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评传_郭廉夫【完结】(41)

2019-03-10  作者|标签:郭廉夫

  《晋书》是唐代修撰的,九五之尊的唐大宗写了宣帝、武帝两纪和陆机、王菱之两传后论,其重视程度非同一般。再说唐大宗对王姜之书法佩服得更是五体投地,上述轶事对王羲之的形象增色不少,如果有依据证明是王羲之之事,《晋书·王羲之传》是绝不会弃之一旁而不收的,更不会将此事移至王允之身上。

  可能由于"诸书皆云王允之事"的舆论压力,《晋书》的编撰者不得不恢复事情的本来面貌。至于《世说新语》为何张冠李戴,将工允之的事移到王羲之传中。有人认为那是因为王羲之名气大,撰写者将好事集中他身上,是有这种可能的。

  四、王羲之是否有代笔人

  在王羲之"失郡"以后是否有一位代笔者?一直是个疑案。这个疑案的源头,在《梁武帝与陶隐居<论书启>九首》。陶弘景在① 年减十岁时,沈校本为"年裁十岁时"。

  ② 乃阳吐汗头面被褥,"阳"原作为"剔",据沈校本改。

  ③ 方忆右军未起,"忆"原作误为"意",据沈校本改。

  ④ 总角--男女成年前束发为两结,形态如角,故称总角。

  给梁武帝萧衍的信中写道:"逸少自吴兴以前,诸书犹为未称。凡厥好迹,皆是向在会稽时永和十许年中者,从失郡告灵不仕以后,略不复自书,皆使此一人,世中不能别也,见其缓异,呼为末年书。逸少亡后,子敬年十七八,全放此人书,故遂成与之相似。今圣旨标题,足使众识顿悟,于逸少无复末年之讥。"有人常引用这一资料,证明王羲之晚年的作品并非出自他的亲笔。那末代笔者是谁呢?后来推测是任静,也有人说是玄度,或是王氏家族的成员。对代笔一事有人却持否定态度。杨臣伟曾在《书法研究》上提了质疑①。他认为王羲之告誓辞官主要原因是他看不起他的上级王述。辞官后无官一身轻,他自己感到是一个天赐的良机,他仍热爱生活,关心他人。辞官没有使他一蹶不振,万念俱灰,"失郡"决不是他"略不复自书,皆使此一人(代笔)"的原因。王羲之辞官后,"采药不远千里",说明他身体状况不差,他晚年虽患有多种疾病,但握笔作书还是不成问题,使人代笔看来不可能是健康方面的原因。从陶弘景所述,可知那位代笔人技艺超群,"逸少亡后,于敬十七八,全放此人书,故遂成与之相似。"王献之完全模仿代笔者的字,模仿的结果仅仅是相似,从王羲之辞官到梁武帝开国一百五十多年,为何没有一个人透露过这一消息?

  陶弘景曾为梁武帝鉴定过所藏法书,作品卷帙共五卷,他对"第二十三卷"、"第二十四卷"作了具体分析,指出其中有不属于王羲之作品的"杂迹"十五件,逐一指出其作者是谁。对于无法弄清作者的,加了评语,没有一件被认为是代笔者所书。"今圣旨标题,足使众识顿悟,于逸少无复末年之讥。"很明显,发现王羲之代笔者的是梁武帝。哪些书迹是梁武帝圣旨标题为王羲之的代笔者所书?没有下文。代笔的问题除了陶弘景所说以外,其他古籍如《法书要录》均没有提及,既然代笔者是梁武帝发现的,还用得着陶弘景唠叨吗?梁武帝曾在《钟繇书法十二意》中说:"逸少至学钟书,势巧形密,及其独运,意疏字缓。"说明王羲之学习钟书以后其书法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如果承认王羲之有个代笔者,辞官以后的作品全是别人所书。怎么能说王羲之写的字意疏字缓呢?杨臣伟认为所谓"皆使此一人(代笔)"是件子虚乌有的事,是陶弘景编造出来的故事。杨臣伟的观点是值得重视的,他的观点集中于一点就是王羲之没有必要请一个人为他代笔,每个正常人的行为是有动机和目的的,王羲之不可能毫无目的请人为他代笔。现在剩下的问题是陶弘景又为何要向梁武帝编造那个故事呢?这是出于何种目的?杨臣伟认为梁武帝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但梁武帝在"今不如古"的儒家信条面前又惶惑了,为了使梁武帝体面地摆脱困境,又捞得一项"发现权",所以陶弘景胡编了一个"代笔人"的故事。这仅是一种推测,缺乏有力的证据,不太容易服人。笔者认为对于上述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

  ① 杨臣伟:《王羲之末年"皆使此一人(代笔)"的质疑》,《书法研究》1991 年第1 期。附:王献之评传

  《王献之评传》 第一章 生平及其思想风貌

  王献之生于东晋建元二年(公元344 年),卒于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享年四十三岁。一说卒于太元十三年(公元388 年),生年相同,享年四十五岁。字子敬,官至中书令,故又称王大令,是王羲之第七子,他与其父齐名,人称"二王",父为"大王",他为"小王",唐代有人将他们父子俩合称为"羲献"。

  王羲之曾为宁远将军、江州刺史,管辖江西,福建、湖北、湖南部分地区,治所设在九江市(古称江州、浔阳),这便是王献之的出生地,大约在他八岁左右,随父迁居会稽。

  一、少有美誉《晋书·王献之传》云:

  献之字子敬。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王献之在年幼之时就能镇静自若地处置突发事件,表现出非凡的才能①。与其兄王徽之在屋内,突然房子失火,这时王徽之连鞋子也来不及穿就怆惶出逃了,而年幼的王献之却毫不慌张,神情恬然,徐呼左右扶出。有一天夜间卧于斋中,小偷潜入室内,盗物将尽,这时王献之不慌不忙地说:"偷儿,青氈是我家旧物,可特置之。"吓得小偷鼠窜而逃。有一次王献之与其兄王徽之、王操之到谢安家,二兄多言俗事,而王献之不多言语,只是寒暄而已。坐客问谢公王氏兄弟优劣,谢安曰:"小者佳。"客问其故,谢安说:"吉人多辞寡,以其少言,故知之。"②很显然谢安把讪于言作为一种美德看待的,因为孔子曾经这样认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③。王献之熟读古籍,年纪很小时便能准确地运用一些典故。有一次他看到门生们摴蒱④,其中一方力量微弱,定会败北,他引用《左传》中的一句话说:"南风不竞"⑤,人们感到十分惊奇,但又轻视他,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王献之怒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①便拂衣而去。

  二、工草隶善丹青

  王献之自幼受到良好的书法教育,有人说他五六岁开始学习书法,有的① 《晋书·王献之传》。

  ② 《晋书·王献之传》。

  ③ 《论语·里仁》。

  ④ 《资治通鉴》九三《晋记》注:"晋人多好摴蒱,以五木掷之,其采有黑 犊,有雉,有卢,得卢者胜。"⑤ 《chūn秋传》曰:"楚伐郑"。师旷曰:"不害(不害怕,不可怕),吾骤歌 《南风》,南风不竟,多死声,楚必无功。"杜预曰:"歌者chuī律以咏入风,南风音 微,故曰不竞也。"说法不一。① 《晋书·王献之传》。《世说新语·德行》云:"《刘尹别传》曰:'惔字真长,沛国萧人也,汉氏之后。真长有雅栽,虽革门陋巷,晏如也。历司徒左长 史、侍中、丹阳尹。为政务镇静信诚,风尘不能移也。'"认为"学书之始,大约在七岁前后"。最初的老师是卫夫人和他的父亲王羲之。当时卫夫人年事已高,她写了一篇《大雅吟》给王献之以资鼓励。他的这位表姑奶奶谢世后,王献之的书法就由王羲之亲授。祖上留下的枕中秘--《笔论》,这时成了教科书。王羲之还写了正楷《乐毅论》以作书法教材。王献之从最基本的执笔方法学起,切实做到指实掌虚。有一次,他父亲从背后掣其笔而不脱,感叹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王献之和几位长兄如王凝之、王徽之、王涣之、王操之同时学习书法,后来都有成就,但王献之比他们高一筹。王羲之是一位杰出的书法教育家。他本人转益多师,所以他知道研习书法不能只限于某一家,某一种书体,他对儿子的教育亦是如此。王献之在向父亲学习时,特别注重学习张芝草书。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41/5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