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_心缘【完结】(84)

2019-03-10  作者|标签:心缘

  当双方在赤壁相遇之后,曹军因多为北方人,不习水性,便将船舰首尾相连。周瑜趁机派huáng盖率载满浇注膏油gān柴的数十艘船只,向曹操诈降。然后利用火攻,大败曹军。孙刘联军水陆并進,曹操遂率残兵逃跑。一路不断遇到堵截。后遇关羽率兵挡住去路,关羽感念曹操当年之恩,遂义释曹军。曹操逃回江陵后,命曹仁守江陵,乐進守襄阳,自己便退回了北方。

  赤壁之战是一场充分体现了诸葛亮和周瑜超群智谋的战役。作为赤壁之战的主要指挥者,周瑜随着这一著名战役而名垂千古。900年后,苏轼还在江边凭吊:“……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三国鼎立态势的形成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曹操北归以后,主要用兵于关中、陇西,把统一范围扩及整个北方。而对孙、刘采取以防御为主的方针。211年,曹操進军关中,先平定了关中的割据势力,又收服了凉州。215年,曹操進攻汉中,张鲁战败投降。这样,曹操巩固了自己的后方。

  而赤壁之战后的刘备屯兵荆州,又在诸葛亮的筹划下,先后占领了长沙、零陵、武陵、桂阳四郡,随后又向孙权借得南郡,占有荆州大部。211年至214年,刘备打败刘璋,占领了益州。此时,孙权想攻荆州,刘备与其讲和,将荆州之地平分了。219年,刘备又夺取了汉中,自称汉中王。同时,镇守荆州的关羽,進攻襄樊,大败曹军,威震北方。这时,刘备的势力发展到了顶峰。

  而江东的孙权一方面同刘备争夺荆州和江淮地区,另一方面又招抚了占据广、jiāo的地方势力。关羽在荆州的发展,引起了东吴的不安,于是孙权派吕蒙袭杀关羽,把刘备的势力完全逐出荆州。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完全形成。

  三分汉室天下

  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曹操死,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为帝,是为魏文帝,国号魏,建都洛阳。

  221年,刘备在蜀称帝,是为昭烈帝,建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222年,刘备以替关羽报仇为名,倾全国兵力东攻孙权,双方战于夷陵猇亭(湖北宜都北),刘备几乎全军覆没,退回白帝城(四川奉节)。而此时张飞因鞭打部将,为其所害,刘备更加伤心。不久,刘备死,子刘禅即位,诸葛亮辅政。

  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正式称帝,是为吴大帝,建都建业(江苏南京),国号吴。

  三国并存的时代正式出现,以魏国实力最qiáng。

  猇亭之战以后不久, 蜀、吴恢复结盟关系,共抗曹魏。南北之间虽然还常有战事发生,有时规模还比较大,但是总的说来,力量大体平衡,鼎足之势维持了四十余年之久。

  三国疆域,大体魏得北方,蜀得西南地区,吴得东南地区。魏国置司、豫、兖、青、徐、凉、雍、冀、幽、并、荆、扬等州。其中凉州领戊己校尉护西域;幽州地境达于辽东;南部诸州大致依秦岭、淮河分别与蜀、吴相接。蜀置益州,自秦岭至于南中(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因在巴、蜀之南,故名)。吴有扬、荆、jiāo三州。三国户口,魏有户六十六万余,口四百四十余万;蜀有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吏四万,兵十万余;吴有户五十二万余,口二百三十万,吏三万余,兵二十三万。

  蜀汉的兴亡

  公元223年chūn,刘备病危,召诸葛亮瞩托后事说:“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助,便给以辅助;若其不才,您可取而代之。”诸葛亮忙哭道:“臣必竭心尽力相辅,效忠贞之节,死而后已!”

  后主即位,诸葛亮受封武乡侯,建立丞相府以处理日常事务,又兼任益州牧。当时,全国的军、政、财,事无大小,皆由诸葛亮决定。

  诸葛亮执政后,首先要办的第一件大事是恢复与东吴的外jiāo关系。刘备死后,东吴一方面继续向魏称臣,一方面尚未拿定主意怎样对蜀,仍陈大军于蜀的边境。诸葛亮派尚书邓芝出使东吴,说服孙权与蜀联合,与魏断绝关系。

  *诸葛亮仁德治蜀

  在如何治理国家方面,才能卓具的诸葛亮推行了“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的政策,使蜀汉的政治比较清明。另外益州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东汉末年遭战乱破坏也较轻,加之诸葛亮采取了一些有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如对都江堰進行护理,保障了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所以蜀地的农业生产继续发展,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当时蜀汉的农业产量很高,绵竹、广汉一带的水田,能亩产三十斛以上。手工业方面,以盐、铁、织锦业最为发达。益州的许多地方都产井盐,人们发明了用天然气煮盐的技术,因此产量很高。当时,蜀锦驰名全国,远销吴、魏,是军费的主要来源。

  *诸葛亮大义定南中

  蜀汉的南部,也就是今天云南、贵州和四川的南部,当时被称为“南中”,散居着许多少数民族,总称为“西南夷”。诸葛亮若要北伐中原,就得安定后方,所以早在“隆中对策”中他就提出了“南抚夷越”的方针。

  蜀汉初立时,曾任用夷汉豪qiáng为地方官控制南中。刘备死后,南中四郡乘机叛乱。益州郡太守(今云南晋宁东)豪qiáng雍闿先求附于吴。牂柯太守朱褒、越嶲夷王高定元都响应雍闿,南中地区动乱扩大。225年,诸葛亮开始对南中用兵。

  诸葛亮深知要想安定南中,完全依靠武力是不可行的,必须取得人心。因此在与益州首领孟获(孟获已代雍闿)作战时,诸葛亮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七擒七纵,使孟获最终感于诸葛亮的仁义而心服投降。不久,南中四郡便完全平定。诸葛亮平定南中后,改南中四郡为六郡,稳定了对这里的统治。

  诸葛亮还把夷人渠帅移置成都为官,把南中青羌编为军队,并允许大姓招引夷人作部曲;以南中的牛马特产充实蜀国军资。西南夷人地区的闭塞状态,从此有所改变。

  *诸葛亮不负托孤之义五次北伐

  南中战争结束,蜀吴结盟也取得成果。因此诸葛亮便着手准备進行北伐。这时,蜀汉国富民qiáng,物资充盈。

  作为一个具有非凡才智的人,诸葛亮早已预见了三分天下的格局,也明知汉室天下不可能再次复兴,那为什么还要一再北伐呢?从他第一次北伐前给后主写的《出师表》中可以一窥缘由。

  诸葛亮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jian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原来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虽知不可为仍为之。“至于成败利钝,非臣(诸葛亮)之明所能逆睹也”。

  同时,诸葛亮还劝谏后主如何“光先帝之遗德”,不要“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jian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要“亲贤臣,远小人”。拳拳忠义之心尽显其中。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84/35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