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趾 作者:梦溪石(三)【完结】(36)

2019-05-10  作者|标签:梦溪石 宫廷侯爵 传奇


  信上前半段,无非是日常问候,询问岭南最近的情况,询问南夷百姓的安置进展,问候贺湛与谭今他们的身体云云,一目十行,谭今很快就跳过去了。
  而后半段,谭今知道,那才是贺湛让他们浏览来信的主要原因。
  信上先说京城局势,丞相周瑛去世,陛下设立左右丞相,以李宽为右相,张嵩为左相,双方各司其职,共分相权。
  又说陛下有意分封诸王,卫王主动上告,愿当先前往,天子龙颜大悦,将扬州丰腴之地封给了卫王,但驳回了卫王想将母亲一并接往扬州的请求,只准许他带着妻儿赴任,而卫王的庶长子,也留守京城王府。
  看到这里,谭今赫然一惊,面露不安。
  短短几页纸,却隐藏了无数惊涛骇浪,汹涌滔天。
  隔着山水重重,谭今似乎都能望见从遥远长安城直冲出来的腾腾杀气。
  那是看不见的刀光剑影,不见血的厮杀互搏,安王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又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谭今猜不到,却难免浮想联翩。
  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再看下去了。
  贺湛注意到他的神色,反是劝慰道:“珍时不必紧张,往下看便是。”
  有兴王这句话,谭今吞咽了一下口水,目光只好继续往下。
  贺融还说,他主动请求陛下,将灵州作为封地,陛下欣然应允,他不日就要启程,前往灵州。
  安王疯了吗?!
  谭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在灵州两个字上停顿了好一会儿,还伸手揉了一下眼睛。
  旁边周翊只见他们神色变幻,却不知来信究竟写了什么,让所有人都这般惊讶,忍不住凑过去一起看。
  “殿下!安王去灵州的事,您一早就知道了?”谭今失声问道。
  贺湛苦笑:“怎么可能?我又不是神算子,怎么可能料到陛下会突然提出分封的事情,又怎么会料到三哥自请去灵州?”
  周翊的反应要比谭今平静多了,起码他还能沉住气继续往下看。
  除了新相与封地,贺融还说了一些看似与朝堂没有太大关系的琐事。
  譬如皇后为陛下主持选妃,李相的女儿李氏入宫,被封为婕妤,譬如袁德妃身体近来不大好,陛下特许密王入宫侍疾,暂时不必赴封地。
  阅毕,谭今深吸了一口气:“长安真是风起云涌,瞬息万变,这才短短多少时日,就已发生这么多事情,真是令人……”
  他脑子一时有些发木,旁边周翊接下去道:“惊心动魄!”
  谭今想道,可不就是惊心动魄么?谁都知道灵州是个什么地方,边陲重镇,直面突厥,随时有可能受到突厥人的侵扰,若说安王不是迫于外力,而是自己喜欢灵州,主动选择了灵州,那谭今打死都是不相信的。
  他有点不安:“殿下,我们是否需要做什么?”
  贺湛摇摇头。
  周翊也道:“我们什么也做不了,殿下来信,也是让我们能够了解京城情势,不至于当睁眼瞎。况且,这信件一来一回,再快也得十天半个月,这中间,说不定又发生了什么,兴许现在安王已经启程准备前往灵州了。”
  贺湛绝想不到,当初三哥这一走,他们兄弟俩就此天南地北,山水迢递,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
  他忽然生出一股后悔之意:早知如此,当初上疏请求与三哥一道回京,又或者让三哥迟些再走,也许就碰不上这些糟心事了。
  不过贺湛也知道,这些设想都是不现实的,三哥这个决定,背后所隐藏的,是太子与二哥的不和。伴随着这两人之间的裂痕进一步扩大,势必会蔓延到其他兄弟身上,就算他现在身在京城,也不可能与三哥同去一块封地。
  周翊慢慢道:“依我之见,殿下这封信,不仅仅想让我们知道长安现在发生了什么,也是希望我们能有所准备。”
  贺湛心头一动:“你的意思是,三哥希望我主动向陛下提出,将广州作为封地?”
  周翊:“信件往来并非秘密,许多话,三殿下肯定没法在信中写明白,但是以三殿下的为人,既然他已经提到各位殿下的封地,想必有所暗示。”
  谭今点点头:“鸿渐说得有理,殿下,您如今手头上,除了在本地重新收编的兵力之外,还有五万禁军,统共也有十来万了,朝廷不会任由他们变成您自己的私兵。”
  周翊:“所以殿下不如主动上疏,将五万禁军交还长安,然后再请封,一退一进,朝廷一定会答应,岭南此地有您与安王殿下二人的经营,已经初成气候,南夷人也已归心,您如果走了,那就是换一个人来摘果实。”
  贺湛心中又酸又涨,所以这才是三哥不让他走的原因吗?对方将已经初见成效的地方交给他,否则现在需要去灵州的人,就是他了。
  “我会择日上疏的。”他听见自己如是道。
  这里的经营,非三五年无法见成效,换一个人来,未必明白贺融的心思,未必能贯彻到底,而谭今与周翊等人,虽然也堪大用,却还必须有一个知兵的人在此镇守,因为黎栈叛乱刚过去没多久,人心还未彻底稳固下来,这样一个位置,只有贺湛来担当,才是最合适的。
  见贺湛情绪不高,谭今与周翊也没多打扰,聊完正事,就起身告退,将此地留给贺湛与贺僖两兄弟。
  贺僖虽然咋咋呼呼,但他刚才一直没有c-h-a嘴,就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既然已经选择出走,又不受爵位官职,就应该彻底放手,而不是贸然去指手画脚。
  “四哥,你是不是早就料到,大哥与二哥必然会翻脸了?”贺湛问他。
  贺僖摇摇头:“我是看到齐王造反,弑杀先帝,心里害怕了,因为我不明白,人心怎么能贪婪狠毒到这个地步,连自己亲爹都能下得了手,难道人一旦坐在那个位置上,心x_ing就会大变,为了得到皇位,就能不择手段,铲除异己,哪怕是亲爹和兄弟?”
  贺湛:“所以你怕齐王的事,会在我们兄弟身上重演?”
  贺僖老老实实道:“我也不知道会不会,但当时我就一心想避得远远的,绝不掺和这些破事,不然身在京城,谁知道哪天会被抓上船,哪天又会被踢下船?其实我于心有愧,我现在还没能像我师父那样,发下宏愿,一心度化世人,以弘扬佛门为己任,但现在看到三哥这封信之后,我忽然觉得,自己的选择没错,像我这种人,根本就没法跟别人耍心眼,还是老老实实守着菩萨和明尘过日子好了。”
  贺湛苦笑:“你这叫大智若愚,我还挺羡慕你。三哥在信中没写大哥与二哥如何,希望他们之间能好好的吧,可千万不要起什么波澜了。”
  贺僖摸了摸光头,嘿嘿一笑:“你羡慕我?那要不你也来当和尚?我可以把玉台寺的住持让给你。”
  贺湛冲他翻了个白眼。
  “你猜我把你撺掇我当和尚的事告诉陛下,他会有什么反应?”
  贺僖打了个寒颤,连连摆手:“当我没说,当我没说!”


第111章
  观风殿, 顾名思义,观风瞻星,华阙揆地。
  但这个寓意极好的名称,似乎却并没有给这座宫殿的主人带来更多好运。
  先帝在位时, 观风殿住的是卫王的生母宋德妃, 先帝驾崩之后,宋德妃晋位宋太妃,迁往太妃们居住的宫殿,卫王自请前往封地这一举动, 为宋太妃又赢得一次晋位的机会, 由太妃晋为贵太妃, 虽然卫王希望能够带母亲一并去封地的请求没能得到允许,但宋贵太妃,也因此从太妃群居的宫殿, 迁至景致好的单独寝宫。
  说回观风殿, 在宋贵太妃之后,这里现在的主人是袁德妃。
  嘉祐帝登基之后, 袁德妃作为潜邸为数不多的老人, 又是跟着皇帝一路患难过来的,虽然未能封后, 但最后也得了四妃之一的位分,位居裴皇后之下。
  昔日的风霜早已将袁德妃的美貌消磨殆尽,如今新人换旧人,后宫里多了许多漂亮的新面孔, 嘉祐帝一个月也到不了观风殿一回,不过赏赐依旧时不时下来,众人知道皇帝念旧情,加上裴皇后赏罚分明,都不敢怠慢袁德妃。
  但没了男主人的观风殿,就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掩映在精雕细琢的园林之中,却一日日空荡衰败下去——即使这里面,还住着人。
  贺融走入这间宫殿时,就油然生出一股与别处不同的异样来。
  沉沉暮气与腐朽的气息,四处弥漫,令人不由自主心头一沉。也难怪皇帝不愿意来这里,宫中多的是莺飞燕舞,朝气蓬勃之地,他又何须跑这儿来自苦自虐。
  贺融是第二回 踏足此地,上一回还是在嘉祐帝刚登基不久,袁氏受封德妃,他陪同袁氏的儿子贺熙,与其他几个兄弟一起,过来给德妃请安祝贺。
  但这里毕竟是后宫,就算德妃对他们兄弟而言有着格外不同的意义,但礼不可废,男女有别,除非亲儿子,否则谁又会成天往这里跑,招人话柄?
  所以,除了时不时让贺熙帮忙带些问候与孝敬,贺融没有再来过。
  这一次,既是临行之前来道别,也是因为,袁德妃的病情日渐沉重,已经到了起不了床的地步了。
  “三哥,多谢你来。”
  七郎贺熙早已等候在门口,见他出现,忙迎上来,低声道。
  贺融与他一并朝里走:“德妃的病情如何了?”
  贺熙苦笑:“太医说,积重难返,只能徐徐疗养。”
  宫里的太医,轻易不会将病情说重,话要拿捏圆滑,给自己留余地,用药也都是以温和中x_ing的药材为主,能说出这样的话,说明袁德妃的病情,的确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
  谁也没有明说,但贺融心里知道,他来见的这一面,也许就是袁德妃的最后一面了。
  贺熙低头,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
  贺融拍拍他的手臂,轻声道:“等会儿在你母亲面前,不要哭。”
  贺熙嗯了一声,勉强露出笑容。
  “皇后也来了,正在里头陪着母亲说话。”
  “那我们在外头等等?”贺融询问。
  贺熙:“无妨,皇后方才知道你来了。”
  贺融微微颔首,不再说话,两人踏入内殿,浓浓汤药味扑面而来,挥之不去。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36/5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