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嘹亮_孔庆东【完结】(63)

2019-03-10  作者|标签:孔庆东

  孔:如果说高中生活给我健康、纯洁、明朗、向上的一面的话,北大生活则给了我深刻、丰富、成熟的一面。

  梦:在这篇文章中到处洋溢着非常幽默的语言,我想这也是它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你自己在写作或者在回忆的时候会不会经常笑起来?

  孔:我写的时候倒没怎么笑,但是我平时跟别人聊天的时候经常会笑。因为好玩的事儿太多了,直到我写完文章,好多人还继续给我提供细节,说那个事儿你还没写呢。

  梦:当然,我想如果只是凭着幽默的话,你的文章肯定不会受到那么qiáng烈的欢迎,那么你想通过文字寄托或者传达什么呢?

  孔:比如余杰,我觉得他分析得很好,他从文章当中就读出了幽默背后的伤感。我觉得他看文字的功夫是很深的。他说:“老孔的文字背后其实是有一种伤感的,也就是说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实际上是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那种风光不再。在追忆的时候,其实那个东西不可再现了,再也没有了。”其实有一些很有眼光的读者读了我的书,就能发现问题,发现孔庆东所写的美好的事情为什么都集中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其实这样的读者是真正的读者,能明白这样的文章所写的内容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但不是写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就是一个问题,为什么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了新世纪的时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却能放she出这样的魅力。

  梦:你的答案是?

  孔:当我们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亲身经历这此的时候,没有感到它的可贵,当失去的时候才觉得它可贵,也就是说当我们国家大规模地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特别是现在进入全球化时代的时候,当我们高速地向某一个目标前进的时候,我们不知不觉地就丢失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当我们把过去那个时代即使是很平常的东西拿出来再重温一下的时候,就会觉得那些东西是闪光的。很多年轻读者、大学生、中学生,他们羡慕我所写的文章中的那种境界、那种生活方式,觉得无忧无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关键是在于目前的人们有忧有虑,生存压力太大了,一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要考虑工作,就要考虑将来的谋生之道,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浮士德的时代。就是说我们被迫为了某种进步和魔鬼签订了一个条约,我们最后可能会获得进步,我们会买房子买车,办自己的公司,所有的理想都可能会实现,但是我们同时把一些最美好的东西抵押给了魔鬼。

  梦:在你概念的中,魔鬼指的是什么?

  孔:这个魔鬼是人们心灵深处的一些欲望,这些东西是我们不知不觉就实现了的。比如说我们今天的生活水平的确是大幅度地提高了,这是事实,我们不能说这个时代不好,或者说进步是不对的,现代化是不对的。不能这么简单地看,现代化是对的,人应该由贫穷走向富裕,这也是对的,但是要考虑代价。我们人文学者、人文知识分子要考虑的就是这个社会进步的代价是什么。

  梦雪访谈录(4)

  梦:你觉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的校园以及学生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孔:生存压力,还有一个是灵魂缺席的问题。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没有这么巨大的生存压力,所以人们更多关注的是jīng神方面的问题、灵魂方面的问题。大家每天说哪儿办个什么画展,哪哪儿有什么音乐会啊,咱们去看,或者听说明天要来一个什么行为艺术,或者要去挤着买电影票看世界优秀影片回顾展,这些事儿特别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这些事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现在的学校里都是实用的东西,考托福,考电脑,都是奔着生存去的。现在这个时代人们每天提倡个性,其实恰恰是没有个性。对于学生来讲,我觉得要增qiáng灵魂方面的素养也好、修养也好,生存压力不能回避。我对学生说我不反对你们去打工赚钱,但我认为不要赚太多钱,要计算一下,你要投入时间的本身的代价。因为人到25岁以后,就没有兴趣再好好读书了,所以在25岁之前应该好好地把该读的书都读了,比如说巴尔扎克你不喜欢,不喜欢也要读,就跟吃饭一样,这东西是营养,必须要把它吃下去。

  梦:那么往前看,学生们是否有一天能从这种非常现实的物质追求当中回过头来,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样注重jīng神生活呢?

  孔:人类各种文化的发展有点儿像风水轮流转似的,它不一定是直线上升的。目前是因为我们生存压力大造成的,但是生存压力不会老这么大,经过一段时间,它不见得会减轻,但我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人,我想它会进入到一个更高层次的阶段,就是我们在生存方面比过去的层次更高、更安全、更可靠,那么我们就有更充裕的时间来追求jīng神方面的东西了。

  心存世故一庆东:我看孔庆东

  文 / 紫钰

  初识孔庆东此名,自是因为炒得火热的《47楼204》,不过我买书一向是思想性的具多些,此事也就过去了。那日在书店又看到此君大名,却是一散文集《黑色的孤独》,在买与未买间正徘徊时,看到了他写余杰的文字,不由受惑,遂搬至家中。

  我之读书,是jiāo叉式的,一向是读一个人的一部分文字后放下,然后去读另一个人的一部分文字。过一段时间后,再去捡来第一个人的文字续读下去。概因我性格不定,读谁的文字,就易受此人风格影响,往往连情绪也变得和所读文字反映出来的特性相近。用jiāo叉类读法,一目十行下去,可把影响减至最低度,能更客观地汲取人家文字表述中对我有益的地方。散文本是没有什么连贯性的,这个方式也就很好地坚持了下来。

  但读孔庆东的文字,对我是个例外。买回去之后,一夜之间,他的散文集已让我几乎翻完。读后给我的印象,与余杰的天真不同,此君很有入于世的从容。你看他的文字,不以晦涩故作深沉,又没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思,非常明白晓畅,谈的话题呢也是生活中有可能遇上的问题,要不就是大众观注的焦点,这就把读者群尽量地扩大了。他的文字又用了幽默做外衣,不知不觉读下去了却还未觉。这样他的文字就有了最大流行开来的因素。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字需求,在文字市场化这点上,他做得极成功。

  但除了少数篇章,他的文字并不能给人多大的启迪,引发思想多深的共鸣。没有,他文字的阅读快感,就在于读时的过程。反正我读了大半部书后,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少时下棋的一番总结:“十八楼的棋风,不是教认怎么去战胜别人,征服别人,而是教人怎样与别人jiāo流喜怒哀乐,怎么与别人和睦相处,怎么保持快乐的生命状态。”世事dòng明皆学问,生活的艺术是最深奥的。从少时下棋这厮得出这样的结论,有了这类的体悟,他文字的走向尽量通俗化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但你不能说他是浮浅的,他的智慧,更是一种怎么更好地融入生活的智慧。并且,他见解之深刻客观,远在余杰之上,这从他对老舍、鲁迅及其他人文字分析中即可识得。有丰厚的学识为底,有独特的思想作骨,他对一般意义文字的阐述,举重若轻之下,就显得气定神闲,游刃有余。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63/67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