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柳宗元调补京兆府蓝田县尉.由于他的文名颇高,被京兆尹韦夏卿留在府庭做文书工作.贞元十九年(803)闰十月,柳宗元自蓝田尉被提升为监察御史里行.这时,朝廷内部改革派与保守派斗争日趋激烈.柳宗元的提升,与王叔文一派势力扩张有关.柳宗元与王叔文集团的其他成员怀着改革朝政的qiáng烈愿望,成了志同道合的同志.贞元末年,一方面是权jian李实、宦官孙荣义以及保守派官僚郑为瑜等依靠德宗李适把持朝政;另一方面,王叔文则以太子李诵为靠山,"密结翰林学士韦执谊及当时朝士有名而求速进者陆淳、吕温、李景俭、韩晔、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等,定为死友.而凌准、程异等又因其党以进."[注]这些人已在为李诵继位作准备,柳宗元作为这一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积极参与了他们的活动.
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德宗病死,经过激烈斗争,确定由李诵继承皇位,王叔文一派取得了暂时胜利,执掌朝政.柳宗元升为礼部员外郎.这时他刚满33岁.
礼部员外郎是中书省礼部的属官,正六品,掌管礼仪、享祭、贡举之政.柳宗元就任此职属于超资提升.从入仕到现在,柳宗元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少年得高位,使他更加热情昂扬地投身于政治斗争的洪流,以求施展自己"辅时及物"、"利安元元"的抱负.
柳宗元生活的时代,唐代社会各种矛盾jiāo织,唐帝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经济上,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以来,一方面由于藩镇州县"多违法聚敛"[注],另一方面由于两税法规定一律收现钱,钱重货轻,"物价愈下,所纳愈多","虽赋不增旧,而民愈困矣"[注],农民的负担越来越重,整个社会"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注]政治上,朝政日益黑暗腐败.一方面藩镇割据,"户版不籍于天府,税赋不入于朝廷",危害帝国政治、经济的统一,损害了中央集权制度;另一方面,宦官专权日益严重."自贞元之后,威权日炽,兰钅奇将臣,率皆子言;藩方戎帅,必以贿成;万机之与夺任情,九重之废立由己"[注]宦官不仅掌握了兵权,而且担任了执掌机要、传宣诏令的枢密使和宣征使,从而把持了军事、人事实权.宦官还侵占土地,霸占民日,主持"宫市","您其须索","百姓畏之如寇盗",加剧了社会矛盾.王叔文集团执掌朝政以后,着手改革这些弊端.这个革新集团被称为"二王、刘、柳",可见柳宗元在其中的重要地位.他后来自认"于众党人中,罪状最甚"[注],表明他在改革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被后人称为"永贞革新"的这次改革主要包括这些内容:(1)qiáng化中央集权,收回利权;(2)打击宦官势力,停罢宫市;(3)抑制qiáng藩;(4)进用贤能;(5)减免赋税,革新弊政;等等.这些措施都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的改革,得到了人民的欢迎.如反对派韩愈的记录他们的一些措施的效果时,就用了"人情大悦"、"百姓相聚欢呼大喜"等字样[注].
但是,在王叔文集团执政的时间,按顺宗李诵在位的时间算,仅及半年.他们从一开始就受到宦官和保守派官僚的夹攻.贞元二十一年八月,顺宗被bī退位,改革派人物纷纷遭贬.王叔文被贬为渝州司户,王亻丕被贬为开州司马,其他主要成员均被出为远州刺史,柳宗元得韶州.但后来朝议认为处之太轻,又加贬为远州司马,柳宗元得柳州.这就是"八司马事件"[注].由少数理想主义者发动的这场短暂的改革运动,被扼杀了.
二、流贬南荒 心系生民
柳宗元短暂得志之后,迎来了他后半生的流贬和失意,遭受到他人生历程中最大的打击.永贞元年九月,柳宗元带着年近七旬的母亲,前往遥远的南方,开始了他十年的贬逐生活.同行的还有母亲卢氏的侄子、他的表弟卢遵和堂弟柳宗直.他们经过dòng庭湖,上溯湘江艰难前行,情状十分凄凉.时近初终,白天yīn风呼啸,密云压顶,傍晚又下起了绵绵细雨.睹景生情,柳宗元心中充满了怨愤悲枪.溯湘江上行不远,就到了汇入湘江的泪罗江口.在这里,柳宗元停舟怀古,凭吊战国时楚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写下了一篇情辞并茂的骚体文《吊屈原文》.这时的柳宗元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理想受到严重挫折,忠诚而被贬逐,与屈原极为相似.他通过缅怀屈原自沉汨罗江,痛陈屈原时代忠jian易位、是非颠倒,寄托自己个人的身世之感.文章最后写道:"穷与达固不渝兮,夫唯服道以守义.矧先生之悃囗兮,蹈大故而不贰."表示要以屈原为榜样,坚持自己的信念,无怨无悔.
这年年底,柳宗元一行经过艰难跋涉,终于到了永州.唐代的永州还是比较荒僻的地方,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柳宗元的职衔是"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这是一个"闲员",即无官舍,又无具体职务.因此,柳宗元初到永州,寄住于一座古寺——龙兴寺中.寺中有一个和尚重巽,是天台九祖荆溪湛然的再传弟子,柳宗元与他结jiāo,谈禅论道,诗文唱和.此外这里还常有一些过往的僧人,也与柳宗元关系密切.柳宗元自幼受到佛教的薰染,早在长安时就与僧侣有jiāo谊.这时他正值人生失意、理想受挫、jīng神苦闷,加之每天面对的是青灯梵呗,相处的是禅僧,促使他对佛教教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王叔文集团的主要成员虽然被贬逐,但宦官集团和保守派官僚对他们的迫害并未停止.元和元年,王叔文终于被处死,王亻丕也于贬所病死.朝廷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先后发布四次诏命,规定"八司马"不在宽赦之例,这就使柳宗元早日北归的希望化为泡影.
元和三年,柳宗元模仿屈赋写了一篇《惩咎赋》,对自己平生做了一番反思.
虽然名为"惩咎",但其实是对自己从事的事业进行辩护,抒发自己的不平之气.
他历叙自己立志"处卑污以阂世","求大中之所宜",勇于用世,以救世济时,但由于"谗妒构而不戒","逢天地之否隔",遭到贬逐,流放南荒,老母病逝,身为孤囚,过着拘挛坎坷的生活.文中表现出对黑暗政治的qiáng烈愤慨.但他最后表示:"配大中以为偶兮,谅天命之谓何!"自己要坚守"大中之道",不相信天命,即使抱道而殁,也无悔无怨,表现出一个坚持理想、关心民瘼的士大夫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品格.因此,在永州期间,柳宗元很快从悲观失望中振作起来,内心中始终抱着"苟守先圣之道,由大中以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注]的信念,孜孜以求,希图进用.而且能排除困难,自qiáng不息,进行哲学思考和文学创作.
这一时期,是柳宗元的哲学思想全面成熟与文艺创作最丰富的时期.柳宗元在永州广泛接触到下层人民生活,大量诗文都反映了他们的痛苦,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儒家思想中人民性的一面在柳宗元身上的体现.柳宗元的诗文如《田家》三首、《捕蛇者说》等等,正是因为深刻的人民性和jīng湛的艺术手段巧妙结合,才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从而确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当他对下层人民生活了解越深,就越觉得"上惭王官,下愧农夫".他为自己作为"官",不能为解除人民的疾苦而做更多的事而感到内疚.由于对下层人民深深的同情,促使他始终自qiáng不息,在逆境之中,"辅时及物"之志更加坚定.在永州期间,他的"以生人为主"的思想更加发展了.他继承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提出"贤者之作,思利乎人"[注],"仕虽未达,无忘生人之患"[注],等一系列闪耀着人本主义jīng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