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_易中天【完结】(7)

2019-03-10  作者|标签:易中天

  我们这个世界上,匹夫之勇不少,一时意气不少。我们真正缺少的是君子之勇的心灵境界。勇者不惧也是我们内心的一种能力。孔子还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一个内心真正有仁爱的人,他必定是勇敢的;而一个表面上看起来很勇敢的人,什么都敢去做的人,却不一定是一个真正懂得勇敢和仁爱的人。

  仁、智、勇,对一个道德修养系统来讲,其实是缺一不可的。所以,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第9章 于丹:道家的境界

  儒家教我们这样一种守信的态度,去认同社会规则,让自己的人格在社会上完成自我实现。道家是什么?道家则是在自我实现之后的自我超越,道家让我们看到宇宙自然。中国人对于自然的心灵是特别敏锐的,从来中国人就有伤chūn悲秋之说。为什么大家要悲伤呢?秋天是什么时节?经过夏天太阳的滋养,到了最为从容饱满的时候,一切沉甸甸的收获都在金秋,但是金秋色彩斑斓,绽放出浓郁鲜艳的形状,也即将走向凋谢,即将开始新的一轮生长。所以,秋意就是在最浓郁饱满的时候呈现出的凋谢之象,让我们珍惜,也让我们感伤。

  其实一个人真的懂得在乎秋天的话,那其实对自己的心也会多一份呵护,会从自然得到一种寓言。道家其实就告诉我们这样一种态度,让自己的心灵永远能够亲近自然,不要让各种责任和使命淹没了我们所有的人生。

  道家说,世界上有四样东西为大,“天、地、人、道”。“人法地”,人按照大地的规律生存,大地上chūn耕秋收,人的生命也跟着它成长。“地法天”,大地按照天的法则发展,chūn天会下雨,夏天有阳光,到了冬天就会覆盖变成一种收藏。“天法道”,天要按照道的规则进步,道又是什么呢?“道法自然。”也就是说,自然有它的辩证规律,我们用心体会去顺应,我们的生命就会蓬勃而欢畅。

  自然是什么?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天地之间至极的美丽是无法言说的。对于自然,我们应当是采取一种尊重的态度。一个生命虽然很短暂,很渺小,但是当一个人能够做到一颗心蓬勃万物的时候,就可以“独与天地jīng神共往来”。一个人可以做到天地与我合一,万物与我共生,融入了整个宇宙自然,他的jīng神独往独来,通天通地,这是道家的境界。

  所以儒家教人进取,有的时候可能要牺牲自我的利益去认同规则。但道家教我们超越,让我们的生命融入自然。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如果能够结合儒与道的态度,那就是最完美的状态。

  有这样一句谚语,“人生不能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如果说人生是条河流,水的容量其实不在于河流的长与短,而在于河chuáng两岸。我们应该问自己,人生还有多少不确定性,还有多少可以融合的地方。中国文化可以让我们找到心灵上的定位,即使客观世界无比复杂,但是我们仍旧可以滋养自己的心灵。

  有一个小故事这样讲:有一位哲学家,他每天冥思苦想,思考一个终极的哲学追问:人跟世界究竟是什么关系?有一天晚上,他在那儿写论文的时候,他的小儿子在旁边捣乱,他想打发这个孩子,看见手边有一本旧杂志,杂志的封面是一幅世界地图,他就顺手把这个图撕成很多碎片,给他一个透明胶带。说你去旁边的房间把地图粘起来,如果拼好了爸爸就给你五块钱。小孩高兴地捧着这个去了旁边的房间,结果20分钟,小孩拎着破破烂烂的地图回来说,爸爸我粘好了。哲学家一看居然完全粘对了,他大吃一惊,怎么能这么快粘好了?小男孩说:“我发现了一个秘密,你这个地图的背面是一个人的头像,你把世界撕这么碎,我当然不知道哪个山挨着哪个山,但是我起码知道一个人应该长成什么样,我翻过来,按照那个人的头像拼成的。我这么想,当一个人是正确的时候,那么他的世界应该也是正确的。”这句话让那个哲学家突然明白了他一直在追问的终极答案,当一个人正确时,他的世界一定也是正确的。

  我们的生命正在穿越历史,我们正在被时代选择,我们自我在被成全或被社会奉献的同时,我们也在经历生命的考验。我们看到生活中起伏不定的碎片都在身边,何去何从?如何的选择叫做正确?如果你觉得世界迷茫,那么你去看看你的心灵,心灵在哪里?我们仍旧有力量,这就是经典可以给我们的滋养。

  中国的圣贤一直都在指引我们,滋养内心,完善人格。我们世间百态书籍思想都是文,我们每个生命要做的那件事就是化,文化文化,我们要做的是文而化之,化入心灵之后我们会找到一种力量,我们会找到一个坐标,我们就可以在世界众多的选择面前看见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心灵世界完整!

  第10章 于丹:在成长中的感悟

  传播是形式,古典文化是内容。作为治学的学者,我在大学研究传媒。作为文化传承者,我在《百家讲坛》平台上讲读《论语》。在我身上,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不矛盾,相互激活。

  说到儒与道,中国哲学这两大源头,在我最初接触的时候,是处于一种孩提的蒙昧状态,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意识要去读,要去记忆。

  先来说儒家。我最早接触《论语》里面的一些道理,大概是在四五岁的时候,现在想起来,我父亲从一开始就没有要求我死记硬背,却经常带我去叔叔、阿姨家参加聚会,有很多人在一起的时候,爸爸就悄悄地跟我说,你看,这里有这么多人,孔子说过一句话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么些人里头,肯定有能当你老师的人,你去看看,你觉得他们谁对人特别有礼貌,谁特别博学,谁做事做得特别麻利,你去看看谁能当你的老师?我就这样跑来跑去看,有的时候看到有些行为是好的,也有的时候看到的是不好的,就会跑回来问爸爸,说,你看,有一个叔叔他随地吐痰了,有一个阿姨她高门大嗓地抢别人话,这个人肯定不是老师吧。然后爸爸会告诉我说,这也是老师啊,因为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你看到比你好的人,你要跟他一样好,这是老师;但是见到不好的人,你要反省自己,你会不会跟他一样不好,所以这也是一种老师。

  我对《论语》的介入一直都是这样只言片语化入生活的。《论语》对我来讲,是笃定的、真实的、亲切的、温暖的。读经典很有意思,开始会觉得简单,但是读来读去,便应了郑板桥的那句话:“画到生时是熟时。”感悟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就能真正地从内心敬仰圣贤。因为他们不用华彩的词语,来让大众觉得一定要去膜拜,他们不因自己的伟大而让万众折服,觉得不可企及。他们以自己一种朴素的人格,让大众觉得,这些朴素的真理恒久不变。

  道在人心,道不远人,我们能凭着生命的成长去接近文化。《论语》里提到“仁”的地方总共109处,这是整个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学生问老师什么是“仁”,老师的回答就两个字:“爱人。”真正的仁爱之心无非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后来被孟子推演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7/4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