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评传_刘忆江【完结】(15)

2019-03-10  作者|标签:刘忆江

  39《中朝关系通史》第615—616页。

  40即朝鲜统治阶层中主张同中国维持良好的宗藩关系的官僚集团。由于附属国与宗主国之间是以小事大的关系,故被称为“事大派”,清廷对属国是所谓“天朝上国”,故此派又被称为“事上派。”

  41法国自19世纪70年代起即开始侵略越南。越亦为中国之属国,故邀请刘永福的黑旗军入越作战。1882年法军攻陷河内,次年迫使越南签订《顺化条约》,越南沦为法国的保护国。此后,法要求清撤出越南北部的清军,为清廷拒绝。在越南北部,清军连战连败,退至中国边境。中法谈判亦时断时续,陷入僵局。1884年8月23日,法海军攻击福建马尾海军基地,清南洋水师全军覆没。三天后,清政府对法宣战。

  42金玉均:《甲申日记》,《中日战争》卷二,第467页。

  43同上,第471页。

  44根据有关史料的记载,由于袁世凯等的警觉和戒备,至少两次吓阻了开化派的袭击清军、暗杀其将领的yīn谋;从而推迟了政变的发生。一次是金玉均、洪英植与日本代理公使岛村谋划设宴诛杀清军将领,“伏士官生徒于庭中,二鼓开筵,四鼓起事”。同时派开化派掌握的新军分头攻打失去统帅的三营清军。但由于岛村顾虑清军“皆久经战场,赴宴时侍从必多。若起事座中,万一不敌,反受其害。此议遂寝。”此后不久,他们又共谋“夜半袭取三营,遣人入视三营垒,见防守森严,亦不果。”参见《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1536页。

  45《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1506、1537页。

  46朝鲜新军分前、后、左、右四营。其中前、后两营由日人教练,左、右两营由清军教练。当时四营均已由开化派政府掌握。

  47《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1534页。

  48沈祖宪、吴罜生:《容庵弟子记》卷一。

  49《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1527、1534页。

  50沈祖宪、吴罜生:《容庵弟子记》卷一。

  51同上。

  52又据金玉均《甲申日记》所记,“袁世凯今请陛谒,率兵士六百名而入阙,分二队三百名从东、西门入来”,则清军实际参战人数为六百人。《中日战争》(二),第494页。

  53“传统帝国主义”即前面所引用蒋廷黻先生所说意义上的“帝国主义”

  54在被矫诏入宫杀害的大臣中,有四人掌握军权,即:督办海防总管闵泳穆、前营使韩圭稷、左营使李祖渊、后营使尹泰骏。开化派旋即以朴泳孝为前后营使,徐光范为左右营使,控制了新军。

  55沈祖宪、吴罜生:《容庵弟子记》卷一。

  56《李鸿章全集?电稿一》,上海人民出版社版,第353—354页。

  57胡思敬《大盗窃国记》云:“时法事未结,朝旨戒用兵,命吴大翨东渡,主和解。大翨中途与幕客罗丰禄谋,欲诛世凯以谢日人,丰禄力谏。”

  58同注56,第369页。

  59沈祖宪、吴罜生:《容庵弟子记》卷一。

  60吴大翨、续昌等到达汉城时,“吴兆有等跪迎江gān,星使未降舆(连轿子也没有下)”,而袁“单骑至南门外揖迓道左,星使降舆寒暄”,故吴兆有“甚愤,并衔及公。”参见《容庵弟子记》卷一。

  61即袁保龄(1841—1889),字子久。袁世凯堂叔,时以候补道员督办旅顺海防工程兼水陆军防务总办,极受李鸿章信任。

  62参见庄练《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下),中华书局版,第102页。

  63同注59。

  64庄练:《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下),中华书局版,第99页。

  65同上,第103页。

  66清代称呼府(州)的佐官——同知为司马,袁当时的官位即五品候补同知,故称其为司马。

  67庄练:《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下),中华书局版,第100—101页。

  68《北洋军阀史料?袁世凯卷》(一),第98页

  69为处理外jiāo事务,清政府于1861年1月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译署或总署。

  70《李鸿章全集》第十七卷,3349页。

  71《李鸿章全集》卷二十,第2800页。

  72吴长庆于袁世凯是于其有恩的父执,于庆军诸将领是跟随了多年的老统帅,故在其麾下,双方能相安无事。有一种看法认为,袁早已轻视吴,而其飞扬跋扈的作风也引起吴的不满(庄练之《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和李宗一的《袁世凯传》均持此论),不确。这多半是吴兆有等人事后中伤袁世凯或耳食之言,否则,无法解释吴长庆在离朝之前为何向北洋力荐重用袁世凯的事实。

  73《容庵弟子记》初版于民国二年(1913年),时袁世凯仍在位,其中所记应为袁所亲述并经其认可,且沈祖宪追随袁数十年,自朝鲜时期即在袁幕中作文案,所记多亲闻亲见。

  74《容庵弟子记》载,“吴兆有营距宫近,当王未回宫时,兵多入宫掠物。”又载,政变后传闻日本将派兵赴朝问罪,袁与吴、张会商分兵守汉江,“二将畏缩不敢任”。

  75刘体仁:《异辞录》,山西古籍出版社版,第130页。

  76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上),中华书局版,第762—764页。

  77《容庵弟子记》卷一。

  78金允植:《云养集?送慰庭归河南》卷三。

  79李宗一:《袁世凯传》,中华书局版,第27页。

  80张幼樵,即张佩纶,当时是风头正健的清流派成员,名噪一时;中法战争时特派为福建军务会办大臣,在马江战役中惊慌失措,逃跑偾事,致使南洋水师全军覆没,被撤职充军。李鸿章欣赏其文才,招致于幕府,后来还把女儿嫁给了他。他也是后来著名女作家张爱玲的祖父。

  81《容庵弟子记》卷一。

  82同上。袁世凯返津前,其堂叔袁保龄写信嘱其面见李鸿章时“千万勿谈孝亭一字短处”。参见《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下),中华书局版,第99页。

  83吴兆有“恐公回营,弱其权力,重馈其乡人周提督盛传,属谮之李相。吴兆有继摭词禀讦之。李相廉,得其情,滋不悦。未几,撤其差回籍,呕血bào死。”《容庵弟子记》卷一。

  84参见《中朝关系通史》,吉林人民出版社版,第546—547页。

  85同上,第546页。

  86参见《李鸿章全集?译署函稿》卷十七;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上),中华书局版,第767—768页;《中朝关系通史》,吉林人民出版社版,第547页。

  87《中朝关系通史》,吉林人民出版社版,第540页。

  88同上,第542页。

  89同上,第548页。

  90《李鸿章全集?电稿一》,上海人民出版社版,第447、471页。

  91《李鸿章全集?译署函稿》卷十六,第3304、3309页。

  92同上。

  93同上,第3314页。

  94同上,第3315页。

  95同上,第3320页。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5/8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