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慈光(重生) 作者:吾心大悦(五)【完结】(15)
真能进英烈祠,那才叫“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祖坟冒青烟都不算什么了,被文人压了千百年,甚至被百姓看不起的武人们彻彻底底翻身了。卫终说的不错,果然是百年不遇的大喜事,上到大将军,下至厢军兵勇,个个喜笑颜开,笑得下巴脱臼的也不少。
……
人x_ing呢,还真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武将心里对楚王感激不尽,可又有点看不起楚王。只觉得楚王不过如此,不仅怕惹众怒不敢动潜规则,还得给他们好处,收拢军心,才能巩固地位。
当然也有人觉得这是个饵,天下最大最甜的饵,若是吞下,少不得被楚王这个渔翁吊住,剥皮抽筋,吞吃入腹。可饵实在太香,面对大诱惑不动心的,毕竟少数。
……
武将比过年还开心,而文官则个个如丧考妣。
千百年来,文强武弱是传统,别是和平时期,武将获取功勋的渠道少,文官用治理国家取得功绩,再加上皇帝为了皇权稳定,削弱武将免得出现兵祸危及自身,很自然形成了文强武弱的格局。
现在,这格局就要被打破啦。
文官要没地位啦……怎么行呢?
绝壁不能建什么英烈祠。
可武将不干啦,凭啥不能建英烈祠?开国建朝,盛世太平,也是我们武将拼死才能出现的好么?凭什么一和平,我们就没地位了?必须得支持楚王,修建英烈祠。
……
不提即将发生的文武大矛盾,只讲卫终这边。
卫终打好腹稿,怀揣一本奏本并一份草图,入宫面见德光帝。
德光帝对卫终一直比较尊重,因他是先皇的人。先帝身边的小猫小狗都是尊贵的,这是孝道。德光帝从不敢因卫终的内侍出身而轻慢,又因他是帮九弟办事,便立即宣召了。
要说卫终,浑身上下最大的优点便是会察言观色的眼睛和那张能说会道的嘴。沐慈对任何人都没偏见,因为“人无所谓精明还是愚笨,只要用对地方便是最合适。”所以沐慈对卫终是物尽其用,和宫里德光帝联络沟通,便会派他过来。
虽说卫终这嘴没办法哄住沐慈,但哄个德光帝还是手到擒来的。毕竟他以前伺候天授帝都能如鱼得水。
卫终很有技巧,把楚王奏本上的意思解释了一遍,又摸清了楚王爱做实事不贪虚名的淡泊x_ing子,还有把功劳推给皇帝的意思,便大着胆子说:“陛下,若由您颁发圣谕,建英烈祠,定下每年五月初一为国祭日,祭奠壮士英魂,便会让天下五十万禁军,百万厢勇归心。届时,天下归心,将士用命,何愁盛世不延续,万世不太平?”
“这个……”德光帝很不好意思,这是九弟的建议啊……
“前朝大周便是因兵士将领长期在外,只知有将命不知有君恩,才有割据之祸,烽烟四起,国土五裂。若陛下修建英烈祠,则可让天下兵丁将士只知有君,有国,便永无兵祸之患。”卫终道。
德光帝一想,倒抽口凉气——的确,若他同意筹建英烈祠,代天祭祀,那武将为着入英烈祠享万世清名必会收敛许多,不会有不臣之心。
卫终看德光帝有些心动,便再接再厉道:“陛下,将来万众归心,您剑锋所指,就是我大幸铁蹄踏破之处,荡平四夷,威服宇内,开疆拓土,泰山封禅,青史盛赞,万岁万岁万万岁……”
卫终一激动,把自己都说服了,感动了,五体投地趴伏在地上……
德光帝被这一通龙P拍得通体舒泰,也有些小激动,仿佛美丽的前景就在眼前。因为每个皇帝都有一个“开疆拓土,开创盛世”的明君梦,可以名垂青史,万世称颂。
不过德光帝还是清醒的,他刚得了九弟送回宫的半个内库,拿人手短……这会儿,难道能贪墨楚王的功劳吗?
德光帝便道:“这是九弟的建议,该由九弟……”
“陛下……”卫终赶紧打断,开玩笑,德光帝身边跟筛子一样,说的话马上就会传出去。若叫德光帝说出什么——让九弟颁布命令,得军心之类。
这是赤果果诛心之言啊!
楚王就算没这心思,也不知会被外界传成什么样。
卫终飞快说:“殿下言道:国家大事须得交由陛下定夺,便只命我将奏折呈交御览。”点名楚王安守臣子本分,交的是奏本,非是直接下令。虽然最终,楚王必会达到目的,因为建英烈祠,好处的确多。
德光帝很敏感,紧张问:“九弟真这么说?”
卫终紧张起来,生怕说错一个字让德光帝误解,便字斟句酌道:“陛下,识人之明在于‘听其言并观其行’,殿下所作所为如何?他是什么样的人?陛下您一定是最了解的了。”
德光帝想了想,便点头:“九弟心怀天下,大局大义,从无私心,朕自然是知道的。”
卫终其实是天授帝留给九弟的人,如今带着九弟的奏章来找他谈事。这说明——九弟真心让他这个皇帝下令修建英烈祠,国祭日,由皇帝祭祀英烈……提升的是整个禁军对朝廷,对皇帝的忠诚度,而非对九弟个人。
——这是把收拢军心的机会送给他啊。
九弟对他是真好。
卫终观德光帝神色便放下心,趁机道:“陛下,殿下建议修英烈祠,定国祭日,是一件影响千秋万代的国家大事。微臣说句诛心之言,这也是一件极难的事,殿下身体弱,只怕受不住惊扰烦忧,是以这事虽是殿下提议,却更需要陛下您这位可靠的兄长分劳解忧,才能将事情办好。”
卫终说得话实在太有水平了,德光帝觉得浑身无一处不熨帖。
这件事也的确很难,因为从未有过这种先例。再者,抬高了武官,只怕文臣有异议,压力会很大很大……甚至可能面对整个大幸千万读书人的怒火。
这事九弟想做,却真不能让他出头。
那么,我要不要做呢?
德光帝x_ing格端方忠厚,这样的人对人对事不会激进,其实也是临事犹豫,不能决断。
卫终有些着急,因为楚王已经表态,说这件事必定是要成功的。卫终做了天授帝多年心腹第一人不是白给的——德光帝的心思比先皇好猜多了。
卫终两片嘴皮子一碰,以退为进:“殿下也心疼陛下国事繁重,这么些日子瘦了好多,当真不容易,便言道:若事有不成,也不强求,只怕是时机未到。”
立即让德光帝感到羞愧,觉得自己没本事让九弟顺心,没能力护着九弟。
德光帝的天平倾斜,拍板道:“这事便交给朕,建成英烈祠,也是于国于民有利的事。”
不管九弟提议的是什么,必然是对国家,对百姓有利的事。
至于文臣的怒火……德光帝有些发憷明天的早朝,还不一定是什么情况啊?不行,得先叫人把大殿上的柱子都用软布包一包,殿前广场大树的横枝桠都要先锯了……
他转念一想,又甘之如饴了。文臣烦自己也好,不会去烦九弟。自己是兄长,就应该顶在前面,给九弟撑起一片天来。
第257章 潜规则·抗议
卫终事情办得的确漂亮,不仅对德光帝陈明厉害,把好处名声让了大部分给皇帝,更是极大满足了这位“弟控”想要照顾好弟弟的心理。所以很顺利让德光帝主动把这事给揽过去了。
当然,卫终也不是很担心皇帝办这事会有太多波折。卫终是看着沐慈崛起的,对他的心智手段那是相当佩服啊,知道沐慈必有后招在等。
正事说完,沐惗就关心问:“九弟身体如何了?余毒可清了?还是和以前一样胃口小吗?有没有多吃些东西?他可太瘦了,叫人担心那……”
卫终感觉到浓浓的关心意味,多了几分真心实意一一回答:“殿下身体并无大碍,余毒已经清了。殿下虽瘦,精神却很不错,胃口也好了许多,药膳也肯吃一点了。”主要是乐镜医术好会调理,做的药膳也比崔院使好吃一点。
德光帝大感欣慰:“我只盼着九弟把身体养好些,从此平安。”又婉转问,“朕听说九弟只选退伍禁军入府伺候,都是些粗手粗脚的汉子……楚王府里看着还整洁么?”
卫终笑道:“陛下勿忧,退伍禁军多是整户被聘,浆洗缝补的婆姨、小娘子都不缺的。”
德光帝点头,他不过没话找话白问一句,想问的却是其他事,略犹豫一下才问:“听说九弟最近在查阅禁军发饷的宗卷,如今却忽然请建英烈祠……这有些突然,九弟还说了什么没有?”
别误会,德光帝没放人探查沐慈日常行事,只是取兵部、户部宗卷得他点头的。再加上有他母亲谢太妃天天“喊吃饭”,小老婆谢贤妃经常“吹枕头风”,于是,德光帝便知道九弟打算动禁军潜规则。
德光帝知道自家九弟大公无私,一旦决定八匹马都拉不回,有些不放心便问一问卫终——自家九弟是不是真要和整个禁军系统为敌?
他绝对只是关心,打算劝一劝,劝不住就一定要帮九弟顶一顶雷的——他得保护好自己的九弟。
可卫终不知道楚王的打算啊,只含糊道:“殿下并没说什么,臣看着不像是坏事,大胆揣测,许是殿下仁善,见禁军生活困顿,动了隐恻之心,想要抬高禁军地位,增发饷银也未可知。”
这话说出去,其他人相信不相信不知道,反正卫终自己是相信了的,小眼神那叫一个真诚啊。
德光帝:“……”
……
德光帝和楚王达成默契,就将楚王奏本提交朝会决议。因楚王病假没上朝,就由卫终代为解说修英烈祠,定国祭日的意义。
朝会上,一石激起千层浪,自古以来只有文人武将有从龙之功,或封阁拜相才有机会死后得享太庙被皇帝祭祀,青史留名的。
且武将能享这荣誉的少,功劳稍大点就有功高震主的嫌疑,能达到供奉太庙的档次……显然下场不会太美妙。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