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个寡妇》可以说是乡村普通寡妇王葡萄的生活史。乡村一直是现代文学的主题,因为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必须面对广袤的乡村。这也决定了作家们多半是以启蒙的姿态去对待乡村尤其是乡村的妇女,于是文学中的乡村往往是苦难的、愚昧的。拯救乡村的任务非常艰巨。严歌苓在这部小说中当然要写以苦难,王葡萄的一生似乎始终伴随着苦难,她七岁时就死了父母,跟着逃huáng水的人群逃到了史屯,才被孙家收为童养媳。但严歌苓不是启蒙主义者,甚至都不是人道主义者,她是以一种生活的乐观主义者的姿态进入写作的,她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和爱意。因此她的小说不以发现生活的意义为目的,而是把生活看作是上帝对人类的恩赐。即使面对苦难,她不去写人们如何被苦难所压倒,而是要写在苦难中磨砺得更加闪亮的韧性。当然,事实上严歌苓的小说并没有拒绝意义,在她的对生活充满了品赏和体悟的兴趣中,也就彰显出生活中的人性光辉。她对寡妇王葡萄就是非常欣赏的,她以快意的、鲜亮的语言讲述着王葡萄的故事。王葡萄是一个很有主见、也很聪明的女性,生活对她来说是残酷的,但她在生活面前始终是主人,表现出一种qiáng悍的生存哲学。王葡萄十四岁就成了寡妇,但这并不妨碍她理直气壮地生活,也不妨碍她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性爱愿望。她的生存哲学是以民间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她的公公是她的最重要的老师,启蒙课就是从洗衣服开始的。公公教她有人要考她的德行,所以衣服里有什么东西都不能拿。还不懂事的王葡萄从这里不仅学到了德行,也学会了怎么应事,怎么做人。当然这种qiáng悍的生存哲学突出表现在她救出被枪毙的公公,并将公公藏在地窑里一藏就是一二十年。这是一个传奇式的故事坯子,严歌苓却消解了它的传奇性,把它纳入到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史中,这样一种处置方式,就使得主人公王葡萄的快乐自在的民间生存哲学更加qiáng壮。虽然这是一个非常高明的处置方式,但我以为严歌苓还是有些làng费了这个传奇式的故事。在一个封闭的窑dòng里,只有公公与守寡的媳妇两人之间的jiāo流,生与死,爱与恨,统统都在这个窄小的世界里压缩折叠,如果严歌苓多在这个世界里作一些停留,她会发现王葡萄内心更丰富的色彩和更细微的变化。
我们第一次读到这么一位张扬着民间生存哲学的快乐寡妇,她虽然是小说中的第九个寡妇,却是当代文坛上的第一个快乐寡妇。
佚名
翻开严歌苓的新作《第九个寡妇》,眼前仿佛闪过一道类似电气焊放she出的白光,是那种刺眼的闪亮。作家用她那特有的叙事风格,一下子抓住了我的眼球和心思,迫使我不得不跟随作家的笔触,开始一次jīng神之旅。如果用三个字概括该书,大概只能是“新奇特”了。
新。作家用一种全新的人性视角,叙述了一段漫长的岁月。其间,正是中国农村发生纷乱复杂变化的历史阶段,几千年的小农经济模式被打碎,进而发生了乌托邦的大混乱。每一个人都经历了严峻的人性人伦考验,大多数人不得不多次蜕变以求苟活。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作家捕捉到了最新鲜的生活元素,透过女主人公王葡萄那新鲜、稚嫩甚至可以说有些蒙昧的眼睛,揭示了人性的善良与美好。
奇。该书的故事主体充满了神秘的传奇色彩:一个叫王葡萄的寡妇,自幼在孙家做童养媳,土改时将被错划为恶霸地主的公爹从死刑场上背回,藏匿于红薯窖几十年。qiáng悍朴拙、蒙昧无邪的女主人公王葡萄始终恪守其最朴素最基本的人伦准则,凭着自己的勤劳和聪慧,使自己和公爹度过了一次次饥馑、一次次政治运动带来的危机……如此离奇的情节,在作家笔下,叙述得合情合理,又充满了无尽的悬念,尽管时间跨度很大,但是因为穿插了诸多真实感人的耐读的细节,读来自然是充满了愉悦。
特。特别的构思,特别的语言,使该书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书中,随处可见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和充满艺术张力的语言,显示出作家写作的天分与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在书中,作家把女主人公王葡萄塑造得很特别,王葡萄先后和自己的丈夫以及丈夫的哥哥产生过感情,但她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快乐,甚至当她在被男人蹂躏的时候,她也对男人产生过怜悯。这样描写,其实是作家更侧重于从人性的角度,阐释一个女人在特定的条件下对爱的理解。王葡萄的青chūn单纯和胆大鲁莽,给读者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通览全书,可以说,这个人物被作家塑造得真实可信有血有肉,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而在作家的叙述之中,大量生动鲜活、细腻传神的语言,又使得该书读来轻松有趣。比如“葡萄还是自己焐自己的被窝,睡自己的素净觉。”、“她从来不拿什么主意,动作、脚步里全是主意。”等等。
最初阅读严歌苓,是从她的《雌性的草地》开始的,到后来的《少女小渔》、《人寰》,再到手头的《第九个寡妇》。一直感觉,严歌苓属于那种写作状态持续稳定的作家,尽管题材不断变化,但是作品的风格没有大起大落,不像有些走红的作家一样,一pào打响之后,再也难有佳作出现。而在严歌苓的笔下,对人性的深刻探询可以说是她不变的主题,她关注人生、关注命运,关注人们内心深层的东西,因此,阅读严歌苓,我们能够感到隐藏在字里行间、作品背后的一种大气与厚重,这或许正是她多年来始终如一地执著、坚守和探询的结果。
——读严歌苓《雌性的草地》
巧巧
读完掩卷,一向自信的我,顿觉妒意澎湃。一个纤纤弱弱的上海小女子,怎能么可以写出如此气势气魄的作品?整个儿让我“美”得颤悚。商品社会的今天,要读到一篇文学性这么qiáng的作品,实属不易。
什么是纯文学,其实谁也不能有个标准答案,因为文学艺术,不可能象在化学实验室里,放入多少文学,加入多少水份,测出它们的百分比,然后告诉你文学的纯度。然而我们又常说这部作品有文学价值,这是不是一个悖论呢?我觉得不是,一个对文学有感觉的人,再加上一部好的作品,就会产生化学作用——对“美”的感悟。而这种感悟,就被文学评论家认为有文学价值,或具有审美价值。
这是一部写“性”的作品,当然是广义的人性,“性”当然包括其中。我为什么推崇它,现在我借用刘再复的“性格组合论”将我的理由展示出来。
刘再复先生将小说的历史进化,作了这样的概括:
一、生活故事化的展示阶段
这个阶段中,小说作品的重心是故事情节,作品中虽也有人物,但这些人物只是展开故事情节的工具。这个阶段的审美要求,通常只是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给人以离奇的刺激的低级审美要求。
二、人物性格的展示阶段
作品的重点开始移向人本身,人成为小说的中心,它给人一种高级审美感受,即满足人们情感需要,它使小说读者在作品人物身上发现了自己,联想到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灵魂,从而和作品中的人物共悲欢共命运。
三、内心世界审美化的展示阶段
因为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电视、电影对传统小说是一大冲击,特别是画面描写和动作描写方面,为了迎接这一挑战,刘再复写道:一些敏锐的作家,就努力发展文学可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优点,进一步由外到内,让作品中的人物直接表露自己的内心图景,表露自己的感觉、想象、幻觉、闪念、情感拼搏、意识流动等等。
当然,这只是小说的大体趋向,且三个阶段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着的。
《雌性的草地》的写作手法,让我改变了以往一些陈旧的看法。它给了高级的美学享受。
作品以虚实相间的手法,现实主义的白描叙述和超越时空的现代意识相结合的方法,来解析人性、畜性、shòu性。
我自认不是个保守且有包容心的人,但对不是很传统的创作手法的认同,却有一个不短的过程。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别了“伤痕文学”,各种流派也随着中国的大门打开而涌进来,或许是为了探索,或许是为了时髦,或许是为了新鲜,或许是为了尝试,不少的作家纷纷模仿,什么意识流、印象派、现代派、黑色幽默、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等等,一时间,言必称《百年孤独》,言必称昆德拉。
也许本人运气不太好,多是读到模仿得不够到家的作品,实在享受不到什么美感,这不是包容心能解决的。那时自己年轻,只认为自己笨读不懂,也不敢出声。偶然的机会,读到贾平凹的一篇文章,他就指出,这种生搬硬套的模仿,好象是给梳长辫的清朝人,穿西装,打领带,不伦不类。读了以后,大为赞叹。
可是《雌性的草地》,又让我改变了这种感觉。
也许是因为我们以前所受的文艺理论训练,太过分的qiáng调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争执不休的到底谁决定谁,一派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他认为先有人,才有美的事物;另一派名气也相当,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他是认为先有美好的事或物才能反印到人的感觉里。在我看来只不过是先有jī还是先有jī蛋一样的问题。就好比你有一条非常新鲜的鱼,清蒸当然最能体现它的价值。但你想吃清蒸鱼,而去买一条活鱼又何妨。但一定要分一个谁决定谁就太牵扯qiáng了。
现在我们回到作品本身,它又为什么会让我改变看法。
形式,或者说创作手法,是作品的外因,也可以是一部作品的躯壳或骨架,这个躯壳可以是各种形状的,但怎样让作品成为一个有灵魂的完美的有生命的东西,这就非常考验一个作家对美的感悟力,这似乎和学位头衔无关。有时,完美+完美,不一定等于超完美。
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前些年看由中央芭蕾舞剧团,改编《祥林嫂》。鲁迅是一流的,中央芭蕾舞团是一流的,可是当我们看到穿着紧身衣裤的祥林嫂在舞台上劈叉弯腰,再加上同样是穿着紧身裤的贺老六托举着祥林嫂满场跑,中国人实在很难接受。这或许有个先入为主的问题,因为祥林嫂的形象太深入民心了,她那木讷的眼神,拉长的苦脸。三围只有一围的大长袍形象,已根深蒂固地活在人们心中,相反的,我们看惯的芭蕾舞是穿着短裙活泼、轻盈的天鹅、公主之类的。
《祥林嫂》+芭蕾舞可以说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没有绝对好的形式,也没有绝对好的内容,只有二者成为一个完美的有机体时,才能出现一部好的作品。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小说的内容有哪一些,它怎样影响着作者的写作手法。
地理背景:
这本书的地理背景,是在中国西南辽宽而荒芜的草地(川、藏、陕、甘jiāo界处),每年只有三天无霜期,不是bào日就是bào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