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纪晓岚如何劝慰,和珅面上的阴郁之色始终未曾消退半分,他像是被寒透了心,便在脸上扣着一面看不见摸不着的铁面具,蓦地变成另外一个人。
他的态度让老友惶恐。
纪晓岚本是带着乾隆交代的任务前来,被他晾得无计可施,几乎要以头抢地,更遑论规劝和大人归朝,只得终日忍受各种药材味道侵淫,闲暇时偷看隔壁拾花丫鬟,聊以告慰一身肥肉。
帘外杏花开了又谢,润之身上的伤渐渐好转,每日按时吃喝进补,偎在榻上将息,补品大把大把地消耗,却不可遏止的日益消瘦,最后隔着衣衫也能勾勒嶙峋的肋骨。
太医来了又去,只说寒气侵体,又将和珅带到一旁,悄声言说此乃心病,还需心药可医,心药是何物,恐怕早成了心照不宣的秘密。
连纪晓岚也看出,润之变得寡言,变得畏寒,话本儿也不再看了,曾经鲜衣怒马意气风发的十九道公子,一夕之间仿佛被掏净了三魂七魄,唯剩下执念一缕,勉强支撑着躯壳。
如此静养数日,能下地后,他日日到连廊处长坐,像是入定似的望着头顶上六角铃框出的天空,目光不曾聚焦,却似乎望向更渺远的地方,从晨起一直坐到日落,没别的事,只用柳条儿编草蝈蝈,而后寂寂地叹气,连个表情也欠奉。
没有任何消息传来,他没有再提起永琰,也没有再提起任何人,像是连同着褪去的血痂腐肉,去腐生肌,易经洗髓,已彻底将那段时光统统忘记,又像是实在过于疲倦,撑着不倒下去已废力至极限,便再无力计较任何。
那个人的名字没再被谁挂在嘴边,却如同烙印,深深封在某一处,他或许早就已经死了,或许依旧活在世上的某个角落,活在谁人的心中,没人知道。
但明眼人都看出,润之与和珅的关系不复从前,而今不过是相互拖着罢了,和珅不愿他出府,他便索性院门也不跨,和珅同他说话,他便也不冷不淡又中规中矩地答。
那两巴掌与一顿板子并没有让他疼太久,真正伤了他的却是和珅曾经对他无度的溺护,若是他自一开始便是严父,或许也不会有今日,父子俩都这样想。
润之有时候望着父亲消瘦的侧脸,又矛盾地觉得心疼,和珅也许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却的确是个温柔的父亲,他没有做错什么,只怪生了自己这样一个不孝子,要一生一世操心费力,盲冲瞎撞,用尽全力,只为留下些儿时的吉光片羽,即便伤痕累累也不敢叫一声苦楚,可他心里终是存着无以言说的结,也终是因为永琰,记恨了父亲。
☆、两心知
十五皇子屯兵谋逆一案被扼杀于襁褓,刘墉最早察觉此事,成了平乱的不二功臣,一时春风得意马蹄疾。
成王败寇,除街头巷尾茶余饭后,无人再深究这位名不见经传却又大逆不道的嘉亲王,大清朝经过短暂的动荡后,终究归于寂静。
分明尚未至盛夏,几场大雨却将庭前绿肥红瘦一并吹得干净,日复一日,夏至时和珅也因前线频传战报,军机处抉择不下,不得不回朝商定平大小和卓选将事宜,而再度繁忙起来。
这日天色阴沉,锡晋斋东门口久违地喧闹起来。
开始只是口角之争,门房不知与谁争辩起来,后来愈演愈烈,竟到了要动手打架的地步。
小厨房已起了炊烟,唯此一缕显得孱细,升腾进灰蒙蒙的天幕中,未走几丈远,便不甘不愿地散了。
润之充耳不闻,手上的活计未停,依旧一只接一只编草蝈蝈,廊檐上挂着一溜编好的草玩意,头里几个已经枯黄,没精打采地耷拉着,待人丢弃。
多宝不近不远地站着,探头探脑朝门外看,欲言又止。
“想看就去看看,”润之编好了一只,起身将枯黄的换下来,淡淡地说,“汝传今日来过了么?”
“跟往天一样,花厅里坐了一个时辰,吃了些新出炉的糕点,又喝了不少牛乳燕窝,方才走了,少爷要我将世子唤回来么?”
“不必,”润之垂睫,心中明白,汝传必是要打听元瑞下落,如今生死未卜,自是无以交代,少时好友分崩离析,竟是因为自己,不由心中凄凉,叹道,“去看看外头何人在喧哗。”
多宝枯站了整个上午,正是百无聊赖,连连道,“好,好!”
“另外,叫方先生来,我有些话想……”
多宝着急看热闹,打断道,“少爷忘了,方先生着人寻着养父母的踪迹,年后就探亲去了,且得一阵子回呢。”
润之以指头捻起一条半干竹条,自言自语道,“唔,探亲去了……”
方儒生也走了,连个说说真心话的人也没了。
那日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润之没有半点印象,他的脑海中只剩下漫山遍野的残阳,并着车辙,远去成一个绝望的句点。
雪沙豹被葬在后院,死时皮肉也被打烂了,看不出原本银白毛色,不知是谁还好心地帮忙立了块碑,似是一个残忍的提醒,已经许久,碑上的红漆也褪干净了,润之从不敢去看。
他总是梦见第一次见到它,把它从石头缝里抱出来,它还不足巴掌大,闭着眼,用温热的小舌头舔他的掌心,舌苔上布着细软的倒刺,让他心中柔而痒。
润之何其愧悔,后悔当初没有听永琰的话,在它还未睁眼时就置之死地,便也不会有这钻心难受的一日,想来世间种种皆是如此,因缘际会而相遇,憾然遗恨而错失,陪伴得越久,便越是难以割舍。
吵闹声越来越大,隐约听见有人大声嚷了一句‘龟孙儿,竟没听过爷爷镇山虎的名号,说出来震聋了你们的狗耳,爷爷跟你们家少爷那可是过了命的交情,岂容你们这些杂碎放肆——’
润之蹭地站起来,右腿骤然剧痛,眼前发黑,险些仰倒,连忙扶住柱子稳定了一会儿,口中苦涩滋味更盛,药汁来回冲刷,催得胃里阵阵泛呕。
说话间,酒壮怂人胆的土匪戚威就要往里闯,他也踩盘子多日了,就想寻个守卫松懈的时机一举把心上人救出虎穴,殊不知锡晋斋地界儿岂是他个小小山匪可撒野的,这不——又被门丁两两架着嘿呦嘿呦喊号往外扔。
“多宝!”润之脾胃两虚,身上说不出的乏力,忍着腿疼刚跑两步,眼前哗哗冒金星,只得勉力大喊,“多宝,让门房……呼……放他进来——”
“欸!别——”多宝左手前伸,做出勉力挽留的姿势,到底是晚了一步。
“扔……”
戚威呸掉嘴里的泥,泪流满面地起身拍土,跟在多宝身后,大摇大摆并且一瘸一拐地进了大门,经过门丁时还毫不吝啬地留下一个‘你们摊上大事了’的眼神。
作者有话要说: 挤出来一点点,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戚小威
“我说,”戚威半身偎在美人榻上,养大爷般翘着脚,“你就打算一直这么眯着,不再跑了?”
“跑不动了,”润之将右脚踏在凳子上,努努嘴,“你瞧瞧,刚能走。”
戚威啧啧抽气,“你爹还真下得去手——”
当日戚威也在场,便成为少数几个亲眼目睹事实真相之人,御林军不敢乱说话,戚威却不算刘墉或和珅的任何一方,故而不会为谁而对此事三缄其口,刘墉是如何对皇子下毒手,又是如何觊觎虎符兵权、欲对重臣之子杀之而后快的,他统统看在眼里,桩桩记在心上。
刘墉老奸巨猾,又怎会对他视而不见,留下此人成为来日祸根,即便戚威没机会告御状,斩草除根也更保险些。
不过说也奇怪,这些事却像是长了脚,顺风走,不知道是谁先走漏了风声,这般密宗儿不日便被吹到圣上耳边,紧接着就有不怕死的谏臣上书弹劾,添油加醋,搅得满朝风雨。
刘墉吃了个哑巴亏,更加紧追杀戚威,后者是一百个有苦难言,比窦娥还冤,只差指天指地发誓不是自己走漏的风声,又实在不敢当面澄清,不得已到处避祸。
“爷爷这两个月躲得辛苦,没过一个安生日子。”戚威说,“这不——送上门来,便宜你金屋藏个娇。”
润之微微点头,只看着僵直的右腿发怔,不说话了。
这倒奇了,戚威心里直犯怵,见惯了润之生龙活虎地反驳自己,这会儿他这般乖觉,又觉得万分不适应了。
“欸,你不——听说你要成亲了?”戚威暗道不妙,心说本想宽慰他几句,怎么话到嘴边却说了一句最不该说的。
润之未曾答话,过了良久,才道,“是。”
夏日的暑气席卷而来,蝉声聒噪,让人心中无端烦闷。
“他们都走了。”润之淡淡道。
“谁们?”
“元瑞,尹大哥,师父,石鲁,乔果子,儿子……”润之眼眶泛红,板着指头数了片刻,仰头去望窗外,“留下我一个,没什么意思。”
“你回去看过了么?”
“什么?”
“屯兵那山里,”戚威说,“这些日子我也听了些闲话,那山易守难攻,入山口处又有高人布了八卦阵法,普通人入之难极险极,却被刘墉一朝告破,你不觉得有蹊跷之处?”
润之愣了愣,他确实没仔细想过其中关窍,如今细细排查,真正知道此事之人不少,无干旁人却只有方儒生一个,若说是谁走漏风声,定然不出其右,当日情急之下,确是错怪了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