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因为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你做了一回“东方之子”,这种出名的速度只有通过与影视联姻才会出现,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石:莫言名声大噪,是通过电影《红高梁》。张艺谋的《活着》使余华名气更大。池莉所以被老百姓喜欢,电视剧《来来往往》起了很大的作用。莫言和池莉是在文学艺术方兴未艾的时候出名的,大家很容易记住这些作家,而现在,文学处于一种饱和状态,媒体又如此发达,大家关注的不再仅仅是作家和小说。小说如果不是跟影视搭界的话,作家很难走出去。
李:新作《玫瑰绽放的年代》在宣传上说你在写女“石光荣”,是这样吗?
石:《玫瑰》是写母亲的,但是和“父亲系列”属于同类题材。要很概念化地说它讲述了一个女“石光荣”的家庭和成长、情感经历,这是广告的噱头。我在写“父亲系列”的时候就有种感觉,就是我忽略了那个年代母亲的形象,虽然我写了褚琴、秋英,但她们不是那个时代的母亲形象的代表。那个时代的母亲形象的代表是走在生活第一线的,是叱咤风云的女人,她们从贫困走向部队,从部队走向战争,战争之后又走向和平,由和平而走向家庭,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一直在说妇女是社会的半边天,其实也是我们家庭的半边天,我们情感的半边天。我想既然有了父亲这样的典型形象,希望我的笔下能把那个年代的母亲形象再塑造一下。
生活历练曲折人生
李:你作品里的生活味道特别浓,生活中琐碎的事情让你编织得别有味道。
石:这些其实都是源于生活。我7岁的时候,父母被打成右派去了新疆,他们把我寄养在吉林农村的亲戚家,一直到我16岁参军才离开农村。我想一个人的成长时期非常重要,在我意识形态形成的时候,我就是很平静地这么生活过来的,所以我的作品里注定了这种平民情感。
李:父亲在你的创作里占了很大成分,他对你的一生到底有多大影响?
石:当我二十多岁时,父亲已经从新疆回来,此时正是我在部队面临升学和提gān的人生最关键的时刻,特别需要父亲的关照和帮忙。但是父亲没帮,就像《激情》里反映出来的,因而与父亲产生了重大隔膜。现在回过头来看,对于我的创作而言,其实这是最大的帮助。
李:父亲不帮你的理由是什么?
石:按照我父亲的那种思维逻辑,就是“我13岁当兵,还没有枪高,我这么个人我靠谁了?我就是靠着党,相信党,只要你努力了,有这个能力,党不会不用你”。后来一想,他说这话也对。但当时我肯定不理解,甚至怀疑他是不是我的亲生父亲,自然不自然地在心里不能接受他,觉得他跟自己有距离,甚至现在也有。我曾试图把这个距离找回来,但他现在反而按照自己的固定生活习惯排斥你去接近他。
李:现在你没当上指挥员,却做了拿笔搞创作的人,他又怎么看你?
石:他一直希望我有出息,只要我站在第一线就不是吃闲饭的,就是有用的人。部队的新闻gān事、宣传gān事在他心中一点位置也没有,他看我这样,就觉得这孩子已经没出息了。这不仅仅是代沟的问题,还是一种文化的问题。因为他也在琢磨我,我也得琢磨他,互相琢磨对方到底是个什么人。
低调自我纯粹生活
李:文学是研究人的,作为作家,你有着怎样的一种心态?
石:当我十几岁看到自己的亲人离我而去的时候,那时对生死认识得非常清晰,知道生和死是很痛苦的事情,我们死跟我们生是一个样子的。我一直有种人生如梦的感觉。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奔生活,只不过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走过的路不一样而已,奔生活的结果就是都想过好日子。我是怀着永远感激生活的心态,永远不会去抱怨生活。
李:写作过程最享受的是什么?
石:我搞了二十多年创作,写作的这种习惯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不搞文学的话会觉得无所事事。我觉得最幸福的过程就是写作的那段时间,那是过得最有意思、最充实的一个过程。我每写完一部长篇就要调整一段时间,在调整的过程当中我会觉得身心憔悴,过得非常失落,心里一点底儿都没有,因为jīng神支柱不在这里。可以说,写作的时候jīng神上是幸福的,身体上是痛苦的,在痛苦和幸福之间煎熬着。
李:也许你写了一辈子,塑造了众多人物,就只有石光荣最jīng彩?
石:我想不会。石光荣只是某个时代的一个代表人物,也许过五六年,我还有别的人物去取代他。作为一个作家,一辈子做成一件事,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我会遵循文学的创作规律,扎扎实实去写,但最后能达到一个什么程度的影响力,则包含许多左右的因素。
李:你是军人,军人的情怀会不会永远渗透到你的作品当中?
石:肯定永远会有的。父母这方面就不说了,自己16岁到部队,一直到1997年离开。9年后又回到了部队,其间一直在用这个情结支撑着自己,包括气质、人文关怀和情感的东西。虽然我不穿着军装,但时时刻刻骨子里自然、不自然地注入在创作过程当中。现在回过头统计,我的作品跟军人沾亲带故、有瓜葛的占60%多。我想这点在我一生当中是避不开的。
李:你是手写还是用电脑写作?
石:手写。我觉得写小说讲究一个营造的氛围,铺一叠稿纸,放一杯茶,点一支烟,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的时候,你就像一个农民面对着自己芬芳的土地在耕耘。我在电脑前一坐,自然不自然地有种焦灼感,电脑开着,屏幕一闪一闪的,要是不写的话,觉得那是làng费,在扼杀生命。我做过对比,用电脑写出的小说跟我手写的小说,感觉不一样。用手写出来的东西看着很水灵,很鲜活;电脑写出的东西很规正,缺乏那种有生命力的东西,缺乏人气儿,后来我就拒绝了。
李:到目前为止,你的获奖作品不多。
石:写作太具目的性就束缚你的手脚,最后这个小说肯定写不好。另外文学本身是很纯粹的,它愉悦自己,然后也愉悦别人。我想自己尽量追求这种纯净的东西。
第63章 从激情到悲情
以《激情燃烧的岁月》而享誉文坛的作家石钟山,近日又出版了他的新作《大院子女》。小说虽然仍以军人生活为主题,但两代人的命运已是大不相同。不同的历史造就了不同的人生。上辈人的激情已经燃烧殆尽,下辈人在动dàng的社会生活中充满了更多的悲情。记者就这部新书的创作和感受采访了作家石钟山先生。
赵:请向读者介绍一下新书的主要内容。
石:这部小说写了一群部队大院的子女高中毕业走向社会后的成长历程和情感、事业,以及他们所肩负的历史和道德等责任。故事从1975年开始,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时间来开始讲故事,是因为新时期变革即将开始,人们面临的困惑和迷茫、心灵经历等,是当代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部队大院的这群子女是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同龄人的,因为他们所受的文化教育和父辈的荣誉所带给他们的影响,使他们既单纯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