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巨识深邃,先觉于人,很多主张在当时是正确的,但未能实施。
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说:王逸少在东晋时,盖温太真、蔡谟、谢安石一等人也,直以抗怀物外,不为人役,故功名成就,无一可言,其操履识见,议论闹卓,当世亦少其比。
诚然,这样的评论是符合实际的。然而一个人的功名成就,除了有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思想之外,还要有许多条件,其中机遇也是必不可少的。诸葛亮才华横溢,谋略超群,如果没有刘备"三顾茅庐"及群雄逐鹿的历史舞台等客观条件与机遇,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就无法施展,更谈不上有伟大的功名与光辉的业绩。
王羲之的许多政治主张均未被当权者所接受,内心是非常忧愤的,特别是伯父王导、工敦,岳父郗鉴亡故以后,他更加无能为力。王羲之的思想主张并非纸上谈兵没有价值。历史是一面镜子,他的主张对南北朝也产生过积极影响。南朝北朝对峙,特别是南朝偏安一隅与东晋相似,他的许多政治主张被当时的政治家所"移植"采用,都产生了积极的有益的效果,这些都斑斑可考。
① 《晋书·王羲之传》。
② 《晋书·王羲之传》。
③ 《晋书·王羲之传》。
④ 《晋书·王羲之传》。
⑤ 百工,各种手工业工人的总称。《论语·子张》:"百工居肆,以成其事。"例如,刘宋政权曾下令严禁地方官吏滥征赋役,减少部分杂役、谣役;宋文帝采取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以及赈济灾民等许多措施。元嘉十二年(435 年)丹阳、淮南等地yín雨成灾,政府除诏免灾区一切租役外,还从徐、豫、会稽等地调大米万斛以赈济灾民;还规定"凡欲附农而粮种匮乏者,并加给贷";在元嘉年间,对江汉漕河进行修凿,以广漕运。《南齐书·明帝纪》载建武元年(494 年)诏曰:"细作中署、村官、车府,凡诸工可悉开番假,递令休息。"也就是说工匠在上番服役之外,可以有自己支配的劳动时间。这些都说明,王羲之曾经提出的政治主张在南朝实行以后,对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曾起了积极的作用。
王羲之是作为一个名垂历史的书法家,对政治、军事、经济、法律有如此jīng辟的见解,古往今来委实是不多见。
三、反对愦愦之政
王羲之"少有美誉",是王氏望族的的骄傲。作为三朝辅政掌有实权的伯父王导,对他有不少赞扬之词,非常器重他。王导要他到朝廷任侍中、吏部尚书一类要职,他总是推托谢绝:"吾素自无廊庙志,直王丞相时果欲内吾,誓不许之,??"①后来投入了王导的政敌庚亮的幕中,充当了参军。王羲之弃高官当幕僚,绝不是偶然的,是有其原因的。古代文献虽然对此没有专门的记述,但我们分析这一方面的原因,从中可以了解王羲之的政治主张。在王导辅政期间,豪qiáng横行,贪赃枉法,人民大众苦不堪言。王导对此则采取容忍宽恕的态度,有时仅惩办下级人员,以此敷衍塞责。人们对此非常愤慨。庾翼在给庾冰的信中,表示了他对王导的不满情绪。"大较江东政,以伛儛豪qiáng,以为民蠹,时有行法,辄使之寒劣,如往年偷石头仓米一百万斛,皆是豪将辈,而直打杀仓督监以塞责。山逻作余姚半年,而为官出二千户,政虽不伦,公qiáng官长也,而辟共驱之,不得安席。??虽皆'前宰'之昏谬,江东事去,实此之由也。"①"前宰"王导的昏谬是当时朝野议论的话题,人们对王导的治国方略称之为"愦愦之政"。"愦愦"是贬意同,糊涂、昏乱的意思。也就是说王导施行的是昏乱之政。而王导本人对此却不以为然,他曾说"人言我愦愦,后人当思此愦愦。"②徐广《历纪》曰"导阿衡三世,经纶夷险,政务宽恕,事从简易,故垂遗爱之誉也。"果然如此,后人对他的"愦愦之政"大加赞赏。王导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历任元、明、成三帝,是权重位高的三朝元老,历史上的评价很高,《王导传》六千余字,几乎全是溢美之辞。他在建立东晋时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他"务存大纲、不拘细目"的执政方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晋初立,需要安定的现实要求,但此政治方略不能全盘肯定,特别是在后期有较为恶劣的后果。据《晋书·顾和传》载:"既而导遣八部从事之部,和为下传还,同时俱见。诸从事各言二千石官长得失,和独无言。导问和:'卿何所闻?'答曰:'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导咨嗟称善。"既然可以网漏吞舟,何须"察察为政"?细致了解治理情况岂不是多此一举?在当时由于① 《晋书·王羲之传》。
① 《晋书·庾翼传》。
② 《世说新语·政事》。
王导的愦愦之政,对贪官污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门阀豪qiáng更是宽容放任。"时王寻辅政,主幼时艰,务存大纲,不拘细目,委任赵胤、贾宁等诸将,井下奉法,大臣患之。"①鉴于这种情况,陶侃和瘦亮都曾想起兵废黜王导,由于郗鉴的劝阻,未曾行动。王羲之对在王导政治统治下的时局极为不满,尤其对"仓督监耗盗官米"的罪恶表示极大的愤慨。主张惩办贪官污吏和不称职的官员。王羲之反对"网漏吞舟"、反对王导的"愦愦之政"是不言而喻的。
四、政治理想
王羲之被后人称为"拔萃国举",在他一生中不乏救国匡时之志。他给殷浩的书信中曾表示:若蒙驱使,关陇、巴蜀皆所不辞。吾虽无专对之能,直谨守时命,宣国家威德,固当不同于凡使,必令远近咸知朝廷留心于无外,此所益殊不同居护军也。②当时关陇由苻秦王国统治,已蜀是由成汉王国霸占,他们都很qiáng大,经常侵扰东晋,构成外患。王羲之立志要"宣国家威德",收复关陇、巴蜀,在边疆艰苦奋战、建功立业。但事实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顺利,后来他做殷浩的护军将军和会稽内史,在《恭命帖》中云:"寻复bī,或谓不可以不恭命,遂不获已,处世之道尽矣!"他的政治抱负并未实现。
王羲之认为力争武功,作非所当,主张文治为上,政以道胜,宽和为本。宜虚己求贤,与有识之士共谋国家大事。
王羲之希望自己成为诸葛亮式的人物,自然他想有一个像刘备一样的君主"三顾茅庐"。他非常赞赏诸葛亮对刘备的建言。诸葛亮在隆中长期观察天下形势,jīng心谋划统一中国的策略。与刘备的这番谈话就是所谓的"隆中对"。
上羲之在《遗殷浩书》,《与会稽王笺》中均站在比较客观的主场,对"彼"、"我"的情况作了jīng辟的分析。他提出了"保江"战略策略,从中不难看出他吸收了诸葛亮军事思想。由于他所处的地位和诸葛亮不同,刘备按照诸葛亮的政治纲领行事,而殷浩拒绝接受他的战略对策。
王羲之敬慕诸葛亮,他与诸葛亮有不少相同之处。他们都是山东临沂人,都在豫章(今江西南昌)任过职;他们唇枪舌剑,都有辩才。王羲之赞赏诸葛亮的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联合孙权、内修政理,以夺取中原,完成统一大业的一系列对内对外的政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