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评传_刘忆江【完结】(14)

2019-03-10  作者|标签:刘忆江

  伊藤所要求惩处的清军将领主要是指袁世凯,而如上所述,李鸿章立意要保护的也是袁世凯。但为何在今天所能见到的当时谈判的文献中,并无袁的名字呢?笔者以为,一是李等根本否认争端由我方挑起,自然也就无所谓责任和惩处问题;二是,伊藤可能明指袁为祸首,但李为防万一,在向总署报告谈判情况时,故意略去袁的名字不提。何以见得?这可求证于袁保龄当时给在老家避风的袁世凯的书信:“伊藤此次极力欲撼汝,尚赖合肥相国持正,颇费口舌,此节自是可感。”袁保龄在致李之亲信幕僚章晴笙的信中也表示:“凯侄得蒙我帅力持正论以覆庇之,感彻心骨99。”

  甲申军事的胜利功在袁世凯,外jiāo的失败过在清廷和李鸿章不谙公法,梁启超曾对《天津条约》第三款(即朝鲜有内乱,双方无论谁派兵都须预先通知对方)的谬误评论如下:

  此项条约款对两国的限制好象很平等,然而日本不过不能马上得到其所想要得到的而已,我方则把原来既有的权利丧失殆尽了。就好象我一直有个仆人,却忽然与客人约定说:我与客人都不能随便使唤这个仆人。客人要管束仆人,必得请示于我;我要管束仆人,必得请示于客人。天津条约,正类似于此。总之,江华湾条约,使朝鲜自己认可不是我们的属国;天津条约,使我们认可朝鲜不是我们的属国。因为江华湾条约,明确了朝鲜与日本平等,日本既非他人之属国,朝鲜自然也非他人之属国;天津条约,明确了中国对于朝鲜之权利义务与日本平等,中国既然可以把朝鲜视为我们的属国,日本自然也可以把朝鲜视为他们的属国。100

  这就是袁世凯回项城省亲时中日jiāo涉的大概,也是袁不久返回朝鲜时所要面对的新的政治局面。随着清军的撤出,他将不再有可指挥之兵,而失去军事的后盾,单凭外jiāo战场上的纵横捭阖来维护清廷对朝鲜的控制,他的能力将面临新的、更为困难的考验。

  注 释

  1《李鸿章全集?译署函稿》卷十六,第3300—3301页。

  2金允植,当时任朝鲜外署(即外jiāo部)督办,是亲华的“东道西器派”的领袖人物,与袁世凯私jiāo极好;尹泰骏,当时任朝鲜新军后营使(指挥官),“东道西器派”重要成员,甲申政变中被开化派杀害;闵泳翊,闵妃后党重要成员,甲申政变时被开化派砍伤,原与袁世凯关系密切,后因参与王室自立活动而与袁反目。

  3宪听,下属对上司的尊称,如宪台、上宪等。

  4伊于胡底,成语,意思是:到何种地步为止。

  5竹添进一郎,原任日本驻仁川领事,壬午事变后担任驻朝公使,是狂热的帝国主义分子,甲申政变的幕后策划者和主使人,政变失败后逃回日本。

  6薛斐尔,当时的美国驻华公使兼驻朝鲜公使,也是朝鲜自立的幕后支持者。

  7《清季外jiāo史料》第十六卷,第15—16页。

  8张謇(1853—1926),字季直,江苏南通人,有“江南名士”之称。1876年在浦口入吴长庆幕府,“治机要文书”,直至1884年吴病逝于奉天金州。光绪廿年,张考中状元,后返乡办实业。民国初年曾任“名流内阁”的农林、工商总长。

  9参见李宗一著《袁世凯传》,中华书局版,第16页。

  10兵曹,即兵部;判书,即尚书。朝鲜官制仿效中国,设吏、礼、工、刑、兵、户六部,由于是中国的附属国,为避免僭越之嫌,故称部为曹(清廷六部的下一级机构统称诸曹)。

  11马昌华主编《淮系人物列传》,huáng山书社版,第264页。

  12庄练著《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下册),中华书局版,第90页

  13李宗一著《袁世凯传》,中华书局版,第20页。

  14袁静雪:《我的父亲袁世凯》,载《文史资料选辑》第七十四辑,第126页。

  15云梦之游,汉高祖刘邦借巡游云梦泽之机,消灭地方诸侯韩信、彭越、英布的故事。大院君以此暗示清军名为平乱,实则欲对他不利。

  16沈祖宪、吴罜之撰《容庵弟子记》卷一。

  17同上。

  18同上。

  19同上。

  20同上。

  21同上。

  22如朝鲜国王李熙在宴谢吴长庆等清军大员时,当时仅为普通幕僚的袁世凯也在被邀之列,9月底李熙还曾单独接见袁世凯,并亲自向吴长庆指名借调袁训练新军。参见李宗一《袁世凯传》第21页。

  23沈祖宪、吴罜生撰《容庵弟子记》卷一。

  24袁静雪:《我的父亲袁世凯》,《文史资料选辑》第七十四辑,第126页。

  25金允植:《云养集》卷三,参见《中日战争》(二),第404页。

  26同上,第405—406页。

  27同上,第315页。

  28沈祖宪、吴罜生:《容庵弟子记》卷一。

  29清绿营兵制,提督为一省最高军事长官,官阶从一品;总兵在提督之下,官阶正二品,负责一镇(清代最高一级军事编制)军务。清代地方行政分为省、道、府(或州)、县四级。同知为文职,是知府(或知州)的佐官,分别负责督粮、缉捕、海防、河工、水利等事务。

  30同注23

  31朝鲜统治阶层中主张仿效清朝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模式的官僚集团,主要成员有金允植、鱼允中、金弘集等。壬午兵变后,此派与后党集团联合组织政府,其成员出任政府尤其是外务部要职。

  32沈祖宪、吴罜生:《容庵弟子记》卷一。

  33龙沙雁海,成语,泛指边疆沿海。庾信《对烛赋》有“龙沙雁塞甲应寒,天山月没客衣单”的诗句;龙沙,西域有白龙堆沙漠,后泛指西北或东北边疆。雁塞,传说西北梁州有雁塞山,山中有大池,为大雁聚集栖息之地,故又称雁海,疑为今天之青海湖。此诗句后人用以泛指边疆海隅等蛮荒地带,此处指边境外的藩属国家。

  34山河带砺,成语,寓意国家永存。《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汉高祖建国时与众功臣盟誓誓言曰:“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意思是,即使将来huáng河狭窄如衣带,泰山细小如砾石,国家依然永存。

  35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岳麓书社版,第63—64页。

  36同上,62、65页。

  37马建常,即马相伯,马建忠之兄,不久就离任回国;穆麟德,德国人,前德国驻天津领事。

  38面对国家内乱外患不绝,危机深重的状况,朝鲜统治阶层中一批青年官僚和贵族子弟在本国和外来启蒙思想影响下,主张尊王攘夷,独立自主;开放改革,富国qiáng兵,并结成秘密团体,主要成员为金玉均、洪英植、朴泳孝、徐光范、徐载弼等。比起“东道西器派”,“开化派”的主张更为激进,而且由于清政府支持后党政府并不肯放弃宗主国地位,“开化派”遂接受日本的拉拢欺骗,主张仿效日本明治维新,并依靠日本的力量实现国家独立。这不啻为与虎谋皮的幻想,最终在日本吞并朝鲜的事实面前破灭了。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4/8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