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评传_刘忆江【完结】(50)

2019-03-10  作者|标签:刘忆江

  曾国藩乃顾炎武之崇拜者,115于文人虽不像顾、颜那样极端,但同样提倡笃实的作风,在选任带勇营官上,标准也很高:“带勇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汲汲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治民之才,不外公、明、勤三字。不公不明,则诸勇必不悦服;不勤,则营务细巨,皆废弛不治,故第一要务在此。不怕死,则临阵当先,士卒乃可效命,故次之。为名利而出者,保举稍迟则怨,稍不如意则怨,与同辈争薪水,与士卒争毫厘,故又次之。身体羸弱者,过劳则病;jīng神短乏者,久用则散,故又次之。四者似过于求备,而苟阙其一,则万不可以带勇。”116

  故其选用将领,文质彬彬者不可得,则宁取其“质”者。这样做也是惩于绿营之失。“军营宜多用朴实少心窍之人,则风气易于醇正。国家养绿营兵五十余万,二百年来,所费何可胜计?今大难之起,无一兵足供(铅刀)一割之用,实以官气太重,心窍太多,离朴散淳,真气dàng然,楚军之兴,凡官气重,心窍多者,在所必斥。”

  又云:“楚军水陆(将领)之好处,全在无官气而有血性。若官气增一分,则血性必减一分。”而“将领之浮华者,一遇危险之际,其神情之飞动,足以摇惑军心;其言语之圆滑,足以淆乱是非。故楚军历来不喜用善说话之将,非仅一营为然也”。117

  湘勇之初起,带兵官员均为土生土长之书生。如罗泽南、王錱、易良幹、罗信东、罗镇南、钟近衡、钟近濓、谢邦翰、李元度、李续宜、曾国葆、刘腾鸿等,都是本县的生员或童生,他们生长于本乡本里,与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湘勇就是经他们手募来,彼此结下一层同生共死的关系。他们又有文化,于军事易于入门,又具备儒家之价值伦理与修齐治平的抱负,较少沾染到官场的习气。故实在是曾国藩所求的那种“无官气,有血性,能吃苦,不怕死”之军官的不二人选,故经长期战争历练之后,幸存者多能成长为一代名将。

  由上表看,曾任湘勇营官者,塔齐布、周凤山等虽为绿营军官,但已在练兵与剿匪过程中得到了曾国藩的认可;而储汝航、成名标等被任用,则出于他们原来就是水师军官,有指挥水师的经验;朱孙诒、夏廷樾原为地方官员,其任用,也是因为他们为官清正,且都有带兵剿匪的丰富经验。鲍超、杨载福等出身行伍者,则是在练兵、作战中脱颖而出的人才。而绝大多数营官,则由土生土长的儒生出任,是营官的主体。由此可知,在选任营官上,曾国藩确实贯彻了他的标准,而非说说了事。后来的实践也证明,这些儒生确实勇猛敢战,在历经长期战火洗礼后,幸存者多成为独当一面的湘军大将。

  由此可见,所谓书生“百无一用”实在是偏见,事实是,任何事业没有书生(或者更广义:知识分子)的参与,是绝难成就的。某些蓄意张扬书生无用论的人,若非人云亦云的愚氓,便是别有用心的反智论者与惯于愚民的巨jian大憝。一支由文盲组成的军队必然是乌合之众,而书生的参与、领导,会赋予这支军队以理念、兵法、谋略和纪律,犹如将散乱的砂石砖瓦筑成坚固的军垒,湘军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都是由犷悍农民组成的军队,太平军何以最终败在湘军手下,因素有多种,但知识阶层的不认同、不支持、不参与,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吴文镕的堵城之败是在一月十五日,四天后太平军就再次占领了汉口汉阳,围攻武昌,湖北形势危殆。朝廷催征的上谕,急如星火;相知于莫逆的师友江忠源、吴文镕相继战死,使曾国藩的压力倍增。终于,战船于二十六日赶造完毕,计成快蟹四十号,长龙五十号,舢板一百五十号,拖罟一艘以为座船。此外,还有购买并改造为战船的民船(钓钩船)一百二十号,pào位四百多,另雇有装载辎重的民船百数十号。招募成军的水勇五千人,分为正副十营,其中在湘潭所募四营,以褚汝航、夏銮、胡嘉垣、胡作霖为营官;在衡州所募六营,以成名标、诸殿元、杨载福、彭玉麟、邹汉章、龙献琛为营官。另募陆勇五千余人,以塔齐布、周凤山、朱孙诒、储玫躬、林源恩、邹世琦、邹寿璋、杨名声、曾国葆等为营官。以塔齐布为陆路先锋,以褚玫躬为水师总统,总计船只近五百,官兵夫役一万七千余人。118

  两日后大军自衡州启程,溯湘江北上,时为咸丰四年(1854)正月二十八日,踞曾国藩墨绖出山,刚好过了一年。这样一支仓促成军的队伍,面对能征惯战,人数几倍于己的太平军,究竟有几成胜算?“事之成败,不暇深思,……但期稍振人心而作士气”,119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立于座船之上,沐浴于江风之中的曾大帅,回顾一年来的种种,一定感慨万千。但面对眼前如林的樯帆,壮盛的军容,感慨中更应有一种意气风发,他终于有了一支自己亲手打造的新军,可以实现亡友遗志,一展澄清之夙愿了。

  1“曾文正时在长沙,迭奉诏会办湖南拨兵募勇、团练、保卫各事宜。日与公(指张亮基)及文襄、忠烈感慨深谈,以共负山驰河相振勖。至是,深惜公去湘之速,偕罗忠节、王壮武、刘武慎、江壮节、李忠武、李勇毅随军远送,临岐殷殷握手,互勉为国效力,相约日通消息以觇南北贼情。”张祖佑辑《张惠肃公年谱》,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六十四辑之631种,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影印版,第343页。文襄即左宗棠,忠烈即江忠源,罗忠节即罗泽南,王壮武即王錱,刘武慎即刘长佑,江壮节即江忠济,李忠武即李续宾,李勇毅即李续宜,因系多年后追述,当事人均已身故,故以每人之谥号为尊称。

  2同上,第322页。

  3黎庶昌:《拙尊园丛稿》卷三,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影印版,第203页。

  4曾国藩:《议汰兵疏》,《曾国藩全集·奏稿一》,岳麓书社版,第19页。

  5其事参见罗尔纲之自述《师门五年》。

  6罗尔纲:《湘军新志》,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之947种,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版,第11~15页。

  7参见同上,第2~10页。

  8曾国藩:《敬陈团练查匪大概规模折》,《曾国藩全集·奏稿一》,岳麓书社版,第40页。

  9同上,第41页。

  10朱孔彰:《中兴将帅别传》,岳麓书社1989年1月版,第65页。

  11《曾国藩全集·奏稿一》,岳麓书社版,第61页。

  12《曾国藩全集·书信一》,岳麓书社版,第208页。

  13曾国藩:《特参长沙协副将清德折》,《曾国藩全集·奏稿一》,岳麓书社版,第59页。

  14《曾国藩全集·书信一》,岳麓书社版,第175页。

  15六月二十五日,在给张亮基的信中,曾国藩解释了自己这么做的原因:“弟久有保(举)塔将一折,五月已缮写矣。适会闻此(指鲍起豹欲责罚塔齐布一事),恶夫黑白之易位,因并夹以参劾之片,昨已以公牍咨往,想阁下必不疑弟之侵官也。世事败坏至此,为臣子者独当物色一二忠勇之人,宏济时艰,岂可以使清浊混淆,是非颠倒,遂以默忍者为调停耶!”同上,第175~176页。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0/5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