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菩提_林清玄【完结】(21)

2019-03-10  作者|标签:林清玄

  为他自己的转世写下了感想,后来清朝的诗人袁枚读到这个故事曾写下“书到今生读已迟”的名句,意思是说像huáng山谷这样的大文学家,诗书画三绝的人,并不是今生才开始读书的,前世已经读了很多书了。

  站在自己的三生石上

  huáng山谷体会了转世的道理,晚年参禅吃素,曾写过一首戒杀诗:

  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苦恼从他受,肥甘为我须;莫教阎老断,自揣看何如?

  苏轼和huáng山谷的故事说完了,很玄是吗?

  也不是那么玄的,有时候我们走在一条巷子里,突然看见有一家特别的熟悉;有时候我们遇见一个陌生人,却有说不出的亲切;有时候做了一个遥远的梦,梦景清晰如见;有时候一首诗、一个古人,感觉上竟像相识很久的知己;甚至有时候偏爱一种颜色、一种花香、一种声音,却完全说不出理由……

  人生,不就是这样偶然的吗?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三生石”上,只是忘了自己的旧jīng魂罢了。

  一九八六年一月十五日

  同样的一个人,心中有爱就点石成金,失却了爱则huáng金也变成铅。

  金箭与铅箭

  希腊神话里,爱神丘比特身上背了两支箭,一支金箭,一支铅箭,传说被金箭she中的人就会滋生爱苗,情爱如痴;被铅箭she中的人就反目成仇,恨之入骨。

  一般人总是希望永远不要被铅箭she中,而且希望天天被金箭she中。可叹的是,丘比特总是双箭连发,当一个人为金箭沉迷的时候,第二支铅箭马上就she来了。

  但是人有所不知,金箭与铅箭不是背在丘比特身上,而是背负在我们自己心上。我们热爱一个人的时候,其心如金,闪闪生辉,所中之处鸟语花香,皆如chūn天;我们怨恨人的时候,其心如铅,灰败沉重,所到之地冰雪封冻,一如严冬。

  同一棵树,chūn天来的时候就发芽生长,冬天来了便落叶萧瑟。同样的一个人,心中有爱就点石成金,失去了爱则huáng金也变成铅。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背着金箭与铅箭。

  爱神,就是我们自己。

  爱神就是我们自己的意思,并不是说这世界除了我们就没有爱神,只是爱神是一个无形的东西,它是我们的环境和因缘,我们内心的金箭与铅箭是我们的“内缘”,我们外在的机遇就是我们的“外境”,而时间与空间的因素是我们的“助缘”。

  当我们的内缘与外境、助缘和谐的时候,我们就she出了金箭;可是当内缘、外境、助缘不和谐,甚至起冲突的时候,我们的铅箭就she出去了。

  我想,我们对一个人由爱生恨,有时是因我们自己产生了厌离之心,但大部分时间是由于那个对象背弃了我们,后一种情况比较严重,是我们自己用有毒的铅箭she中我们自己,我们的一念怨毒就是一支铅箭,我们天天怨毒就天天中箭。

  我认识一些人,他们在爱情里受伤,经过了数十年还满腹的怨恨,这些人心中所she出的铅箭怕是早已塞满天地之间了。

  如何把铅箭拔掉才是更重要的吧!

  梨花的两种面目

  人不只背负着金箭和铅箭,人心还能发she更多的东西。日本近代的禅学大师铃木大拙称之为“渴爱”,并且认为一切都是由渴爱来的,他说:

  渴爱要看,于是便有了眼睛;渴爱要听,于是便有了耳朵;渴爱要跳,于是便有了麋鹿、羚羊、兔子,以及其它会跳的动物;渴爱要飞,于是便有了各式各样的鸟;渴爱要游,于是凡有水的地方便有了鱼;渴爱要开花,于是便有了种种不同的花卉;渴爱要发光,于是便有了星星;渴爱要有天体运行的场合,于是便有了天文学上所说的种种现象;如此等等,举不胜举。渴爱是宇宙创造者。

  因此,“渴爱”先于我们,因为有渴爱,所以我们才有种种的形体,种种的行为,种种的表现。我们先爱了,才产生了善意、关怀、牺牲、有舍、付出,甚至为了所爱,不惜生命;也因为我们先有恨,才有仇恨、嗔毒、抛弃、伤害、毁灭、自私,甚至为了仇恨,消灭自己。

  渴爱与外在的对应也是非常重要,我们如果只有金箭和铅箭,而没有弓,以及拉弓的力,不管什么箭都she不出去。我有一个朋友,他家的院子里有一株梨树,每年都会盛开洁白得几近于无染的梨花,有一天他告诉我:“每天抬头看到窗外的梨花落了一地,

  心里真是感到凄凉,在这个世界上,再好的东西也要凋谢和败坏的吧!我们是多么无能,竟然不能保留一朵梨花,让它永远开在树上。”

  我看着朋友的信,想到他倚窗独坐的寂寞的影子,不禁也感受到他的忧伤,好像我亲见了他窗外落了一地梨花。

  朋友正遭逢一次婚姻与爱情的巨变,心情灰败到极点,这个时候,不要说是梨花,就是节庆的烟火,快乐的颂歌,明朗的阳光,在他的眼中都是忧伤的。

  我想到他以前的另一封来信:“我真是爱极了院子里这棵梨花,搬到这里选中这个房子,有一大半是因为这棵梨树。早晨醒来站在窗前看梨花落了一地,实在美丽非凡,今天还看到梨树的枝桠间正冒着新芽哩!”

  这封信是他结婚不久,刚搬新家时写的,朋友可能早已忘了他曾经以如此美丽的角度去看梨花,两相对照,我们可以体会到,梨花还是同一株梨花,只因看的人心情不同也就有了差别。

  最后,梨树被朋友砍倒,因为他要搬家了,他说:“我砍倒了梨树,因为我不希望别人拥有它,我要让它永远只活在我的记忆里。”

  那棵梨树何辜呢?

  可见渴爱所发出的力量有多么qiáng大了!

  也可见渴爱与形体有深刻的对应,我们作为人一天,就一天不能去除所有的渴爱,但是,如果我们用对应的转化,可以把不善的渴爱变成善的渴爱。

  心常欢喜、离垢、发光……

  铃木大拙另有一段极为优美的文字,谈到渴爱的本质与对应,因为太优美了,我忍不住抄录在这里:

  在一只猫追逐一只老鼠的时候,在一条蛇吞食一只青蛙的时候,在一条狗凶猛地向树上的一只松鼠大吠的时候,在一头猪在污泥中哼叫的时候,在一条鱼悠游自在地在水里游动的时候,在波涛汹涌地在怒海上面奔跃的时候,难道我们不在这当中感到我们本身的“渴爱”表现着某些变化无尽的形态吗?星星在晴朗的秋夜发着闪闪的光芒,沉思般地眨着眼睛;莲花在夏日的清晨开放着,甚至在太阳尚未升起之前就展开了它的花瓣;chūn天来到的时候,所有一切的树木都从漫长的冬眠之中醒来,争先恐后地爆出新生的绿叶——难道我们不是也能看出我们人类的“渴爱”在这当中展露它一部分特质吗?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了人可以通过修行走向清净的道路,知道了生命的悦乐或爱痛的源泉是我们自己,同时也知道了菩萨之道实是心之所发。

  可是,作为一个菩萨,投生到娑婆世界仍然是形象的凡夫,若投生到地狱恶道,也要和地狱众生同受诸种大苦。不同的是,在对应的时候,凡夫感受到无法超越的苦,随苦而转,菩萨虽也处于苦境,却能不沉溺于苦,不为苦所缠缚,甚至以苦为乐——就是他身上纵使被铅箭所she满,但他不因此生恨,由他自己心里she出去的全是金箭。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1/4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