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梳记下了。”
奶娘管理内务是一把好手,却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但她不会多过问自己在外行事,只抓紧饮食作息,在闲云阁内为自己撑起一片天。
慢慢喝着鱼汤,激动的心情平复了些。祝姐姐金榜题名后圣上并没有升她的品级,却宣布了一道旨意:以世孙忠义仁厚,文武双全,祝家后继有人的名义,恢复了祝府忠烈侯的爵位。
这宛如一块大石投入平静无波的湖面。先帝惩罚忠烈伯的内情早已成为禁忌,当年的老臣三缄其口,年青的官员们更是一问三不知。眼下皇帝宣布这道旨意,没有明说忠烈伯是冤枉的,但恢复爵位的理由又实在靠不住。难免有不孝,忤逆先父之嫌。
相比之下,另一道圣旨就没那么显眼了。命令京县、畿县、望县及紧县城镇由官府出资开设女学,其余上县如能做到,考评加分。富人捐献银两,也皆登记在册,各有表彰。有小道消息说,是杨孝和,钱朝先一同向皇帝进言。“女子无才便是德”早已过时,高山景行的妇人才能教导出德才兼备的儿女。
朝中“清流”一派对两位大儒很是敬重,其余官员也无意因此事与杨家做对。
转天,下起了细雨。仿佛千万条银丝线一般,飘扬在- shi -润的空气中,像炊房烟囱冒出的烟雾,佳人衣裙笼罩着的薄纱。最终同往年的落花一并化入泥土,滋润了刚探出头的青草,和柳树枝头的嫩芽。如诗如画,珍珠碎玉一般,点缀了闺中女儿的青砖绿瓦。
沈云梳轻轻推开窗,她喜欢听春雨的声音。轻灵却不娇弱,像百灵鸟歌声的伴奏。落到桃花瓣上,落在房檐上。
一片烟雨朦胧中,不知怎地,又想起了那个明明没分别多久的人。
雨停后,兄姐一同来闲云阁看望。
“梳儿,看起来你倒比我这个刚上任的新官还忙。”打趣的话语未落,二人看到一名侍女跪在地上,泪水涟涟。沈云逸不悦地看了一眼,转头温言问道:“小妹,怎么回事?”
“不知大哥可听说了幽州一案?” 沈云逸一怔。“略有耳闻。怎么,这个婢女......?”
当年幽州刺史被告贪污受贿、鱼肉百姓、以权谋私等十余条罪状。刚继位不久的新皇大怒,以雷厉风行的手段将他处斩。另有二十余人牵涉其中,也的确为朝廷扫除了不少蛀虫。
然而,就在今岁科举放榜后不久,突然犯案了。不知是哪位心腹在皇帝耳边说了些什么,天子宣布其中七人无罪,官复原职,还赐下金银绫罗作为补偿。
无论是世家子弟,还是黎民百姓,对此举都是一片赞誉。从古至今,皇帝出言对的就是对的,错的也是对的,当今天子相比之下就十分令人敬佩了。
据说,顾栖梧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敏安公主无意中的一句话:“为君者,当为天下表率”。他曾感概,长女比当初的自己还灵慧三分。
“她父亲是冤枉的......”沈云梳话只说了一半。清莲,不,现在该叫袁文芝了。父亲沉冤昭雪,却因一路颠簸过早地显出饱经风霜的老态。年仅六岁的幼弟,更是活活病死在边疆。
家破人亡的伤痛,岂是赐下的金银能挽回的。
沈云逸多少预料到了这样的答案,跟着叹了口气。
“清莲,我说了。你父亲官复原职,你还是袁府闺秀,刺史千金。”沈云梳当着他们二人的面说,“卖身契我撕了。无论你决定留下还是回去,都是自由身。”
其实按她的想法,肯定是让袁文芝回去。然而这世上并非所有父亲都像沈侍郎一般仁厚;要是清莲的父亲嫌弃这个当过奴婢的女儿丢人,该如何呢?
清莲的泪止住了。感激与愧疚在她眼中交融,最终俱化为了坚定。
她刚刚看到了那一幕。白纸黑字,碎片如雪花般飘落在地,被小丫鬟清理出去,仿佛这段卑微的经历不复存在。
“多谢姑娘。奴婢收拾收拾东西,翌日就出府。”
幼弟早夭,爹爹经历这么一场大变,身子也定然不如之前。这种时候,做独女的怎能不陪伴在身边呢?
然而念起这些年月,看似平常的日子里,姑娘对她们的关怀,好似涓涓细流,温暖了每个人的心。
其实就算是为奴为婢,也没有那么下贱不是吗?
第61章
清莲行礼退下,动作仍像往常那般恭敬而谦卑。
“小妹, 今日我方明白何为以宽服民, 不令而信。”
沈云梳失笑:“这些我可是跟大哥学来的。”
“大哥真的不是在变着法子夸自己吗?”沈云华眨了眨眼, “前些天才说了你们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话, 今天又互相吹捧起来。”
沈云逸无奈一笑。“谁不知道梳儿从小最亲近你,你这么说, 她该不高兴了。”
“谁说的。”沈云梳撇了撇嘴,满眼笑意地看着自家长姐。“无论阿姐跟我像不像, 都是我最亲近的人。”
“你们两个啊。”沈云逸摇摇头。
三人都很会为别人着想, 言语坦诚的同时也让人听着舒服。
“梳儿,往后那位姑娘也是官宦人家的女儿, 她父亲只比中书侍郎低半级。对待她的态度, 你可要把握好。”
沈云梳笑着应下,随即开口道:“不知大哥可知道我们前些日子在做的事?”
沈云逸明显知晓她指的是什么。“街头巷尾的议论, 净尘山庄的收容,甚至著书立说.....这几天拾墨都跟我讲了。”他愧疚地叹了口气。“自家妹妹出书, 还是在初墨阁那般严苛的地方,我这个当兄长的竟是最后一个知道。”
他听说, 钱老对小妹很是看重。想到圣上下的那道关于女学的旨意,大概东陵这些人也参与其中;想想有些好笑, 这不就跟朝廷中的党派一样吗?还打探到其中一个年纪稍小的姑娘, 正是杨孝和的嫡亲孙女。
“大哥何必如此。”沈云梳听他这么一说倒不好意思起来。“怪我没跟您说——哥哥备考时, 我等怎敢用闲事烦扰。从今以后我们出门,说是当朝探花的妹妹, 脸上也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