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代宗师 万世师表
美国大百科全书曾这样评价说:"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圣贤和伟大的哲学家.用不着丝毫神化或把他抬高到神奇的地位,事实上孔子的学说已发挥了这种造型影响,以至于要把中国人的生活之道用一个词概括起来的话,那么这个词就是‘孔夫子主义’(或‘儒家化的东西’)."这段话如实地反映了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下面欲对孔了用以影响中国社会的思想体系作一大概介绍.
创学派,开风气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首开私人讲学学风,引导社会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一代大师.儒家,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最古老的一家,班因《汉书·艺文志》描述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yīn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班固认为儒家来源于古代的司徒之官,其职掌是宣明教化,其特点有四:以六经为经典,以仁义为指导思想,以尧、舜、文、武古帝王之治为理想的政治境界,以孔子为祖师.司徒是官职,据《周礼·地官》其职能乃"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是国家不动产和居民人口的总管.
其具体职掌有"施十有二教"以化民,有"以五礼防万民之伪"、"以六乐防万民之情"等内容,不过,儒家是否就是这些官员发展演变而来,因年代久远,文献无征,不可肯定.但考之《周礼》其他篇章,"儒"这一名称和与儒家类似的官员,确实在孔子以前已经出现了.《周礼·天官·大宰》:"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郑玄注曰:"师,有德行以教民者;儒,有六艺以教民者."六艺,即礼、乐、she、御、书、数,是上古社会知识和技能的全部内容.师教重道德品行,儒教重文化知识.孔子继承这一传统,将师职和儒教结合起来,用六艺教育生徒,仍然以儒者自居,徒众也以儒家为名,可见儒家与儒是有联系的.但二者又有区别,正如金景芳先生所云:"作为教六艺的儒来说,早已存在,不自孔子始","称为儒家就不仅仅是教六艺的,而是由老师、门徒和具有相同观点的人所形成的一个集团."[注]这个"老师"即是孔子,这些"门徒"即是仲尼弟子,而这"相同观点"即是班因所谓"留意于仁义之际"的仁义.可见,促成由儒而儒家的转变,正是孔子起了关键作用.是他整理六经,终生教学,将旧时贵族垄断的六艺知识传播民间;是他用仁义礼乐的思想来影响生徒,武装青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理论、有行动纲领、有政治目的"[注],有声有色的学术流派、他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他们各怀异能,分散四方,有的贵为将相和诸侯师傅,以儒术润饰政事;有的则聚徒讲学,弘扬儒业,用儒术来教化人心.如"子路居卫,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魏),子贡终于齐.如因子方、段gān木、吴起、禽滑厘之徒,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史记·儒林列传》),如果说在孔子以前,中国上自周王室,下至诸侯国,实行的都是世卿世禄制度的话,那么,自从孔子开馆教学、造就人才以后,有知识、有修养、有文化的人也能进入仕途,参加管理了,这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官吏结构,改善了统治阶层的素质,也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的文明程度.自此之后,中国官吏阶层由于越来越多地吸收有知识、有文化的知能之士,逐渐摆脱血缘纽带的束缚,实现中国官吏制度的文官化,这不能不说是孔子首开教育风气,并主张教育为政治眼务,将人才输入仕途的伟大功绩!
同时,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推动下,社会渐渐重视知识,重视人才,重视教育.不少士人研讨学问,自立新说,创立学派,开门授徒,于是乎百家竞起,九流斯成,从而形成了战国时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呜的学术繁荣景象.孔子不仅创立了儒家学派,而且也开启了战国时期重知识、重人才的新时代,他在文化史上的贡献,实在难以估量!
仁义学说孔子不仅以教育的形式招徕徒众,还用理论来武装弟子,这些理论包括仁、义、礼结合的哲学思想、中庸的方法论、仁政德治的政治思想、天命的自然观和区别君子、小人的伦理思想.
仁义与礼乐结合是孔子的思想特色之一.《礼记·中庸》引孔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这是关于仁、义、礼定义及其相互关系的准确表述.仁的基本内涵是人,即人性.人性首先是人作为动物的本性,具有生存和繁衍的本能需要,即告子所谓"食、色,性也".
略与马克思所说的物质再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相当.鉴于此,在为政方面,孔子主张实行"庶、富、教"的治国方略,让人民繁殖起来,富裕起来,文明起来,过人丁兴旺、丰衣足食、知礼守纪的文明生活.同时,孔子又看到了人的社会性,即人与人之间如何和睦相处?于是他又给仁赋予了"爱人"[注]的内容.爱人首先从爱亲始,故曰"亲亲为大";故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爱人集中体现在忠恕的情感上,忠恕有两层含义,从积极意义看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从逊守意义看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
仁德表现出高尚的成全之心和不忍人之心,是人性的高度自觉与自律.仁,包括很多优秀品德,它几乎是一切人间美德的总和.若孝若悌[注],若"刚毅木讷"[注],若"恭宽信敏惠"[注],若"智勇"[注]"不佞"[注]……都是仁德的表现形式或个性修养.有了这些仁德,君子才成其为君子,如进而将这种仁爱jīng神施诸天下,那也就成了圣人[注].因此,孔子要求人们"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一刻也不要放弃仁德,放弃对成仁的追求,甚至号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义是宜;即恰当、适宜,是处事的原则性.其标准是等级制,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是"贵贵、尊尊"(《札记·丧服四制》).如果说,仁的思想,反映了原始社会血缘亲族关系残余意识的话,那么,义的思想则反映了阶级社会的等级关系.对个人而言,仁是内在人性的自觉,义是外在道德的自律.
正如董仲舒所云:"仁之为言人(他人)也,义之为言我也."[注]"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人不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予为仁."(《chūn秋繁露·仁义法》)即将义定义为自律,深得孔子原意.义是一切得失与行为最高、最后的准则,一切仁人、君子,必须"见利思义"(《宪问》)、"见得思义"(《季氏》),作到"义然后取"(《宪问》).尽管孔子一生困顿,四处碰壁,但却始终坚持"临财毋苛得,临难毋苟免"的取予之道,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两》)宁愿"饭疏食饮水,曲肽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利义之间,真是一丝不苟!
仁是主观的友爱jīng神,义是外在的合理原则,礼就是这些jīng神和原则的具体规定.那些行仁的区别("杀")、讲义的等级("等"),都在礼的规定中得到了体现.仁义是内容,礼乐是形式,仁义、礼乐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分言之则辞义各别,合言之则二者为一.因此,他一则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礼之所尊,尊其义也."(《礼记·郊特牲》)"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卫灵公》)一则又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无下归仁焉."(《颜渊》)都说明仁义与礼乐是一体的,互相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