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文化与潜规则/道破天机_净素道人【完结】(130)

2019-03-10  作者|标签:净素道人

  仅有尊敬是不够的,尊敬背后没有了敬畏,这尊敬就显得太没分量。

  在中国,中国特色的官场现状和官场规则就是上面说了算,灵活、多变、因人而异。下级供养上级,上级给你权力或者保你平安;如果哪天把领导伺候得不舒服了,你的小权力就会被领导一句话给弄丢了。

  在组织人事部门工作的官员,显然比其他官员更了解官员升迁的途径和技巧,也更懂得保护自己。

  有人总结了密切联系领导的三大法宝:领导钓鱼你下乡,领导用钱你分脏,领导好色你嫖娼。把这三大法宝掌握好了,你想不进步怕都是不行的。

  新三大作风:密切联系领导的作风;表扬与自我表扬的作风;理论联系实惠的作风。

  现在时兴密切联系领导,谁还会密切联系群众?群众密切联系领导与领导密切联系群众的区别在于:群众密切联系领导,群众在低处;领导密切联系群众,领导的姿态也就会低很多。

  现在谁会跑关系是很有面子的,自己也会有意无意地把关系和背景抖出来,以显示自己的能耐。相反,谁如果只会老老实实gān工作,不懂密切联系领导,不会找靠山,肯定会被人瞧不起。现在的领导决定用一个人,只要一句话,就是这个人有活动能力,跟上面关系铁;不用一个人,也只要一句话,就是这个人太老实,打不开局面。官场上最最贬义的词恐怕就是“老实”这个字了。

  政策,无非是上层制定,向下层传达执行;对策,无非是下层“创造”,让下层同行效仿发扬。如此,对策的传达率远高于政策。

  官场上就是这样,发生过的事情,只要领导不想提起,就可以等于没有发生过。

  冷处理是门学问,有时妙不可言。这是政治家的风度和冷静,是处理矛盾的技巧。

  不承认就是没有发生过的——或许我们只能拥有这样一种真实。在问题逐渐生活化、技巧化的时候,我们所能拥有的真实就越来越只能是设定的。

  不完全市场下政治生态的特征之一,是下级官员绕着上级官员的屁股转。它名正言顺之处在于,可以为一方百姓争利谋福,也让官员含有个人诉求的利益动机变得更加隐晦。

  要想在仕途上发展,必须上面有人看重你,替你说话。直奔权力源头变得尤为重要。

  诞生了一个大人,带出了一批小人。

  上级与下级的关系,近乎于手和橡皮泥的关系;橡皮泥你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想捏什么就捏什么,越是基层越是好捏。

  相对于掌握着决定权的一把手,其他人任何有个性色彩的表现都可能被看成对着gān。对着gān的人自然有,但至少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要么性格qiáng悍,凡事能豁出去;要么背景qiáng硬,无所顾及。最好的办法是选择回避,不对着gān。

  官出数字,数字出官。

  批评领导,官位难保;批评同级,关系难搞;批评下级,选票减少。

  gān部被分为两种:“会gān的”和“不会gān的”,有的只能得到群众的好评,却得不到领导的赏识;要得到领导的赏识才能获得更多提拔升迁的机会。会gān就是要知道该gān什么,不该gān什么。该gān的一定要gān,而且一定要不惧怕任何困难,敢于排除任何阻力,一gān到底,gān出成效。领导想gān的、领导喜欢的、能给领导脸上增光添彩的,都在该gān之列。

  “会gān”的不但gān出了政绩,gān出了名声,gān出了领导的赏识,更gān出了仕途得意飞huáng腾达的结果。

  gān工作有“会gān的”和“不会gān的”之分。从历史上看,包拯和海瑞都是清官,但为什么只有海瑞被罢官,而包拯却没有被罢官呢?这就是“会gān的”和“不会gān的”的区别。包拯的过人之处就在这里,他善于理解领导(皇帝)的意图,知道哪儿该动真格的,哪儿该做做样子。其实,造成两人命运不同的关键是,一个只是对下,而另一个是不仅对下还有对上。对下,皇帝可以容忍;对上,把矛头直接指向了皇帝,让他老人家不舒服,他会让你舒服吗?正所谓“谁要是影响我一阵子,我就要影响他一辈子”。

  不管领导喜不喜欢的“蛮gān”,不考虑出不出政绩的“瞎gān”,捞不着任何好处的“白gān”等等,都属于“不会gān”的行列。

  现在一级级领导都喜欢任用开拓型的gān部;所谓开拓型,无非就是敢闯敢gān,敢为人先的。

  什么是人才,用人才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

  功高盖主对于从政的人来说,是犯了大忌。

  你的能耐再大,不能在战略上大过上级,同时也不能在操作上大过下级。

  在中国官场,官在你上,那么知识也好、能力也好、品德也好、威望也好,便都在你上,甚至实际年龄比你小,也可以做你的长辈。为什么小官见了大官用装孙子,就是这个原因。

  一个人当领导跟当群众是不一样的。当群众时,你有毛病别人看着,要说,要议论,就容易传出来,慢慢对你的印象就坏了;可一旦当了领导就不一样了,你高高在上,部下跟你也不是天天在一起,你的毛病在同志们面前就容易隐蔽;即使他们发现你有什么毛病,也是能够容忍的,是可以视而不见的,在一个片面讲究行为修养的社会里,谁也不会说出来,谁也不会在领导面前找事。更有趣的是,有些毛病,当群众时是毛病,一当领导就成了个性。你的毛病突出了,你就有鲜明个性了。

  有些时候,领导的特点就是不讲道理——因为你要讲的道理他都懂,他只有用不讲道理来对付你的道理。

  文才再好,也要让秘书代笔;车技再好,也要司机开车;口才再不好,也要亲自讲话。

  对于领导的隐私,作为下属最忌讳知道这类事情。无论是近代还是现代的组织中,知道机密过多的人,往往都会被除掉,没几个有好下场。

  跟顶头上司顶撞是没有好处的。

  官场守则第一条:切忌独立思考。

  在官场的潜规则里有一条:永远比领导慢一步。

  县官不如现管。这是一条官场定律。大家都心如明镜一般地知道:违背直接上级指令的代价远远大于违反最高层机关命令的代价。因为在自上而下、层层授权的压力型权力体制内部,官员荣rǔ成败的最大决定权往往操纵在近在咫尺的直接上级手中,而远在天边的“中央”却常常鞭长莫及。中央政府单枪匹马对付千千万万个官员,指令层层下达、效力层层递减,最终注定是力所不及;就是处罚,也未必会准确无误地落到自己头上;而地方命令的杀伤力则大得多。

  下级对领导的指示要始终做到不怀疑、不论证,坚决照办不走样。

  一个当惯了领导的人,最大的希望莫过于别人在他面前坦露心迹。如今这个时代,一个先前的老领导,在旧部下面前是不会有多少好口碑的。而且一个新的一把手,也不愿意经常听到部下们对旧领导的掂念。从古至今,官场上对此都讳莫如深。一个人如果还想在官场上飞huáng腾达,不避讳这些,显然是要吃亏的。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30/470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