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明确指出的是,在“GDP中心”的发展观中,江XX只管捞取GDP年增长率8%的“功绩”,而绝不承担酸雨对生态系统、人体健康、以及建筑、文物造成的损失,江也更不会从“经济成果”中扣除城乡居民因为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疾病的医疗费用。
据统计,由于耕地被占用,目前中国失地农民总数在4000万人左右,每年还要新增200多万人。2005年2月潘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转述专家估计,由于广大西部和生态脆弱地区难于承载现有人口,全国22个省市需要迁出1.86亿人,而能够接纳人口的广东、北京、天津、上海、辽宁、浙江、福建、黑龙江、海南等省市最多只能接纳3000万人。届时全国将有1.5亿人口沦为生态难民。
瑞士达弗斯“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世界各国环境质量可持续指数显示,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名列倒数14,居第123位。
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崛起的世纪”。可问题是,经过江xx时代的疯狂掠夺与破坏所留下的生态资源还能够支撑起中华民族这条东方的巨龙吗?
2、即将枯竭的水资源
之所以要单独谈谈水资源,不仅仅是因为水资源本身和国民经济以及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更因为水资源不象其它生存资源,如矿产乃至木材都可以进口,水资源基本上必须自给自足。在历史上,水资源的耗尽就意味着文明的消失。
中国人均淡水资源排在世界第88位,仅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6-1/5。但1995年水利部的检查表明,中国700余条河流中水质良好的仅剩32.2%,到2000年受污河流比上世纪80年代增加了1倍以上;2003年,全国主要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超出水环境容量60%以上;90%流经城市的河段受到严重污染。
此外,中国的“母亲河”huáng河中下游早就开始出现断流,2004年甚至出现huáng河源头的鄂陵湖出水口断流!这条曾经让中华民族引为自豪的巨龙,如今已快变成奄奄一息的季节性内陆河了。据考察,在huáng河源头,由于过度放牧破坏了植被,草场退化沙化、鼠害猖獗、湿地萎缩、湖泊gān涸……生态恶化触目惊心。不仅如此,“母亲河”还要负责接纳污水排放总量44亿立方米(2003年),河道1/3水生生物因污染绝迹。
huáng河如此,那么长江呢?专家考察后得出的结论是:长江生态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长江源头正逐渐gān枯,近10年来,沱沱河每年流量下降约20%。沱沱河和通天河流域gān化、沙化、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近20年来,江源地区荒漠面积增加20%以上。长江的泥沙问题上正在向huáng河看齐,同时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排污水道,每年承接全国污水排放量的40%,2003年达到164亿吨左右。
由于生态恶化,在长江、huáng河、澜沧江的源头地区的玛多、治多和曲麻菜等县,如今越来越多逐水草而居的高原牧民开始沦为“生态难民”。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个地区曾经是全国首富。至于生态恶化的原因,几乎每个牧民都能随口道出:草原过度超载,“吃了子孙的饭”。说到底祸根就是江xx片面追求GDP的“高速增长”。这一地区的生态持续恶化不仅遗祸当地,还直接对长江、huáng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江XX任中共总书记的第5年,1994年7月中旬,淮河发生了一次特大污染事故。总量2亿吨的污染团顺流而下,摧毁了中下游全部淡水养殖业,安徽北部的工业停摆,近百万人无水可喝……污染团所到之处,河面满布泡沫和死鱼,水体呈黑褐色,奇腥恶臭,俨然一条臭河、死河。
从前民谣有云“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而如今,沿淮居民甚至不敢接触被污染的河水。这里由水污染引起的癌症发病率比全国平均发病率高出10倍以上。但就七大江河水污染排名而言,淮河仅仅是第三,前有更为严重的辽河与海河,后有与之不相上下的huáng河。中国水污染的状况,从淮河可以略见一斑。
2004年,江XX即将全面退出中国政治舞台。此时的淮河经过十年治理污染,投资已达人民币数百亿元,污染治理得如何呢?
7月20日至27日,淮河突然爆发有史以来最大的污染团,总量超过5亿吨的黑色污染水团全长133公里,一时满河黑暗,伏尸(鱼虾蟹)千里。10年治理不仅没有改善,反而使污染愈演愈烈。
有记者前去考察发现,沿淮大量的工厂或明或暗的排污依旧。即使安装了污水处理设备并通过检验合格的厂家,也仅仅是应付检查时才不得不启用污水处理设备——因为处理污水要增加成本。自江xx以下,大小官员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政绩”:产值和利税。
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接受了一家媒体记者采访时说出了心里话:“很多事,就是不听你招呼,你怎么办?‘莲花味jīng’是世界最大的味jīng厂,也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污染源,你能封了它吗?你要它按照国家标准治污,它的利润就跑了,就这么回事。”
也就是说,工厂的生态环境成本,由沿淮居民、渔民买单了。其实这正是江XX的“高速”经济发展政策的真实体现。
不但如此,2003年有75%湖泊的水环境退化,出现富营养化,尤以巢湖、滇池、太湖为重。水污染也不仅仅限于江河湖泊,2003年近岸海域超四类海水水质占21.5%。据《工人日报》2004年6月4日报导,由于渤海沿岸的化学工业及生活废水严重污染,以及多条汇入渤海的河流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渤海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海洋检测专家警告说,渤海的环境污染已到了临界点。除非及时整治遏止污染,渤海将在10年后变成“死海”。那时,即便不向渤海排入一滴污水,恢复清洁至少也需要200年时间。至于积沉在海底的污染物,将存在更长时间。
经国家海洋局检测,渤海水体中的无机盐、活性磷酸盐、铜、COD、石油、锌等全部超标;海底泥中,重金属竟超过国家标准的2000倍。素有“渔仓”美誉的渤海几乎已经无可捕捞。另外,上世纪80年代美丽富饶的珠江口海域如今95%的海水被重度污染。因污染造成海水严重富营养化,致使赤cháo现象愈演愈烈。
与此同时,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 400余个城市缺水,50个城市已进入危机状态。在32个百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受长期缺水的困扰,情况还在继续恶化。甚至连上海都已被联合国评为未来全球六大缺水城市之一。上海守着长江、huáng浦江,却没有gān净水可喝,属于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城市。huáng浦江的水来自太湖,而太湖2004年检测结果是 “湖体各湖区水质均劣于五类标准”。
尽管如此,由于江xx时代不计代价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国的工业用水仍然大幅超出发达国家的10~20倍多,中国每万元GDP用水量为103立方米,而美国是8立方米,日本只有6立方米。所谓的“先进生产力”,正是挥霍本已面临枯竭的生态资源而拼出来的。
由于过度抽取地下水,使得土地表面严重下沉,许多城市的下面逐渐形成巨大的漏斗区。目前华北平原出现世界罕见的漏斗区,总面积至少在5万平方公里以上,河北有的城市中心已下沉1.6米之多。简单概括地讲:以北京市为圆心,800公里半径之内(200万平方公里,超过1/5国土),已经没有一条常流河,地表水基本枯竭,地下水全部严重超采,在北京等地甚至在已经使用千米以下不可动用的地下水。表面上看这里都市繁华,高楼林立,殊不知这片城市群的淡水量已不足人均300立方米,在国际人均水资源警戒线(1000立方米)的1/3以下,为世界人均数的1/30。但是地方当局全然不顾迫在眉睫的危机,仍然追求所谓的经济“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