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美是清欢_林清玄【完结】(36)

2019-03-10  作者|标签:林清玄

  由于流逝的岁月,似我非我;未来的日子,也似我非我,只有善待每一个今朝,尽其在我珍惜的每一个因缘,并且深化、转化、净化自己的生命。

  七 憨山大师觉悟到“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的时候,是二十九岁。想来惭愧,二十九岁的时候我在报馆里当主笔,旋岚乱动,江河散流,竟完全没有过觉悟的念头。

  现在懂了一点点佛法、体验一些些无常、关照一丝丝缘起,才知道要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是多么艰难。幸好,选到了一双叫“菩萨道”的鞋子,对路上的荆棘、坑dòng,也能坦然微笑地迈步了。

  记得胡适先生在四十岁时,曾在照片上自题“做了过河卒子,只好拼命向前”,我把它改动一下“看见彼岸消息,继续拼命向前”,来作为自己四十岁的自勉。

  但愿所有的朋友,也能一起前行,在生命的流逝、在因缘的变换中,都能无畏,做不受惑的人。

  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用惭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看世界

  陆 温柔半两,从容一生

  寻找幸运草 在弟弟乡下的花园,酢浆草花开得正盛。小小的紫花像泼墨,渲染在高大的红玫瑰丛下,有一点像紫色的流云。

  我忍不住蹲下来欣赏,挺直而花瓣分明的玫瑰显得优雅而庄严,所以人们把它用来作为献给爱情的花。柔软而花姿抽象的酢浆草花是那么自在而随兴,所以它不是为奉献而存在,是给细腻的人印心的。

  正在出神的时候,弟弟两个可爱的孩子跑来依偎我,问我说:“阿伯,你在找什么?”

  我揽着两个孩子说:“阿伯正在寻找幸运草。”

  “什么是幸运草呢?”

  我拔起一株连根的酢浆草,教孩子仔细看,我说:“你们看,这酢浆草的叶子是三片的,传说如果找到一株四个叶片的酢浆草,叫作‘幸运草’,那时就会很幸运,愿望就会成真噢。”

  “哇!太棒了,我们也要找幸运草。”

  两个孩子很快地钻入花丛中,在玫瑰花与红合欢下搜寻。

  孩子们热切的举动,使我莞尔。想到我第一次听到“幸运草”的传说,也是在八九岁的年纪。从那个时候起,我只要看到酢浆草,就会忍不住蹲下来,看看能不能找到幸运草,以使我的愿望实现。

  一直到我长大了,还改不了寻找幸运草的习惯。有一天,我在一条河岸边找累了,躺在护岸上看着天空,才猛然想到:“我的愿望是什么呢?万一找到幸运草,我怎么样许愿呢?”

  当时我是一个少年,愿望非常单纯,像童话一样。如果只能许三个愿望,第一个是成为好作家,写出生命中美好的情景;二是离开小小的故乡,去探访远大的世界;三是找到一位身心灵完全相契的伴侣,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可惜,我一直没有找到幸运草,因此愿望一直得不到许诺。虽然我也写作,企图去触及更美好的情景;我也离开了故乡,带着很深的思念;慢慢地,我也发现了,在广辽的人间,要找到身心灵完全相契的人,是多么渺茫,就好像在草原的酢浆草中找到一株幸运草。

  在广辽的人间要找到身心灵完全相契的人是多么渺茫

  我从来没有找到过幸运草,那株幸运草就更深地埋入了我的心里。

  “阿伯!”两个满头大汗的孩子把我从冥想中叫唤出来,“整个花园,都找不到幸运草。”他们的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

  “没关系的,阿伯从小到大都在找,也没有找到过幸运草呢!说不定有一天你们会找到。”我安慰孩子们,接着说,“阿伯给你们比幸运草更棒的东西。”

  “是什么?”

  我从口袋里掏出两个十元硬币,一人赏一个:“是不是比幸运草更棒?”孩子们开心地笑了,欢天喜地地走了。

  这世间,真的有人找到过幸运草吗?到了中年我越来越生起疑情,但那疑情也日渐明晰了起来。

  也许,“世上根本没有幸运草”——这是疑情的部分。

  也许,“幸运草根本不在草里”——这是日渐明晰的部分。

  幸运草多出来的一片,确实不在草里,而在我们的心中。只要我们的心够宽广坚持,只要我们的情够细腻温柔,只要我们的爱够深刻美好,只要我们一直保有喜悦自由的生命姿势,我们的心就会长出一株美丽的,四个叶片宛然的幸运草。

  当我们的心比一般人多了一片,在平凡的酢浆草叶中,必然也会观见幸运草的实相。

  相契的草一旦宛然,相契的人不也宛然了吗?

  温柔半两 读到无际大师的“心药方”,说到不管是齐家、治国、学道、修身,必须先服十味妙药,才能成就。哪十味妙药呢?他说:

  “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yīn骘全用,方便不拘多少。”这十味妙药要怎么吃呢?他又说:“此药用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于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波罗蜜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送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瘥。”

  这无际大师的心药方真是令人莞尔,细细品味而受教无穷。无际大师是谁我并不知道,我也不想去知道,觉得知道了他的身份反而会拘限了他。猜想他是某朝代的高僧之一,深解所有的病都是从心而起,一日灵感大发,而写下了这帖药方。

  “心药方”是用白话写成,不难理解其意,在此必须解释的是“六波罗蜜”,波罗蜜是行菩萨道之谓,行法有六种:一布施、二持戒、三忍rǔ、四jīng进、五禅定、六智慧。菩萨用这六种方法度人过生死海到涅槃彼岸。“菩提子”则是菩提树的种子,可做念珠,大小如莲子,做抽象解释时,“菩提”是“觉悟”的意思。

  我想,不论是否佛教徒,每天能三服这帖心药,不仅能使身心安乐,也能无愧于天地;假如每天吃三四味,也就能去病延年;要是万万不可能,一天吃一口“温柔半两”,可能也足以消灾少祸了。

  这一帖心药虽仅有十味,味味全是明心见性,充满了智慧。因为在佛家而言,人身体所有的病痛全是由心病而来。佛陀释迦牟尼将心病归属于贪嗔痴三种,只有在一个人除去贪、嗔、痴三病时,才能有一个明净的jīng神世界,也才会身心悦乐,没有挂碍,没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因此所有佛书的入门就是一部心经,所有成佛的最高境界,靠的也是心。

  佛经中对心的探求与沉思历历可见,释尊曾经这样开示:“心作天,心作人,心作鬼神,畜生地狱,皆心所为也。”(《般泥洹经》)又说:“能伏心为道者,其力最多。吾与心斗,其劫无数,今乃得佛,独步三界,皆心所为。”(《五苦章句经》)对于为善的人,心是甘露法;对于为恶的人,心是万毒根;因此医病当从内心医起,救人当从内心救起。

  例如佛祖在《楞严经》里说:“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翻成白话是:“灯能显出东西不是灯能看见东西,而是眼睛借灯看见了东西;眼睛看见了东西,并不是眼睛在看,而是心借眼睛显发了见性。”那么我们可以说一个人不明事理,不是事理有病,不是眼睛有病,而是内心有病,只要治好了真心,眼睛也可以分辨,事理也得到了澄清。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36/4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