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杀GL 作者:楠安【完结】(5)

2019-03-23  作者|标签:楠安 宫廷侯爵 乔装改扮 天作之合 励志人生

  它是众生是所在,是人间,亦是地狱。

  摇头。

  又过了些日子,先生突然说他要走了。

  往时他走却是从来不说的。

  子桑问他,你可又要去讨食么。

  先生说,他不讨了,他讨来没甚用。

  先生说,我偏爱好些风头上的事儿,所以才巴巴地跑着来做了几年你的先生。

  往时久了,或许国史里便添再为我添上一笔,我或许就是二代帝师了。

  娘亲早便说过,青阳的学问是极好的,不过他说的书本以外的闲碎话,你只听听就好,不必妄加揣意。

  子桑也就没把这些她听不懂的话记下来。

  只是先生,你何时回来。

  先生说,这次我是要真走了。

  不回来了?

  不回了。

  你那些洞可怎么办?

  让回给那些山妖儿好了。

  先生说,那些个洞啊,地盘儿啊,都是他与山妖儿小仙儿们大战了三百回合抢得的。

  胡说。

  娘亲如此评判,还特地和先生正色商议,让以后不要说这些荒谬的话。

  这次是真不回了,先生身上背着个包,衣衫上几个口子也没补上,模样很是寒碜,不过胡子仍是白而飘逸。

  先生说,我再考考你。

  子桑听他真再也不回来,一点头,泪珠子不巴哒巴哒地往下掉。

  他就喜欢听着先生胡说,先生走了,就再也没人给他讲那些妖儿啊,洞儿的事。

  先生问你还记得这几日抄的什么书么?

  那书还在案头,子桑自是记得,她打小习字看文,对书文上的事情,倒是记得牢靠。

  抄的是家国篇。

  全书有十三卷之多,子桑每日都抄一会,连着三年,抄了五遍。

  何为家?

  子桑怔了一番,这篇章她都是记得的,并未有说过这事,她摇了摇头,先生又是戏耍她。

  先生,家国篇里可是没这等释义。只说诸侯有国,大夫有家,有国有家,天下衡之。

  先生说,世上之事,书中没有的大抵多了,总不能事事都翻阅书典。

  子桑反问,那先生说何为家?

  先生:“你自考量。”

  果然。

  先生不答反又问,何为国。

  这个难不倒子桑。

  南凉国是国,北昌国也是国,西陵国,东池国都是国以界为线,城邑为守,一方疆土一方国。

  为何长州城不叫长州国?

  先生今日问的问题可都不是书里边能一下子找到说法的,子桑面上的泪早干了,一心只想着搜巡答案,还特地去翻书。

  先生抚须。

  地之所载,天命所归,心之所向,众望所在,地大物博,民乐而安生,此为国,天子掌国,以众生为本。

  切记王之道义,天下人福扯所系,王之身,公器也,当以万民心义为先,先国后家。

  先生,你说太多了。

  子桑知这些书里都是未曾有的,提笔记下,抬首时,先生一身脏兮兮的布缕在风中丝丝曳曳。

  先生,先生。

  子桑追出去,刚出了小院,便有僧尼告诫她,佛门静地,不可喧哗。

  不过她哭时,僧尼却又不阻止她了。

  圆和从师父那里回来时,子桑才哭第二回 刚止住。

  见了圆和。

  子桑便忍不住又开始哭第三回 ,一边哭,一边把先生这次并非出去讨食,而是再不回来的事儿讲给圆和听。

  圆和说,先生不在了还有我陪你呢。

  圆和说,我肯定不会离开你。

  这不一样,子桑哭得更厉害了些。

  她知道圆和可不说书,也不会讲故事,圆和连经文都还看不全。

  更何况,圆和除了吃和睡,其它的都是不知道啊。

  以后许多事,她便不知道找谁问去了,何况,她把空桐可能会来接她的秘密告诉给了先生。

  结果先生就这般带着他的秘密跑了。

  也不知道他会去到哪里呢。

  子桑再把先生不回来的事告诉了娘亲,前边儿哭了三回,这回虽也是伤心,却再也挤不出多余的泪来。

  圆和挨打时,她哭了一回。

  主持说,泪珠儿,代表你与这个人的情份,若是再不相见时,掉的泪便代表你们缘分的重量。

  娘亲说,青阳本就是这般- xing -子,也罢,以后你便自己爱写写,爱看看,我当初也说了,你只不过一介女子,不必要通晓什么史文经论的。

  言罢,娘亲又叹了口气,伯良不知都读些什么,不知识得字文多少?

  作者有话要说:

  众生。

  本文关于佛谒,关于这些什么国史论,全为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第4章 阿弥陀佛

  子桑仍是照着时辰学书的。

  毕竟除了这等事情,她也再无别的事情可干。

  只是寺院里总也不时会有些新鲜事,抓着她的好奇心- xing -。

  听说寺院晨最近来了许多流民。

  流民和乞丐不一样的。

  史册里会提到流民,不常提到乞丐,乞丐通常是一两个,像先生那样,形单影只。

  若很多没饭吃的人聚集在了一起,那便叫流民,这些流民通常都是来自同一处地方,而且有着身份牌,有身份牌,没饭吃的,一群人才叫流民。

  子桑从那些书里边读到了学问中猜想,或许是哪里发了灾,或者是打了仗,这些人没了地方住,便四处寻找合适再度落户的地方罢。

  佛院开支都是府库负责,所以每有难民流至都先到寺院安顿,再官府出面妥理。

  仙盘山除了太国寺,领近的山头,还有一座僧院,正是当初改迁时建的,叫普陀寺。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67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