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_心缘【完结】(128)

2019-03-10  作者|标签:心缘

  美轮美奂的装饰与景观

  到了盛唐中叶,亭、台、楼、阁的造型日趋华丽jīng巧,附属艺术如彩画、雕刻、壁画和雕塑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台基、台阶、勾槛、屋梁、柱枋、门窗、藻井和天花上往往都绘有团花和锦纹,如宝相花、石榴花、莲花、火焰纹、宝珠纹等,色彩艳丽明朗悦目;雕刻中常用卷草、龙凤、连珠、流苏、飞天、莲瓣等,构图饱满线条流畅;壁画和雕塑的题材大多来自天国世界,神佛形象美好慈祥,鲜花乐舞供养如簇,令人观望而生敬仰与向往之心。亭、台、楼、阁四周有水,水边广植花木,水中长生莲荷。

  有若自然的皇家园林

  中国人自古尊奉“天人合一、天地为庐”的思想,造园手法以自然山水为主,辅以人力加工,达到立意沧溟的意境。

  与庆宫是以园林为主体的宫苑,宫内开掘十八万平方米的龙池,池畔绿柳成荫,池中画舫凌波,池上亭阁浮水而造,玲珑别致,中有曲折游廊回环相通。龙池东北是著名的沉香亭。

  九成宫和华清宫属于离宫别苑。据《九成宫醴泉铭》记载:“抗山冠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崖竦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仰观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可知此宫是利用高险地形依自然地势筑成。华清宫在骊山北麓,临近飞瀑温泉,掩映于千余株苍松翠柏之间。山上有芙蓉园、粉梅坛、看花台等植物景区,山腰放鹿,山顶主要是道观,有朝元阁、老君殿、长生殿,长生殿因白居易的《长恨歌》而名传后世。

  现存的唐塔和寺观

  楼阁式塔

  木结构楼阁式塔是唐代塔的主流,现存的两座都是砖砌仿木结构的。一座是西安兴教寺玄奘塔,建于高宗总章二年(669年);一座是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建于高宗永微三年(652年),两座塔的整体形象皆简洁、稳定而敦实。

  密檐式塔

  西安小雁塔、河南法王寺塔、大理千寻塔和蛇骨塔均属密檐式。千寻塔东临洱海,西依点苍山,檐微下凹,角微上翘,塔身洁白,修长秀丽,与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亭式塔

  敦煌壁画中许多单层木塔都是亭式塔,全塔小巧华丽,造型温润含蓄。现存的惠祟塔、净藏塔、泛舟塔和明惠塔结构都比较简单,唯山东神通寺龙虎塔全身浮雕金刚、罗汉、飞天、菩萨、腾龙和飞虎,展现了显著的晚唐风格。

  佛光寺大殿

  至今仅存的四座唐代木结构寺庙中,以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保存最为完整。该寺建于晚唐857年,躲过了会昌年间(841-846年)灭佛毁寺之难,也因地理位置偏僻烟火冷落,故免受重建之灾。除大殿本身全为jīng确木构外,殿内尚有唐代佛菩萨塑像几十尊,梁下有唐代题名墨迹,更珍贵的是拱眼壁上还留有一幅大型的唐代神仙壁画,气势磅礴色彩艳丽,为中国古壁画的开山之作。虽然小小的佛光寺在大唐瑰丽雄奇的建筑篇章中只不过是一粒尘埃,但它显示出来的和谐优美的整体形象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也足以令后人叹为观止。

  史学篇

  唐朝以前,史书大都是私人编撰。到唐太宗时,开始设立史馆,指定专人编修前代和本朝国史,并令宰相监修。从此,作为正史的纪传体史书的编修工作,完全掌握在朝廷的手里。

  也是从唐朝开始,以后各朝代沿袭此制,连续修史,并逐渐成为一种制度。在二十四史中,唐朝编修的就有八部,即《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六部,以及由李延寿私人编修而获得朝廷批准成为正史的《南史》和《北史》两部。鉴于梁、陈、北齐、周、隋五史没有《志》,后来又增修了《五代史志》,这就是现在《隋书》中的《志》。

  除了上述编撰的正史外,唐朝还出了几位史学大家。比如穷其一生jīng力编撰《史通》二十卷的刘知几(661年~721年)。该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专著。在这部书中,刘知几对过去的史学著作,从体例、史料、语言文字到人物评价、史事记述,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批判,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他对史家和写史提出了一些标准,主张一个优秀的历史学家,必须具备才、学、识「三长」。对于「识」尤其qiáng调。对于写史,他提倡「直笔」,主张「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要求做到「不掩恶,不虚美」,「不避qiáng御」,「无所阿容」。《史通》对后世史学发展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玄宗时的杜佑(735年~812年)则在刘秩《政典》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和改编,用了三十余年时间完成了《通典》二百卷,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记载了从上古直到唐代宗年间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对于唐朝(天宝以前)的记载尤其详细。

  《通典》是中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专史,它不仅具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为后来的典章制度分类专史开创了先例。

  李吉甫(758年~814年)所著的《元和郡县图志》,是一部历史地理专著,全书四十卷。它记述了各郡县的户口、物产、山川古迹、地理沿革等内容,是研究唐代历史和地理的重要著作。原书各镇篇首的地图在宋朝时已经遗失,因此,后人又称之为《元和郡县志》。

  散文传奇篇

  唐代之前,特别是在南北朝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是骈体文。骈体文追求声律、词藻、用典,文风萎靡,形式僵化,内容空dòng,不能反映丰富的现实生活。随著唐代经济、文化的发展

  古文运动的实质是要在继承古代散文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以自然质朴、注重内容的新散文体来代替走入绝境的骈文,是一个力图使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适应时代要求的革新运动。

  唐初的陈子昂是这个运动的奠基者,而古文运动的主要提倡者是韩愈。韩愈qiáng调写文章要有创造性,反对因袭模仿。他把自己所倡导的新散文体广泛应用于各方面的写作之中,先后写出了三百多篇具有高度艺术技巧的散文。其作品气势磅礴,感情充沛,文字jīng炼,语言生动,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此外,柳宗元在古文运动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四百多篇散文有著很高的成就。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对自然景色的描写生动bī真,也有著很高的造诣。

  唐朝中后期由于城市经济的繁荣,于是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传奇小说。与六朝的志怪小说相比,在传奇小说中活动的主角,已经不是神鬼,而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因此作品具有比较丰富的社会内容。另一方面,唐代古文运动为小说创作提供了表达能力qiáng的新散文体,诗歌的发达也为其输送了丰富的营养,因此,传奇小说的创作艺术,在各方面都有新发展。

  传奇小说的出现,标志著中国的古典小说开始脱离了萌芽状态,渐渐发育成形了。著名的作品有沉既济的《枕中记》,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陈鸿的《长恨歌传》、《东城老父传》,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元稹的《莺莺传》等。

  科技篇

  图为三彩马,高47cm,马首略低,偏向一侧,头戴笼套,额前饰杏叶状物。短鬃,胸前及股后络绿色鞅秋,并挂有饰物。鞍鞯色彩丰富,鲜艳夺目。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28/35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