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文化与潜规则/道破天机_净素道人【完结】(7)

2019-03-10  作者|标签:净素道人

  而百年以来,包括文人在内的政坛诸公,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仕途的?说起来真是五花八门,以枪杆子打进者有之;以金元宝买进者有之;以血统门阀跟进者有之;以长官意志拔近者有之;以种种关系攀进者有之;以投机钻营挤进者有之。。。。。。那么,能不能说,这些途径就一定比科举考试更公正,更合理呢?能不能说通过这些途径进入仕途的人,就一定比科举考试进来的人更优秀,更出色呢?百年以来的政坛状况,已经并正在回答着这个问题。

  实事求是地说,专制帝制在中国,能以超稳定的姿态延续两千余年,总有它可取的成分,一个是谏议制,一个是科举制,便是其可取的部分。科举制度向全社会开放,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为普通老百姓进入仕途打开了大门。相对于以前的各种选官制度,这一制度最为公平和公正,在历史上起了抑制门阀、奖掖寒庶的作用,因而被一些人称为是一种真正的民主制度。正是这种制度,为权力机构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人才资源,这也使得中国的官僚队伍长期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修养,那些手握重权的人往往也是文化界的jīng英,对确立中国文化的性格特征,科举制度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科举制度既为封建制度提供了大量优秀人才,使这个制度得以巩固和发展,同时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束缚了人们的才智,滋生了一大批迂腐无能的官僚,动摇了这个制度的基础。而被科举所淘汰的人,不知不觉地成为这个王朝或制度的批判者,反对者,最终促成了一个王朝或封建制度的灭亡。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官的方式,它的出现,有其历史的必然,它对封建官僚体制的建立,起了非常积极的重要作用,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与科举制度的存在是有直接关系的。但任何一种制度,必然都有它的弊端,在其执行的前期,这种弊端也许不大明显,不占主导地位,但年深日久,这种弊端就突显出来了。

  古代,人们讲求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一个被科举所淘汰、被仕途所拒绝的人,是没有立德、立功的机会和条件了,他就选择了立言。从长远的历史进程来看,选择立言是完全正确的,立德止于一身,立功止于一时,而立言则传之久远。

  科举制度的创立,的确是一项举世罕见的发明和创造,简单明快地解决了选拔官员的标准问题。贫寒人家子弟只要通过苦读,可以进入官吏队伍。无疑,科举使社会管理这方面的机制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其形式增加了一些公正的色彩。科场竞争增加了社会内部的活力,也是历代王朝社会凝聚力的一种。

  乡试,分官卷、民卷,这是清代的独创。以前各朝没有这种制度。这种制度使官员子弟的录取机会大大高于普通人士,因此是官员的特权。官卷的设立,本在限制官员子弟的录取名额,但是,官员子孙之外又旁及官员同胞兄弟及同胞兄弟之子,无疑扩大范围,又增加了录取的机会。何况在名额之中,按比例要求录取的多是平庸之才。种种措施,都是加qiáng保护高层官吏的利益。

  科举从隋唐到清末,始终与做官的业务脱离,自身丧失了活力。当教育的功能萎缩以至丧失,而与科举合而为一,就只能培育出做官的观念,与对传统的承袭和认同。

  清末,进入官场的渠道大体有五种:荫袭、保举、科举、捐纳、新式学校培养及留学生。

  荫袭一途是为了保障高级官吏与皇室贵族的特权。慈禧太后下令调查督抚及尚侍等高级官员后代的情况,对没有入仕的给予官职,意在笼络人心,巩固内部。与其他途径相比,增长比例不是太大,但也增加了官场候补队伍的压力。

  被视为正途的科举,是清末官员的主要来源之一。科举作为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清末几个皇帝均作为遗产继承下来,又经他们之手结束了这个制度。

  作为官僚后备军不断膨胀的另一因素要数捐纳了。有捐纳“开源”,官员后备军就无法“节流”了。这条渠道的开辟,不是末期的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皇帝的发明,而是“祖宗家法”之一。捐纳者先要捐“出身”,要捐个监生,然后才能进一步买官,或者是最低的佐贰杂职,或者是知县、知府等等。清朝前期的几代皇帝还比较谨慎,卖官也稍有节制,多是虚衔,官僚后备军的人数还没有形成威胁。

  买官得用银子,科考要受寒窗之苦,保举则无须什么本钱,只要能得到荐主的赏识与青睐。保举名目繁多。地方大吏为加qiáng权势,也通过保举结党营私。

  面对源源不断涌入的候补官员,又产生了轮流委差署职的轮法委;后来轮流太慢,又产生拔委法。所谓拔委,就是有劳绩者可以不按班次提前委署。委拔的办法把候补者驱赶上走门子、求帽子的道路。大官八行书简一封,督、抚、布政情不能违,势不能却,从上而下,如帽子带在头上。于是按大小帽子又排队,甲有外省督抚的信来,乙则持尚书侍郎信至,丙则怀揣军机大臣的函扎,,督抚布政按官阶高低,决定委拔的肥瘠先后。候补者如果缺少这一封人情书信,要想得到委拔,就比登天还难。下一道工艺流程就是帽子。给不给帽子,就在于被求拜的官员;能不能让对方非给不可,就要看本人的本事了。官场充满了阿谀奉承的风气,大官很少有不喜欢拍马溜须者,就要看献媚chuī拍功夫了。

  做官之风劲chuī,进入候补者队伍的,不仅有升官发财的热中者,也有一些要改变境地的比较本分的读书人。不谙官场门径,不能进入“轮法——拔委——大帽子——高帽子”流水线者,往往是此辈中人。

  西方惊叹中国科举选官的优越性,演出了借玉攻错的一幕。谁能想到西方借中国科举选官制度,敲开了文官制度的大门,结束了政党分肥制的历史。中国科举考试选官启发了他们的灵感,把教育上的考核用之于官员的教育、培训、选拔、考核,其行政业务分类、考试科目、选拔程序等等,与科举制度已经大异其趣了。

  无情的原则有情的人,当制度的掌握者亦不遵循制度的规则,制度的命运就不美妙了。

  晚清的中国,在进入官场的独木桥上,千军万马,拥挤倾诈,竞争激烈残酷,有许多人成了别的候补人员的垫脚石头。

  清末的官员后备军浩浩dàngdàng,官员的任期都非常短,所谓“官如传舍”,就是说官员之于官府,就象住旅馆的旅客。

  人才之盛衰,关系朝廷之存亡。皇帝以科举选才,也以官场表现选拔。按编制各部门都超编,但都觉得人不够用。庞大的官僚后备军等得焦急万分,正常的死亡、退休、处分空的缺位难再以安插,只有增设机构之途径。进入官场这个“场”,人才变形,又会长出歪才,也使有真才实学者在压抑中消磨了志气,怀才不遇成了官员文字中的普遍感受。社会分工的简单,价值取向又以官为尚,人员无法分流到其他行业和领域去,形成有用的进不来,无用者出不去,脱颖而出者是极少数。

  还可以参考学者吴思在《论资排辈也是好东西》一文中描述的明代官员选拔的情况。(见《组织与个人》一章)。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7/470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