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光荣还是梦想:我的人生笔记_石钟山【完结】(26)

2019-03-10  作者|标签:石钟山

  每次评委来临的时候,那样的写字人总能想办法和评委们接洽上,腻腻歪歪地套着瓷就不用说了,老师长、老师短地投其所好,或者奉献点什么,就妥了。评委们心里的这杆秤就有了定盘的星。

  那样的写字人就火了,连续几次获奖之后,自己也就成了大写字的人了,也被另外一些小字的人围前围后。于是,以前的那些老师们就感叹:小某怎么变样了,见了面老师也不喊了,爱搭不理的样子,这世界怎么了?世界成了一个圈。

  在其他人的眼里,写字的人没啥,穷嗖嗖的,也没啥权势,日里夜里的点灯熬油挺不容易,挺让人同情和关怀的。其实写字的人的确如此,要啥没啥,只剩下一点自尊和责任感,说些真心话,呼唤一点人情人性,不就是如此吗?如果写字的人把仅有的这一点都丢了,你还有啥?获奖固然重要,但不要为了获个奖而把最后一点最可贵的东西丢了。

  第51章 读书与练笔

  读书是写文章的最基本要素,只有书读多了,你才会知道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当然,要会读书,才会事半功倍。

  我们在阅读时,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审美标准,开掘自己对读书的悟性,对书的悟性,换句话说,也就是对生活、人生、人情、人性的悟性,培养自己的读书品位。品位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个过程。因此,从阅读自己喜欢的作品人手,渐渐拓展自己的阅读面,心里装满天下文章,等到自己落笔时,就有了规矩和方圆。正如古人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另外,练笔是不可缺少的。如果只读书,自己不动笔,就会出现眼高手低的毛病。怎样练笔,自然也是一门学问,不是篇数和数字的积累,而应是质的变化。要想提高自己作品的质量,弄清写什么和怎么写都是决定作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写什么?首先要写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事件,只有这样,你才知道怎么说,说什么。知道自己说什么,就不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了。

  对生活的感悟是写文章人永恒的命题,她是一切思想和主题的命脉,所有的思想和哲理都源于生活。我们经历的生活都大抵相似,为什么有的人能在生活中提纯出让人拍案叫绝的哲理和感悟,而有些人则不能呢?究其原因,是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方法不同。学会感受生活,首先要热爱生活,将自己融于生活之中,哪怕经历的是苦难,也要乐观向上地去对待生活,将自己融于生活之中。当回过头来总结、提纯生活时,首先要和自己曾经历过的生活拉开距离。就如在舞台演出一样,当你自己是名演员时,你并不能很准确地感受到自己演得好坏,或是否jīng彩。当你成为一名观众时,很自然地就会做出客观的评判。我们写自己的生活和熟悉的经历时,要学会总结、反思。这样就会有了一种和当时亲历时不同的感受,只有这种感受才是客观的。

  总之,多读,多写,从自己的身边写起,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起,是提高自己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同学们,快快行动起来吧!

  第52章 浅谈从小说到影视

  小说是什么,影视又是什么?这样的话题已被人说过无数次了。近年来凡是有些影响的影视作品,无一例外的都是通过小说改编而成的。这样一来,小说在影视作品中的地位便举足轻重了。也因为如此,更多的作家因为影视剧的成功,被更多的读者所熟悉和接受。我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小说提供给了影视作品一个平台,相反影视作品又给作家提供了一个平台。

  回想一下,这些年来大众所熟悉的作家,大都是因为作家的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后被人们所记住和了解的。这是媒介的相互转换所起到的作用。但小说永远不能等于影视作品,否则它一定不是一部好的小说。小说与影视剧最大的不同是讲故事的方法,对于作家而言,故事没有新与旧,重要的是作家的视角和感悟生活的态度。因为这样的视角和态度使作品变得惟一起来。这就是作为作家的个体性,也就是小说的魅力,它是不可能被取而代之的。任何一部作家的作品都是作家生命的体验,模仿与抄袭永远成为不了真正的作家。

  作为影视作品,它讲述的不是惟一性,而是大众性。影视作品和小说相比较,它的叙述性永远是显得那么单调和苍白,所以影视作品qiáng调的是它的故事的开放性,规律性,外在性,在这种寻找中找到了大众的契合点,于是就有了生命。

  小说与影视作品没有高下之分,只有它的模式的不同,以及受众群体的不同。这就是小说与影视作品的不同之处。

  第53章 石钟山创作语录

  1.我之所以喜欢小说创作,是因为她的自由。她会让人在有限的生命经历中,感受到多种人生,历史的,现在的,未来的。创作一部作品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灵魂拷问的一次经历。一路写下来,人生就多了许多感受,生命就有了质量,这就是文学给予我们的。

  文学创作是心灵的路程,实际经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的经历。我们经常说,文章要有感而发,我们所发的是心灵史,她的苦难、拷问以及我们的快慰。在思索中体会心灵,在灵动中闪现出创作者的智慧。

  ——《羊城晚报–心灵之路》2001.3.15

  2.纸媒体与网络媒体最大的不同是,阅读感官不一样。阅读纸媒体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阳光下,流水边;一杯茶,一支香烟,你可以慢慢地品,细细地读。网络是什么?匆匆地浏览,让人浮躁,生了许多焦灼来。只要人们还有jīng神需求,文化追求,文学以纸媒体传播的这种样式就不会消失。网络传媒取代不了书籍,更取代不了纯文学,正如行人与机动车一样,虽然都在前行,但应各有各的道。

  ——《解放军生活–网络与文学》2003.7

  3.我的创作主张是一定要有较qiáng的可读性和当代性。任何一个作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读者接受,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任何一部文学名著,不论中外都是首先有较qiáng的可读性之后,才一代代地流传下来,然后才是不朽。假设一部作品的出版,只有一小部分人在看,又怎么能流传下来呢?难以流传下来的作品,又何谈名著呢?

  说到当代性,我指的并不是作品不能去写历史,只写当代。不管写历史还是写当代,作品所呈现的当代性取决于一个作家对待生活的态度,这种态度就是审视生活的视角,怎么对待生活和情感。只要具有当代意识去关照作品中的人物,作品的当代性就有了延续,这种延续就是我们所说的当代性。

  人情、人性是永恒的,只要把人物的命运写到位,他符合某种文化环境内的行为规范,那么作品便是人性的,也是人情的。现在的社会发展很快,但传统的人情和人性永远不会落伍。因为我们生活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这种关系的支撑靠的就是人情人性。人情人性写到位了,作品自然就会打动读者的内心,也就会有更多的人喜欢你的作品。

  我要qiáng调的一点是,这种人情人性是主流的,而不是变态的或极端的。我承认这种感情有,但它代表不了当今社会情感的主流。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6/3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