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人生:一起走过三十年_吴晓波【完结】(86)

2019-03-10  作者|标签:吴晓波

  朱镕基和叶莺们在“全行业合资项目”上的共识,得到了新的政治支持。

  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江泽民总书记的讲话中,有很长一段国企问题的内容。他要求加快国企改革,可以采用从股份制到破产等方法。江泽民的讲话被称做是“大胆的”、“先驱的”。《远东经济评论》报道:在多年最为头痛的问题困扰之后,北京终于准备要面对国企改革。柯达“全行业合资项目”扣上了这样的节拍,形势开始平静了下来。

  1997年5月27日,中央协调小组和美国柯达公司,在“3-21”决定的基础上重新签订会谈纪要,主要内容:上海不参与合资企业;柯达出资三亿七千五百万美元;上海、天津、辽源三家感光材料公司不与柯达签订合资合作协议,由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明确这三家企业在过渡期内不与其他外商合资或合作,柯达公司为此承诺的补偿费由中方协调小组统筹处理;组建两家合资公司,即厦门福达、汕头公元与柯达组建柯达中国投资股份公司,无锡与柯达组建另外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公元厂获得一亿八千一百万美元;将无锡阿尔梅的股份由20%提高到30%。乐凯集团在保持中方控股和自己品牌的前提下,可以与柯达公司或其他外商进行合资合作。过渡期则为2001年12月31日之前。

  原公元厂获得一亿八千一百万美元的补偿金,用于还债以及支付工人补偿金。而后由工人人股,成立“公元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黑白相纸和胶片。原公元厂的彩色涂布线完全切给柯达的合资公司。原厦门福达厂获得一亿四千九百万美元,用于偿还债务以及支付工人的补偿金。福达厂的彩色生产设备等全部划给柯达控股的合资公司。无锡阿尔梅获得四千五百万美元。与柯达建立合作关系的三家企业——上海感光、天津感光、辽源胶片分别获得了三千一百万、八百万、二百万美元的经济补偿,这些国有企业利用这笔资金实施了关停并转。

  后来,总理和副总理全部在协议上签字同意。

  随后是对乐凯的补偿。1997年7月14日,当时的总理李鹏、副总理吴邦国等专程前往保定视察,原则同意乐凯的九五发展规划。不久之后乐凯股票迅速上市,获得八亿元左右的资金。

  而在北京1997年冬季的风雪中,在一次滑雪中摔伤脚的叶莺,拄着拐杖,等候到中央部委最后的批复。这是庞大的全行业合资谈判的最后一幕。

  改变历史的“98协议”最终完成。

  第29章 李书福:“疯子”企业家

  【李书福小传】

  在中国商业界,草根出生的李书福是一种可能性,也代表着民营经济的想象力。他以一家国有体制外的民营企业之资,在没有任何技术及市场资源的情况下,硬是从被国企和外企准垄断的汽车行业里杀出一条血路,当了一个产业的颠覆者。

  李书福是浙江台州人。台州地处浙江南部,一面靠海,与温州相邻,同样是人多地少,资源紧缺的地区,工业基础薄弱。因此在李书福年轻时,进入工厂工作是一种奢望,这也必然导致了他往商业上的进化。在李书福年轻时,曾经做过野照相的生意,然后又在“从照相液中提去银”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业务中掘到了第一桶金,之后他转行做摩托车,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这些都还不是他人生的最高成就,他为人称道的是造汽车的生涯,不过这样一项代表现代工业最高成就的事业,在李书福看来却等同于四个轮子加两张沙发的简单加工,在这种理念之下还能取得成功不能不说是奇迹。

  李书福广为人知的地方当然不止上述这些。我曾在李书福尚在做摩托车时,便去参观过他的工厂,并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他的工厂就在国道边,设施简陋,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工人见我们去还很紧张,因为不久前刚刚发生过门卫打人的事件。可过了几年,突然冒出李书福想造汽车的新闻。我第一次看到这条新闻时,很吃惊,我对江浙一带的知名企业家了如指掌,其中最有可能做成汽车的,是万向集团的鲁冠球。

  他靠万向节起家,二十多年来一直在汽配领域中蓄力,最大的梦想就是造汽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去他家中采访,楼梯的转角处醒目地挂着一幅画,就是汽车。可是,这回却被名不见经传的李书福抢了先。李书福造车,没有牌照,他最着名的一句话就是:“请给我们一次失败的机会。”

  我听过李书福的多场演讲,能讲出这么有哲理和煽情的名言,真是为难他了。在一开始,李书福就被媒体渲染成了一个“符号”,一个堂·吉诃德似的、随时有可能被qiáng大体制吞没的悲情英雄,而李书福本人似乎也十分“配合”这样的形象塑造,他是一个天生的本色演员。有一次,我作为评委参加一个颁奖晚会,电视台直播,轮到获奖人李书福上台,他走路的动作明显放慢,好像是电影里的慢动作。主持人很好奇,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一脸茫然地说,是他们(导演)让我走得慢一点的。一言既出,满场莞尔。

  可是,李书福并没有真的变成一个只会演戏的“喜剧演员”。在他不断做秀的同时,吉利集团却以无比扎实而坚定的步伐在汽车行业迅猛成长,在过去的几年里,它一直引领着中国轿车产业成长的方向。如今回视,无论是轰动的价格战、与跨国公司的车型专利官司,还是对自主创新的追求,似乎都符合一个追赶型企业的发展逻辑。这是一个尚无法用成功来定义的企业,但是,它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和获得的战绩却令人肃然起敬,这也是李书福作为一位近似疯狂的企业家的价值所在。

  在过去三十年的中国企业史上,每当一个企业家被赋予或承载了很多寓意的时候,他所面临的凶险和动dàng就会比其他人大很多;而这个企业家如果靠的是一种非常规的模式成长起来的,那么,他所面临的失败的概率就更大了。

  一个企业在崛起和冲锋的时候,可以靠一股“疯劲”打出一片空间来,可是,随着规模的扩大和竞争的正面化、阵地化,总是靠一股jīng神气已经走不到太远了,所谓“小企业做对事,大企业不做错事”。企业家必须要寻找的是边界。

  ◆李书福的汽车逻辑

  1996年李书福买过两辆奔驰,回台州之后把它们都拆了,然后从香港买来奔驰的配件,试图一件件地组装起来,造出自己的奔驰车。

  当然他知道如果完全是组装的话,奔驰公司肯定不会答应,所以他在奔驰的外面加上了自己的外壳。很可能是因为钢制外壳一时搞不出来,异想天开的李书福居然就敢用玻璃钢给这辆吉利公司最早“下线”

  的汽车做了一个外壳。不仅如此,李书福还把这辆“奔驰”车开上了台州街头,还在电视台做了广告,居然还就有人打电话来问这辆车的价钱。

  用玻璃钢做奔驰外壳,如果不是李书福,恐怕没人想得出来。想想看吧,开着一辆有着亮闪闪的玻璃钢外壳的奔驰在大街上走是什么劲头,也许比把装甲车驶入闹市区还需要勇气。而这辆车还会有买主,恐怕是有人认出那是辆货真价实的奔驰,打算买回去换个壳再卖掉。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86/9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