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就躺在那里,她的脸庞憔悴而干涩,她闭着眼,仿佛永远都醒不过来。
可是夏侯沛却奇异地安静下来。
她突然觉得,若是阿娘不在了,她何必独活,这个冷漠虚无的世界,她一刻都待不下去。
她在床前的坐榻上跪坐下来,看着太后没有一点声息的容颜,喉咙哽得发疼。
她坐在那里,不知过了多久,总算冷静下来。
阿娘不会愿意看到她这样的。她甚至还妄想用这天下绊住她。
夏侯沛垂下头,笑了笑,满是苦涩。
可是,她只想时时刻刻与她相伴,不论人间地狱。
太后枕下露出的一角蓝色,那精致的花边十分眼熟,夏侯沛不由自主地伸手将它取了出来。
这是一个佩囊,丝绸的布料,做工精细,样式大气,上面还用金缕别具心裁地绣了桃花。
夏侯沛的手从拿到这个佩囊起,就不住的轻颤,她咬紧了牙关,眼泪溢满她的眼眶。
这是她大婚之日派邓众连夜送入宫的佩囊,她在里面放了一缕她的发,只要阿娘拆开,就会明白她的心意。
那是大婚之夜,她想要结发相守的人却与她相距甚远。她忍了多年的爱意终于在那一夜放肆,她既想阿娘能打开那佩囊来看,又怕她会打开佩囊来看。
不知多少年过去了,它仍是从她手中递出去时的样子,没有一丝损坏。阿娘一直收着它,她一直将它视若珍宝,放在枕下。
在她以为,阿娘对她的爱避之不及的时候,她也同样地爱她。
夏侯沛双唇颤抖,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巨大的悲恸彻底攫住她的心头。她望向太后,太后仍在昏睡,她毫无意识地闭着眼睛,夏侯沛多想她能醒来,宠溺而温柔地唤她一声“重华”。
她捂住嘴,死死地忍住哽咽。
这个秘密,阿娘守了多少年,她不知道,可是她知道,这个秘密,永远不会有说破的一天。
她们的爱,深切而无望。
太后醒来,已是入夜,那时,夏侯沛已经走了。
那个佩囊被她放回到了原处。太后不会知道,她苦苦保守的秘密,已经不再是秘密。
阿祁走了进来。
“圣人来过了?”太后问道。
阿祁略一犹豫,摇了摇头:“不曾来过。”
几日前,太后对夏侯沛说了再也不想见她以后,夏侯沛便再未出现在她眼前。
太后点了点头,目中出现一抹怅惘。
只是,片刻,她的目光便被床前的坐榻吸引,那里有一处深深的凹陷下去,只有长久的跽坐,才会如此。
太后目不转睛地看着。
冬日的雪呼啸降落,整座皇宫都被淹没。
今年的冬日,格外冷,满宫上下,没有一人,能够轻松。
太后的身子,撑不住了。
太医知道,太后知道,皇帝也知道。
可是却没有一人提及。
魏会在越国的消息不断传来,可那已经不重要了。稻草终归是稻草,救不了频临溺亡的人。在沙漠之中看到的绿洲,也多半是催人死亡的幻影。谁都阻止不了死亡的来临。
夏侯沛取出那一瓶“磐石”,她深深地凝视,那是她最终的归处。
地下那么冷,阿娘本就畏寒,她怎么放心让她一人去。
长秋宫的宫人来了,这一回,她没有仓皇惊怕,她镇定地与夏侯沛道:“圣人,太后请您过去。”
夏侯沛道了一声:“知道了。”将那白色的瓷瓶放回暗格。
传位与先帝十一子燕王的诏书已然写好,一并封存在暗格之中。
人,一旦看透了世事,便再没有什么能牵绊住她。她这一生所求,都已得到了。
夏侯沛走到长秋宫。
太后躺在榻上,她老了许多,已虚弱到连开口都困难。
夏侯沛却知道,她仍然是那个心性坚定,从容不迫,纵然泰山崩于眼前,都能面不改色的女子。
她弯下身,依偎在她身旁:“阿娘,我来了。”
太后转过头来看她,她张了张口,艰难地说出几字:“你还记得答应过我什么?”
夏侯沛垂眸。
太后闭上了眼:“你可是想……让我不能,瞑目?”
只一句话,让夏侯沛溃不成军,她摇头,不要这样对我。
太后艰难地喘过一口气,她看着夏侯沛,目光变得无比柔和,她张口,声音低微。夏侯沛低下头去听。
“你答应过我的……你答应过我的……”
夏侯沛拼命地摇头。
太后的眼睛灰暗下去。
阿祁含着泪,哀求道:“圣人……没有多少时间了……”
这是她最后一个愿望,她从不曾要求过她什么,这是她最后一个愿望。
太后呼吸困难,她揪住夏侯沛的衣袖,用尽了全部的力气。
她做了多少准备,下了多少决心,皆拗不过太后一个眼神,夏侯沛泣不成声,她握住太后的手:“阿娘,我答应你,我答应你。”
手上的力道一点点松懈,太后终于放心,她撑了许久,就是为了这一句。
她看着夏侯沛,贪恋而不舍,她从未对她有过一句虚言,却在这最后几月对她说尽了谎话。
重华,我的重华……
这是她永远割舍不下的羁绊。
太后的手从夏侯沛手中垂落。
她闭上了眼,一滴泪,从她眼角滑落。
“阿娘……”夏侯沛轻声的,温柔的呼唤。
没有回应。
“阿娘……”她又唤了一声,更为轻柔,唯恐惊到了她。
可是,再没有人来回应她。
往日的情景一幕幕闪过。阿娘淡淡的笑容,阿娘轻柔的眼神,阿娘包容的拥抱,一切都还栩栩如生,夏侯沛几乎还能听到她在唤她重华,她还会淡淡的,漫不经心地瞥她一眼。
阿娘分明还在。她的眼睛,她的鼻子,她的嘴巴,都是如此生动鲜活。
她分明还在,她就在她的怀里。
可是为什么,她不应她一声。
夏侯沛紧紧地抱住太后的身体,拼命地寻找她存在的痕迹。可是,热度逐渐消散,她的身体,开始僵硬,耳边是宫人们的哀泣,一切都在残忍地告诉她,她真的已经失去她了,她失去了这个世界,她唯一拥有,唯一在乎的人。
从此以后,她只是一具行尸走肉的身躯,从此以后,她一无所有。
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从殿中传出。
“阿娘!”
她抱住太后的身体,哭得肝肠寸断,在这一刻,她的生命,被彻底地撕裂。
从此以后,她只是孤寂的一个人,所有的痛,所有的苦,所有的煎熬,都无处诉说。
她只是孤寂的一个人。
作者有话要说:
写得心力交瘁。
不是因为你们,而是因为这个结局。
一开始,写这篇文,就是定下这样一个结局,前文的布局,伏笔都是为这个结局。
可是,写到后面,我自己都开始排斥这个结果。
这就是结束了。
番外什么的,不定期更新。
现代篇什么的,还没想好。
最后,谢谢各位的支持。
第102章 番外:崔贞(一)
今日是秦王大婚之日。
除却出入宫闱颁赐的使者,与长秋宫中往来喜气的宫人,这一日与往常的每一日都没有丝毫差别。
送走最后一拨来贺的宫人,皇后静坐于檐下。
庭前绿竹猗猗,茂竹涛涛。
晚风轻拂,使人心境平和。
皇后微微抬首,望向远方四合暮色,她神色静谧,目光宁静,与平常无异。只是宫人们都知道,往常,她坐于此处,是有十二郎相伴的。
从十二郎初学会说话起,她们便常于此处席地而坐,皇后拥着十二郎,念一首赞誉品行高洁的诗,说几句浅显易懂的道理,每到这时,十二郎便仰头看着皇后,一双黑漆漆的大眼睛,专注而认真。
每日清晨皆如此,直到十二郎长大,入太学读书,方截然而止。
此后,这里就不再是皇后与十二郎一个教,一个学的地方。有时煮茶烹茗,有时抚琴吹笛,有时恬然相对,无一例外,殿下坐于此处,总有十二郎的身影相随。
皇后并不喜欢称夏侯沛为十二郎。
她们之间的纠葛并非一言两语说得明白。当年的事早已蒙尘,当年的人多已不在,现已说不清谁对谁错。
最初之时,皇后对夏侯沛警惕而戒备,纵使她只是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她亦不敢对她放松。
李氏是她设计而死,她的孩子是李氏所害,有此前提,她将夏侯沛养在身旁,无异于养虎为患。
皇后这般擅于提前将事算死的人,怎会将自己置于危难。
养大她,得一王爵,生活无忧,也就是了,至于其他,皇后从未替她想过。她只要她能安稳长大,长得平庸无能,无能到纵有一日,她发现当年之事,也无力报复与她。
她是这样想的,也知如此最为稳妥。
刚出生的孩子,软软的,带着点奶香,总是在睡,闭着小眼睛,一张软乎乎的小脸在襁褓中不知世事。
皇后偶尔会来看她,每次一见,便是说不出的复杂,仇人之子,却已成她之子,非但如此,她还顶替了属于小十二的排行,成了宫人们口中的十二郎。
皇后未曾心软,她做着该做的事,既不亲近,也不将疏离憎厌浮于表面。
然而,再是冷静自持的人,也总有情不自禁的时候。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十二郎在无声无息间在她的心中深深扎根,皇后甚至不知这个孩子是怎么做到的。
她的乖巧,她的孝顺,她的依恋,她毫无防备的笑容,她言听计从的温顺,她真诚到无法抗拒的温柔,时光真是能磨平一切,随着而她的长大,皇后越来越想不起,她曾对她的隔阂与忌惮。
她小小的身子站在她面前,仰着头,没有一点怀疑,没有半分心防的唤她阿娘,她的声音软软的,她答应一声,十二郎便笑起来,跌跌撞撞地跑上来,踮起脚尖,抓住她的手,笑得一脸乖巧可爱,阿娘,抱抱。
皇后终是心软,弯下身,抱起她。十二郎乖乖的靠着她,口中慢慢地,软软地说着,阿娘,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