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侯 作者:来自远方(四)【完结】(100)

2019-04-03  作者|标签:来自远方 穿越时空 宫廷侯爵 天之骄子

  借春饼拖延时间,庖人抓紧洗米下甑,嫌火候不够,专有一人在鬲旁添柴鼓风。

  掌事的庖人经验老道,家中三代侍奉平阳侯,经历大宴小宴无数,还是头一次这般手忙脚乱。从宴始到宴毕,厨下众人都是脚打后脑勺,累得满头大汗,少有能停下喘口气的时候。

  稻饭送上许久,家僮方来传话,言宴席已毕,命送上蜜水,庖人们终得以长舒口气。

  目送家僮提着食盒离开,众人瘫坐在屋内,一个看火的小僮没留神,差点被火苗燎到眉毛,是身边的庖人拉了一把,方才得以幸免。

  坐下没一会,门外又传来脚步声。

  众人本能绷紧神经,掌勺的庖人下意识拿起炒勺。

  两名家僮走到门前,见到这副架势,先是一愣,随后笑得前仰后合。

  笑够了,一名家僮道:“贵人命我等传话,宴佳,厨下皆有赏赐。庖人赏布两匹,钱两千,僮布一匹,钱五百。”

  听闻此言,庖人们疲惫全消,同时现出喜色。

  家僮对掌事的庖人道;“贵人吩咐,备酥饼蒸糕,煮甜汤送上。”

  庖人点头,正要转身吩咐,又听家僮道:“贵人另有言,厨下可取彘腿两只,羊半扇,粟五斗,麦、菽各两斗。”

  众人没有想到,钱、布之外,还会有额外赏赐,不由得喜出望外。

  “谢贵人赏!”

  家僮离开灶房,庖人们压下激动,将粟饭浇上肉汤,就着芦菔、葵菹填饱肚子,分出一部分人手整理食材,收拾不用的锅灶,几名手艺最好的庖厨抓紧和面,制作酥饼蒸糕。

  前厅内,宴席撤下,刘彻坐在上首,面前一杯蜜水,不意外有些撑到。

  曹时和李当户意犹未尽,若是再有美食呈上,九成能举筷再战。韩嫣端起漆盏,饮一口蜜水,视线在赵嘉和魏悦之间来回移动,不知在想些什么。

  只要魏悦在旁,儿子总想亲近叔父,魏俭心头哇凉。宴后,见天子无其他吩咐,不想继续让自己心塞,主动起身告辞。

  此举被刘彻看在眼里,喜魏氏家风,谓其俱是实干不谄媚之人,遂生提拔重用之意。

  魏俭父子离开后,刘彻消化得差不多,抓紧回宫前的一段时间,提出这些时日以来,始终困扰他的问题。

  对于经济问题,曹时一知半解,掌握的知识量还及不上在上郡创办畜场的李当户。在赵嘉开口之后,起初尚能跟上思路,随着问题不断延伸,逐渐开始云山雾罩,云里雾里。

  刘彻一门心思丰实国库,这段时间以来,除了和诸侯王斗智斗勇,没少翻阅典籍,钻研经济策略。加上赵嘉所言诸事,早在上次奏对时就有提及,一番思索之后,顿生醍醐灌顶之感。

  “陛下,当前稳为上。”

  朝廷收回盐场铁矿,紧跟着要收回铸币权,从长远来看,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其间涉及的利益面太广,稍有不慎就可能崩盘。

  历史上,汉武朝经过六次币值改革,才使得五铢钱通行全国。

  以目前情况来看,收回铸币权的意图固然好,想要一蹴而就,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如刘陵之辈,势必会借机挑拨生事,对强敌未灭的汉朝来说,绝非是件好事。

  “陛下,财者,人之大欲。”

  “盐场、铁矿、铸币,掌于私人数十载,利益之大,损害之甚,无可计量。其关乎国本,必当收回中央。”

  “利字当头,鬼蜮、j-ian狡乃至搏命者无法断绝。唯行善法,方能灭除祸患。”

  “君可有法?”刘彻正色道。

  “臣以为,逐利者,何妨以利驱之?”赵嘉缓声道。

  说白了,朝廷要分诸侯王的利益,挖对方钱袋,必须讲究方法,不能一挖到底,总要让对方喘口气。

  如今的刘氏诸王,仍保有大量王国军队,实力非推恩令后的王国可比。不想内部生乱,给刘陵这样的人机会,在划走诸王利益的时候,必须适当给点甜头。

  最简单的方法,进行利益交换。

  代王就是不错的例子。

  代国盐场收归朝廷,代王摇身一变成为牧场主,有朝廷派来的“技术工”,辛苦两年,等到牛羊大批出栏,财富非但没有减少,反而逐年增多。

  以利益交换为前提,对王国实行矛盾转化。

  最理想的方式,内部矛盾转化为外部矛盾,眼睛别盯着国内的一亩三分地,目光放远,胡人的Cao场牛羊,极西诸国的黄金宝石,哪样不是来钱的途径?

  一旦投入赚钱大业,上了贼……咳,满载黄金的大船,谁还有心思和天子找别扭,没事就想着造反?

  这一切有个最重要的前提:朝廷掌控强军。

  只要朝廷的军队继续碾压,将王国精锐打得找不着北,鉴于实力对比,聪明人都会选择抱紧刘彻大腿,随着天子剑锋所指,往外边圈地盘顺带赚钱。

  但要走出国门,就绕不开一只拦路虎:匈奴!

  赵嘉滔滔不绝,说得刘彻双眼发亮。

  韩嫣、曹时和李当户皆听得入神。魏悦偶尔倒一杯甜汤,推到赵嘉手边,方便他滋润喉咙。

  只不过,连赵嘉本人都没有意识到,本该专注于经济之策,中途又开始歪楼,而且没有意外,直接歪到匈奴。

  赵嘉对少年天子畅谈利益交换、矛盾转化和走出国门,同在城南的窦婴叔侄关起房门,聚焦在一册抄录的奏疏之上。

  “国事决于天子,请毋奏事东宫。”

  西汉时,皇太后所居长乐宫在未央宫东侧,东宫非指储君,专用来代称皇太后。

  这封奏疏是三日前面呈天子,后被压在宣室,不闻朝堂。窦婴从卫绾处得知,方才借机抄录下只言片语。

  不览全部,仅窥一斑,足已令窦婴神情凝重,立即重视起来。

  如今天子同窦太后关系和睦,维持巧妙平衡,窦氏也从中获益。窦婴更主动充当天子手中利刃,联合陈、王外戚,同诸侯王进行角力。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00/10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