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孩子要读的365个好故事_星月【完结】(77)

2019-03-10  作者|标签:星月

  第38章 中外名人故事(9)

  小朋友,你植过树,浇过花吗?如果还没有,就去感受一下劳动带给你的快乐吧!好习惯或坏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巴甫洛夫从小养成了爱劳动的习惯,因此受益终生。勤劳是成就事业的土壤,无论什么种子都可以在勤劳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16爱迪生凡事爱打破沙锅问到底

  爱迪生是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美国的大发明家。他一生中的发明达2000种左右,在专利局备案的就有1300多种。在他84年的生涯中,大约每15天就有一种新的发明诞生。

  爱迪生从小聪慧过人,勤于思考,深得父母喜爱。他喜欢提各种问题。手巧嘴笨的爸爸,常常被他问得张口结舌。每逢这时,当过小学教师的妈妈,便过来为爸爸解围,耐心的给爱迪生作解释。

  有一天,爱迪生气喘吁吁地从外边跑回来,问妈妈:

  “那只老母jī,坐在一堆jī蛋上gān什么呢?”

  “孩子,那是jī妈妈在孵小jī呢!”

  “什么叫孵小jī?”

  ……

  那天吃晚饭时,爱迪生不见了。爸爸妈妈派哥哥姐姐四处去寻找,最后在村边的一个草垛边上发现了他。原来他上午听了“jī妈妈”的故事,便决定自己也试试。他从家里悄悄拿来几个jī蛋,在草垛上做了一个“窝”,便撅着屁股,蹲在上面孵起小jī来。妈妈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十分疲倦了。

  有一次,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病情万分危急,需要马上手术。上医院太远,会耽误病情,医生再三考虑,决定在家里动手术,抢救她的性命。可是当时还没有发明电灯,室内光线太暗,手术无法进行。小爱迪生急中生智,大喊一声他有办法。他指挥着镇上的几个小伙伴,捧着好几个大镜子,把煤油灯的光亮反she到妈妈的chuáng上,顿时屋里一下亮堂起来。医生顺利地完成了阑尾炎切除手术,妈妈得救了。

  爱迪生到了该上学的年龄,父亲把他送进一所乡村小学。学校只有一位老师,他要教几个年级的学生,教学活动显得很忙乱。爱迪生爱向老师问为什么,一些莫名期妙的问题常把老师难住了,老师感到很恼火。一天上算术课,他问老师:“2+2为什么等于4?”老师认为爱迪生是在故意捣蛋,便把他妈妈叫到学校,说爱迪生太淘气,并劝他退学。妈妈认为老师不懂儿童心理特点,建议他改变教学方法,惹得老师大发雷霆。妈妈拉着儿子的手,气愤地说:“这学咱们不上了,往后妈妈教你!”

  爱迪生退学以后,母亲成了他的家庭老师。两年以后,他的同学还在跟着老师学“小猫”、“小狗”。可是,爱迪生已经开始读大科学家牛顿和法拉第写的书了。妈妈发现儿子酷爱化学和物理,便在家里帮他建起了一个小实验室。爱迪生的发明事业就这样开始了。

  母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爱迪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果每个母亲都像爱迪生的母亲一样理解孩子,那么孩子们的潜力就不愁得不到充分发挥了。爱迪生爱问为什么,这使他知道和了解了很多东西,对什么都想弄个明白使他成为全世界的科学英雄。小朋友,你也一定想成为他那样的英雄吧,那就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吧。

  217霍金的故事好奇心是一切创造的泉源

  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qiáng,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好奇,虽然中学物理太浅显,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都能保持孩子似的好奇心,他是文学家,他就可以写出很多美好的作品,他是科学家,他便能发现更多新的真理。旺盛的探索jīng神是最宝贵的。通常,人年轻时的好奇心会大一点,而老了以后,好奇心就会逐渐消失。所以,趁着人年轻时,多跟随好奇心的趋动,在自己的领域多作努力,便能获得或许不错的成果。

  218诺贝尔为科学事业而生的人

  自从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来,每年的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音乐大厅里,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和名人都将汇聚一堂,举行一个庄严隆重的授奖仪式。瑞典国王把华丽的奖状和奖章,以及价值相当于1901年时4万美元的支票,授给本年度评出的在物理、化学、生物学或医学、经济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利益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接着,获奖者领奖用本国语言发表演说。这就是闻名全球的诺贝尔奖授奖典礼。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诺贝尔的功绩,瑞典政府决定在每年他的祭日举行这一隆重的典礼。

  1833年10月21日,阿尔弗雷·诺贝尔出生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他的父亲因墨纽·诺贝尔是一家公司的机械师,业余时间喜欢搞发明,尤其是做炸药试验。有一天,小诺贝尔看到父亲在研制炸药,他瞪大着眼睛问道:“爸爸,炸药是可怕的东西,它爆炸了会炸伤人的,你为什么要制造它呢?”老诺贝尔摸了摸儿子的头,回答说:“孩子,炸药虽然会炸伤人,甚至会毁坏房子和一切东西,可是,它那巨大的爆炸威力同样可以用来发展工业呀!”父亲的这番话深深印在小诺贝尔的心中,他对父亲说:“我长大了也要造炸药!”

  从此,诺贝尔刻苦学习,进行炸药的研制。当时炸药的威力很大,但引爆不安全。怎样寻找一种方便又安全的引爆装置?诺贝尔对这个问题想得入了迷,从1862年夏天一直想到1866年秋天。经过100多次失败,他终于试制出一种叫雷酸汞的引爆剂。火星在导火索上不断地闪现,他的心也在砰砰地跳动。轰隆一声巨响,天崩地裂,炸药爆炸了,实验室里的柜子、桌子都被抛得远远的,玻璃杯、烧瓶都被炸得粉碎。许多人闻声赶来,惊慌地叫着:“爆炸了,爆炸了!”“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不一会儿诺贝尔从烟雾滚滚的瓦砾堆中爬了出来,满身尘土,鲜血淋漓,用尽全身力量跳了出来,嘴里狂呼:“我成功了!我成功了!”他顾不上住院养伤,马上用金属管装上雷酸汞开始研究,终于发明了“雷酸汞信管”,即通常所说的“雷管”。直到如今炸弹、pào弹和炸药包中都少不了雷管。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77/12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