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是一面镜子_季羡林【完结】(46)

2019-03-10  作者|标签:季羡林

  在古代社会中,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特别是由于道路的崎岖坎坷和jiāo通工具的简陋,一般人除非万般无奈是不大出门的。古人所谓"jī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讲的--至少一部分就是这种情况。现代的所谓"旅游",不但古代稀见,连我年轻时都是少见的。现在推想起来,当时出游的人不外下列几种:外jiāo使节,比如张骞之流,这类人数目极少;出征侵略或御敌的将士;贸迁千里万里"重利轻别离"的商人;还有为了宣扬大法,积累功德而云游的宗教僧侣。这个出游的队伍是慢慢扩大的。当时通往远方的大路,最有名的是丝绸之路,都是商人用脚踩出来的。宗教僧侣出行,当然也只能走商路。因此二者路上相遇的机会自然就多了起来,结伴同行,也就成了很自然的现象。我在本文中引用的大量佛典律藏中的资料,足以说明这个现象了。有很多故事讲到佛教和尚同商人共同想方设法在关口上偷税漏税,以及佛教僧侣对商人无与伦比的、超出度外的迁就和照顾,颇伤虔诚的佛教徒的感情,这一点我是知道的。但是,这些记载都赫然出自佛典本身,我丝毫也没有捏造。我是一个历史工作者,只能照实直书,别无选择。这一点还请佛教界的朋友们原谅则个。

  第75节:回到祖国(28)

  本篇论文的后一半,我主要用来谈商人与佛教关系密切的原因,以及与中国对比。在这里,我个人主观的想法多一点,难免有主观臆断的地方。但是,就我个人来说,我的态度是严肃的,丝毫也没有故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想法。是非曲直,都由读者去评断吧。

  12?《〈敦煌吐鲁番唐代法制文献考释〉序》

  这一篇序言没有提出什么新观点。

  13?《〈饶宗颐史学论著选〉序》

  在这一篇序言中,我首先介绍了饶宗颐先生的生平,然后介绍他的著作。饶先生学富五车,著作等身,研究范围极广,儒、释、道皆有所涉猎,常发过去学者未发之覆。我在这里提出来了一个大家所熟知、而实践者则不算太多的观点,这就是:"进行学术探讨,决不能故步自封,抱残守阙,而是必须随时应用新观点,使用新材料,提出新问题,摸索新方法。只有这样,学术研究这一条长河才能流动不息,永远奔流向前。"饶先生是做到了这一点的。

  我借用了先师陈寅恪先生《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的一段话:"然详绎遗书,其学术内容及治学方法,殆可举三目以概括之者。"这三目是:"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我这一篇序言主要就是根据寅恪先生提出之三点,来叙述了饶宗颐先生的学术内容和治学方法。

  14?《在杭州印度两大史诗讨论会上的讲话》

  这篇讲话没有提出什么新观点。

  15?《外国文学研究应当有中国特色》

  这一篇论文不算太长,但是代表了我在八十年代前对外国文学研究,对文学批评,对美学,对文艺理论的看法。

  我主张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应有中国特色。要想做到这一步,至少应该有三个前提或者基础:第一,必须突出理论研究;第二,必须在方法论上努力求新;第三,必须实行拿来主义,古为今用,外为中用,以我为主。世界上,文艺理论能成为体系的只有四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自古希腊罗马以来的欧美文艺理论、中国文艺理论、印度文艺理论。中国文艺理论,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有一套专门名词,有许多不同的学说。我写道:"这些术语和理论对中国的专家来说,一看就懂,也确能体会其中含义;但是要他用比较jīng确的明白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往往说不出。这些术语给人一个印象,一个极其生动的印象,这是好的。要把这个印象加以分析,说说清楚,则力不从心,说不出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不足之处。"

  (从这一段话中可以看出来,我在当时仍然被西方的"分析"牢牢地捆住了手脚,而不能自拔。我现在认为,我现在终于"拔"出来了。)

  在这篇论文的最后几段中,我讲到当今世界上五花八门的文艺理论体系,"江山年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天"。对这些文艺理论体系,我们必须随时加以注意,努力去理解;但千万不要被它们绑在战车上,拾人牙慧。这个意思,一直到今天,我还认为是对的。

  16?《展望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

  这是《北京晚报》记者的提问和我的回答的一个记录。文虽短,但谈的问题却极为重要。比较文学形成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已经成为世界显学。可惜其中竟没有中国的声音。有一些中国比较文学学者,甚至个别的外国比较文学学者,都提出了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希望和呼吁。我当然也有这种希望,但决不是出于狭隘的爱国主义或民族主义,而是出于对世界比较文学的关心。没有中国学者,再扩大一点范围,没有东方学者参加,则比较文学会是一个不完备的学科。至于如何才能形成中国学派,我除了提倡理论研究以外,其他招数也不多。

  17?《吐火罗语》

  18?《窣利文(粟特文)》

  19?《梵文》

  这三篇论文都是为《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所写的词条。

  一九八五年

  这一年又是丰收的一年。校内外的社会和学术活动仍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我当选为名誉会长。这一年出版了下列几本书:《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大唐西域记〉校注》、《〈大唐西域记〉今译》和译本《家庭中的泰戈尔》。是年八月,赴德国Stuttgart,参加第十六届"世界历史学家大会",在会上用英文宣读了《商人与佛教》。

  第76节:回到祖国(29)

  本年共写三十二篇各类文章,其中可以算作学术论文的有十四篇。下面顺序加以叙述:

  1?《〈摩奴法论〉汉译本序》

  "法"(dharma)这个字在印度含义颇为复杂,大体上是由宗教伦理转为政治法律。本书作者是婆罗门种姓,当然会努力维护本种姓的利益。但这一部《法论》还是非常有用的。我个人从里面找到印度封建社会起源的很多资料。关于这个问题,印度所谓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家大都认为印度封建社会起源比较晚。我利用本书提供的资料,认为印度封建社会起源相当早。这一部书不但在印度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到了近代,它仍有极大影响;它影响了许多周边国家,英国人为印度立法也曾加以参考。

  2?《泰戈尔》--《简明东方文学史》一节

  这是《简明东方文学史》第三编中第三章的第二节(该书454页-470页)。

  我写"泰戈尔"这一节,主要根据我自己对他的研究,也参考了一些国外的研究成果。我首先写了泰戈尔"生活的时代",qiáng调他生活在英国殖民主义者的统治下,自幼培养出了极其真挚的爱国主义热情,他为印度的独立贡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他与圣雄甘地可以称为"双峰并峙",因此受到了全印度人民,以及全世界进步人民的由衷的爱戴。他对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同情,对侵略者的无情的鞭挞,我们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46/8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