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ge 6-----------------------
传统制度——科举制度,遂宣告结束。中华大地上历史cháo流的这种变化,对 于李大钊这个人物的一生,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当清王朝决定从1906年起即停止科举考试的时候,按原定惯例1905年 乙已岁的各省科试,在各地正紧张进行。乐亭县属永平府(今卢龙县)建制, 9月初,李大钊在10年苦读准备的基础上,满怀信心地到达了永平府考场。 李大钊当然不知道科举问题朝廷将有新的决定。他在考场上显示才能, 进展顺利。可是,就在他考试已经结束,只等最后张榜公布、拿回“府试中” 的喜报的时候,清王朝正式废除科举的的诏令也到达了永平府考场。几天之 后,李大钊没有拿到考上秀才的喜报,却拿到了永平府中学堂一年级新生的 录取通知书。 李大钊考上永平府中学堂,是他10年苦读取得的成果。按照清政府政务 处和礼部1901年12月的规定,不同级别学校的毕业生可分别给予贡生、举 人、进士等科举出身。反过来说,不同科举出身的人,也可相当于不同级别 学校学生的学历。按等第系列,在当时,也只有被府试录取够上秀才资格的 人,才能被录取进入永平府中学堂。所以,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李大钊参 加乙巳岁的府试,是考中了秀才的。他既是中国科举制的最后一批秀才;又 是中国实行现代学校新制的第一批新生。新旧jiāo替,在李大钊学习道路上反 映得竟如此尖锐鲜明!
----------------------- Page 7-----------------------
四、志士良友蒋卫平 李大钊进入永平府中学堂,是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大转折。他在这里, 开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以外的新学——西方的思想文化与自然科学。他第一 次学习 “夷人”的语言——英语。毫无疑问,使李大钊在思想上从此打开了 新的世界。 西方新思想新文化进入中国各级学校,使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爱国思想 在青少年一代中得以迅速地孕育和发展,使人们形成一种新的人生观、世界 观、价值观。如果不是清政府当时立即废科举制度,那么,李大钊就势必继 续按科举制的道路走下去。如果是那样,20世纪的中国历史舞台上就决不会 有日后的李大钊。 李大钊在永平府中学堂政治意识日益提高,并第一次结识了革命志士, 这就是蒋卫平 (字大同)。蒋卫平少有大志,决心为祖国的繁荣富qiáng而献身。 他非常敬慕谭嗣同为国捐驱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jīng神,改号恭谭。他是永 平府的蒋家庄人 (今属滦县),比李大钊大7岁。他常与李大钊等同学谈论 huáng梨洲、顾亭林、王船山等的学说,与大钊的友情很深。为了进行革命活动, 蒋卫平中途辍学离校。1910年8月,到黑龙江国境一带考察防务,以备抗俄, 不幸被沙俄军队当场杀害,尸体也被抛入江水中。 蒋卫平遇难,对于李大钊是一个很大的刺激。他非常悲痛,深切地怀念 这位志士好友。在李大钊现存的19首旧体诗词中,就有3首是为悼念这位友 人而写的,可见他们之间情谊之深。 在1911年写的 《哭蒋卫平》的两首七律中,有一首写道: 国殇满地都堪哭,泪眼乾坤涕未收。 半世英灵沈漠北,经年骸骨冷江头。 辽东化鹤归来日,燕市屠牛漂泊秋。 万里招魂竟何处?断肠风雨上高楼。 李大钊这首诗,热烈地赞颂蒋卫平的爱国报国行动,称颂他的死是 “国 殇”,是为国而捐躯的。诗中对这位英才的不幸遇难深为惋惜,而对其身后 的被冷落更为痛心。由于对亡友的思念情深,想象着有一天这位壮士能够成 仙,从辽东乘鹤归来,继续能够在燕赵一带过着革命者的豪放生活。不过, 这一切只能是想象。即使是万里招魂也找不到魂在何处。所以,作者只能忍 受着断肠般的痛苦,在凄风苦雨中独自登上高楼,默默地眺望着死者殉国立 地的远方。 李大钊在 《题蒋卫平遗像》的五律中又写道: 斯人气尚雄,江流自千古。 碧血几chūn花,零落一抔土。 不闻叱咤声,但听鸣咽水。 夜夜空江头,似有蛟龙起。 前两首诗,注明是写于辛亥,即1911年。这一首诗,发表于 1913年6 月,是在前两首之后。诗中说“碧血几chūn花”,即是说,这位青年爱国志士, 离开人间已有好几个chūn天了。但是,对于李大钊来说,这位英雄的浩气却和 江流一样,永存千古。英雄叱咤qiáng敌之声,人们再也听不到了,但江水呜咽 之声,却永远泣悼这位祖国的好男儿。就在那祖国的边疆国境,夜夜都好像 有蛟龙般的人物,在守卫、在奋起。
----------------------- Page 8-----------------------
李大钊悼蒋卫平的诗,是李大钊本人思想、志趣、品格、情怀的真实写 照,反映着这位伟人成长过程中一段重要心灵历程。其实,李大钊与蒋卫平 相处时间并不长。李大钊在永平府中学堂读书只有两年,而蒋卫平又是从永 平府师范中途转学过来的。因此,他们在一起大约只有1年多时间。可是, 李大钊对于这位青年志士的认识和感情如此之深,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志趣 品格上的一致性。蒋卫平的品格jīng神,实质上也就是李大钊的品格jīng神。祖 国的盛衰安危,正是他们所最关心的。蒋卫平是为保卫祖国和反抗侵略而死 的,所以,李大钊在另一首七律中写道: “千载胥灵应有恨,不教胡马渡江 来。”——这应是生者与死者的共同心愿。中华男儿,决不许侵略者的铁蹄 踏上中国的领土! 李大钊一生都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凡是历史的现实的英雄人物,无论 古今中外,他都从中汲取jīng神营养。他也善于学习书本以外有价值的东西, 从多方面丰富锤炼自己。他与蒋卫平的友情与jīng神联系,就是一个突出的例 证。 按照清政府钦定的癸卯学制规定,中学堂的修业为5年,学生的年龄为 16—21岁。但是,由于形势的变化,改革cháo流的冲击,特别是李大钊政治意 识的觉醒,使他不愿意再按部就班地去读完5年的中学。二年级刚读完,即 1907年的暑假,他便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天津投考新的学校。
----------------------- Page 9-----------------------
五、少年立志及与客观现实的矛盾 李大钊离开永平府中学堂去天津投考新的学校,是他少年立志的主要标 志。 关于李大钊当时的这一抉择,他自己在殉难前的 《狱中自述》中曾有所 说明。他说: 钊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 乃赴天津投考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李大钊这段话非常重要。它说明:第一,他这时已下决心以爱国和救国 为己任;第二,他已认识到,爱国救国在当时已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而应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探索。因为,如若不是这样,当时人们提出的爱国 救国方案,可谓多矣,他随便跟着拥护赞成也就够了,何需自己再下决心去 探寻;第三,他已认识到,要想挽救民族危机,关键必须 “振奋国群”。自 鸦片战争以来,不甘心于中国落后、灭亡的人们,为挽救民族危机,早已在 提出种种改革方案和进行实践的努力,但是,都还远不能解决如何从根本上 “振奋国群”的问题。李大钊将挽救民族危机与“振奋国群”紧密联系起来, 从根本上寻求解决问题之良策,这正是他其后成为伟大思想家、革命家的重 要起点。 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侵入所起的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在知识青年面前 摆着种种可供选择之路。但大体上说,主要有两条路:一是追求真理,寻求 民族解放与振兴之路;另一种,就是只为寻求个人升官发财之路。这也正是 每个青年在立志问题上崇高与卑俗的分水岭。 李大钊离开永平府中学后,对于个人今后的人生道路确实面临着一种抉 择。当时,除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招生外,另有北洋军医学校和长芦银行专修 所也都在招生。李大钊说: “军医非我所喜,故未投考。银行专修所我亦被 考取,但理财致个人之富,亦殊违我意。故皆决然弃之,乃入政法。”对于 军医,李大钊说: “非我所喜”;对于能“致个人之富”的银行,“亦殊违 我意”——李大钊当时的志趣,在这里应该说表现得是很明显的。其实,这 两者都是当时某些青年的向往追求之所。 但是,在封建主义统治下的中国,有志青年所走的道路从来不可能是顺 利的、平坦的。李大钊为寻求挽救民族危机、振奋国群之良策而进入北洋法 政专门学校,可是,这个学校的根本性质、任务以及当时整个的教育宗旨与 李大钊的抱负追求,却又是恰恰相违背的。 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是清王朝培养 “佐理新政”官吏的一所学校,是直 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所创办的,清政府明确规定,学生“不准妄gān国政”, 只应该 “恪守学规,专jīng学业”,这就是学生的“本分”。否则,就是“妄 行gān预国政”,就是 “躁妄之徒”,清政府表示“决不姑容”。李大钊的上 述追求抱负,很显然恰恰超出了清王朝规定的学生的 “本分”。 清政府还规定 “经学为必修课”,以圣贤“经义”为指导思想,为“圭 臬”,声称这是 “立国之本”。同时又规定,学生不准妄谈“进化”与“民 权自由”等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否则,清王朝称这是 “摇惑人心”的“狂谬 之徒”,是 “乱党险人”的行为,将决不给他们 “本于法律”的自由。李大 钊急思 “深研政理”所要研究的,很显然决不是清王朝规定的圣贤经义,而 恰恰正是他们所最害怕并严加禁止的 “摇惑人心”的西方社会政治学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