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智力生活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才能真正有所作为。这是一种内在的自由,教育的任务就是培育内在的自由,让人们爱动脑筋,善动脑筋,能够独立思考,有jīng神追求。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果人们普遍具有这种内在自由,这个国家就大有希望。一个国家也应该有外在自由,就是政治自由、民主政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只有具有内在自由的人多了,这个外在自由才可能实现,才是可靠的。所以,教育状况实际上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其作用不可小看。
外在自由还有一个含义,就是自由时间,也就是一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在教育中,这个意义上的外在自由对于培育内在自由就非常重要了,是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所以,不可以把课程排得太满,要让学生有自由时间。现在的中小学生都那么忙,全部时间被功课和作业占据,我女儿现在上小学,回家后的时间基本用来做作业,我想上中学一定会更忙。需要这样吗?应该这样吗?我自己上中学的时候,有大量时间可以用来读课外书,现在的孩子基本上不可能了。我在这里大谈好奇心和独立思考,我自己觉得是一种讽刺,是在画饼充饥。在自由时间被剥夺殆尽的情况下,快乐和自主的学习无从谈起,学习成了让人疲于应付的繁忙事务,这当然是违背教育的本义的。
除了自由时间,学生成长还有一个重要的环境条件,就是教师。教师自己应该是具有内在自由的人,有活泼的智力生活,在他们的引导和熏陶下,学生最容易也成为这样的人。教师当然要传授知识,但是更重要的作用是育人,就是用你的人格、你的优良心智去影响孩子们。熏陶是不教之教,好的素质是熏陶出来的,你没有刻意去教,但是实际上起的效果是最好的,是最有效又似乎最省力的教育,好像没有费什么力气,实际上最有效。事实上,如果老师的素质足够好,即使在应试体制下,他们也会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找窍门对付应试,尽量少花时间,为孩子们争取更多的自由时间。
上面我讲的是一般智力品质的培育。毫无疑问,在基础教育阶段,掌握基础知识也非常重要。事实上,在智力教育的问题上,最艰难的就是中学,中学是矛盾的焦点。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有一个观点,他说智力发展是分阶段的。从幼儿期到小学是一个阶段,他称之为làng漫阶段,特点是自由,对孩子不要给负担,就是好玩,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趣味性为主。然后是中学阶段,他称之为jīng确阶段,相对来说,知识的接受比小学时重要,甚至比大学阶段重要,要jīng确地掌握,打基础要扎实,这个阶段自由不是主旋律,自由要服从于纪律。到了大学阶段,是综合运用阶段,自由又成为主旋律了,他说学生们在中学阶段伏案于课业,进大学后就要站起来环顾世界了。现在大学生也比中学生自由得多,不过他们不是环顾世界,而是谈恋爱和玩电脑游戏。中学里太紧张了,好不容易熬过去了,要好好轻松一下了。
按照怀特海的说法,小学是自由,大学也是自由,唯独中学是自由服从于纪律,要qiáng调纪律。这是有道理的,原因就在于中学是学习基础知识的阶段,为了jīng确地、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不得不要花很多时间,这是必要的。中学生是最累的,即使不是应试教育,情况也是如此。但是,如果我们把重点放在素质教育上,使得学生真正热爱学习,热爱智力生活,觉得学习是快乐的事情,有了内在的动力,学习基础知识一定会更容易。所以,培养一般智力品质和jīng确掌握基础知识并不矛盾。
怀特海说,中学里完美的教育是使得纪律成为自由选择的结果,也就是说,中学是打基础的时候,功课要扎实,基本的科目一样少不了,学习任务最繁重,这个时候必须有纪律,但是要让学生乐于遵守这种纪律,而不是靠qiáng迫。这就要看老师的本事了,这个本事包括课程安排的水平、授课的艺术等,善于让孩子们对必须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很高的要求,我觉得当中学老师要比当大学老师难多了,大学老师自己编教材,可以比较自由洒脱,中学老师必须用统一教材,又要教出水平来,是戴着镣铐跳舞。
中学阶段开了许多基础课程,主要是数理化和文史哲两大类,这些课程大抵是必要的,是要让孩子们对于人类知识的范围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就好像有了一张知识地图。有了这张地图以后,可以胸中有数,逐渐明确自己对哪个领域感兴趣,想去哪个地方旅游乃至定居,不会盲目地选择。中学阶段应该对人类知识的基本状况有一个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初步形成自己的兴趣方向,为上大学选择专业做准备。同时,基础知识学习也是基本素质的训练。数理化是思维的训练,尤其数学,对于训练逻辑思维特别有益。我在中学时酷爱数学,解题其乐无穷,我自己感觉对我后来学哲学也大有帮助。文史哲是人文的熏陶和修养,即使你以后学理工科,也是不可缺少的。
三、语文教学
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语文都是主课。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我认为主要是两个东西,一是心灵的感受能力,二是语言的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不只是教读和写,它应该也是情感教育,心灵教育,是人文熏陶,要培育学生的感受能力,拥有丰富的心灵,这是更重要的目标。德智体三育中的美育,实际上主要是通过语文教学进行的。明确了这一点,你教学就不会局限于语法之类了。
泰戈尔说过,如果他小时候没有听过童话故事,没有看过《鲁宾逊漂流记》和《一千零一夜》,现在他眼中的世界就不会这么美好。他说的其实也是语文学习应该有的效果。一个人的内心受过文学的熏陶,被文学敞开了,和那些没有受过熏陶的人相比,他眼中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许多人对于自然的美、艺术的美、文化的美是没有任何感觉的,他这一辈子多可怜啊,人生最美好的东西没有享受到。物质上吃亏我们都很在乎,斤斤计较,其实jīng神上吃亏损失更大,最可悲的是自己还不知道。
当然,语文教学不只是心灵教育,你内心有了丰富的感受,还要能够表达出来,语文课还应该教你如何准确地表达。我们从小使用母语,在语文课上,我们要学习准确地使用母语,这是一种基本功。尼采非常重视母语学习在全部教育中的意义,他说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良好的母语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基础。事实上,不管学生上大学后学什么专业,一个基本要求是能够正确地读、想和写,而这种正确性正是通过中学语文课打下基础的。
具体怎么教,我也说不好,我没有当过语文老师,但是我当过学生,我可以说一说作为学生的体会。我在语文学习上应该说是基本过关的,现在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我的体会是,对于我的写作起最大作用的是两个东西,一个是大量阅读,一个是勤于动笔。从中学到大学,实际上我的主课是两门,一个是看课外书,另一个是写日记,大量时间都花在了这两件事上,真正课内花的时间很少。回想起来,如果说我的语文水平真正有所提高,主要是通过这两件事。当然,语文课也有作用,但是,如果没有这两个爱好,我相信语文课对我的作用就会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