根生来说无疑天文数字。半年后,冯根生贷款二百七十万元才得以解决这个问题,而按照正大青chūn宝当时的利润增长速度,已六十三岁的冯根生要还完这笔贷款,至少需要十二年。

  可以说,冯根生所见证的既是我国中药业从古老走向现代的发展史,又是共和国从计划走向市场的商业史。

  1949年1月,迫于生活,十四岁的我到“江南药王”胡庆余堂做学徒,成为这家百年老店解放前的关门弟子。我从1972年起担任青chūn宝集团前身——杭州第二中药厂的主要领导。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至今,我和我的企业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一次次冲破旧体制的束缚,在国家没有追加一分钱投入的情况下,将一家固定资产只有三十七万元的“作坊”,发展成年销售收入十九亿九千万、利税五个多亿的现代中药城。改革难,国有企业的改革更难,要改革发展,必然有矛盾有斗争,要有人当“出头鸟”。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旧体制的束缚,我一次次地成了“出头鸟”,其中印象最深的,至少有十次。

  ◆好药多磨,推出“青chūn宝”

  青chūn宝是我们产品中的“当家花旦”,我们集团就是以它的名字命名的。如今,它已经走红了近三十年,在杭州市场上牢牢占据着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在浙江省更是“三分天下有其一”。这在“各领风骚二三年,二三年后就玩完”的国内保健品市场上,称得上是一个奇迹。回想当初青chūn宝诞生的过程,充满了突破和斗争,比电视剧还“电视剧”。

  那还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文化大革命”虽然结束了,但是一些条条框框仍旧束缚着人们的头脑。那时候,药品市场几乎是治疗药一统天下,保健药被斥为是为“资产阶级、剥削阶级老爷太太”服务的,没有人敢生产。

  我们江南地区生活富裕,老百姓有服用保健药品的传统。我当年在胡庆余堂做学徒的时候,就亲眼见过中药保健品受欢迎的“盛况”。

  就是在“文革”那样极左思cháo泛滥的年代,仍出现过几次全国人民集体“打jī血”、“喝红茶菌”的热cháo。这说明,保健药品肯定有市场。在生产中药治疗药的同时,我和我的同事开始寻找中药保健品的药方。经过反反复复的搜集、筛选和比较,我们终于闯进了古代帝王的宫闱,找到了一剂名为“益寿永贞”的药方。为了证实它的效用和能否用现代化方式生产,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其中投入实验的动物就超过了一万只。事实证明,它对增qiáng思维活力、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qiáng心肺功能等方面都有独特功效,对气yīn两虚的中老年体弱者具有良好的滋补保健作用。我们把它命名为“青chūn恢复片”,后来就改名为“青chūn宝”。

  别人是好事多磨,我们是好药多磨。就是这样一种药,我们去上级部门审批时,却被一位领导斥为“不为工农兵服务”,犯了“方向性错误”。结果当然是不予批准。祸不单行,另有一位名头很响的专家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说从这种药的名字看,就违反了自然法则,违反了唯物主义世界观。一个“方向”,一个“世界观”,两顶大帽子,的确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在压力面前我没有退缩,是好药就不怕多磨。我一方面找各级领导申诉,力争取得支持,另一方面大着胆子,想出一个“出口转内销”的办法——先把青chūn宝放在工厂小卖部里进行内部销售,取得口碑。一些外宾和国内文艺、演艺界名人服用了青chūn宝后,感觉效果显着,香港等地的报刊还做了报道,之后一传十、十传百,最终轰开了内地市场的大门。

  ◆厂房——从破庙到中药城

  青chūn宝集团公司的前身,是杭州第二中药厂。它是1972年从胡庆余堂的郊外车间升级而成的,我担任了这家厂的首任厂长。当初“分家”时,杭州第二中药厂只有三十七万元的固定资产,那时候,全厂穷得找不出一台电动机。一家连一台电动机也没有的工厂还叫工厂吗?

  “树根草皮破厂房,huáng泥路面篱笆墙。脚踏肩膀扛,满眼破灶桶锅筐……”这是刚和胡庆余堂分家那阵,我厂一位小青年的,“纪实创作”,说得一点不夸张。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0/9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