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的仕途_曹昇【完结】(182)

2019-03-10  作者|标签:曹昇

  赵高神色不变,道:“臣不才,自度不如丞相远甚,每惧见杀于丞相,终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是以不敢不自谋,以保薄命。”

  而赵高接下来的一句话,声音虽轻,却有如晴天霹雳。饶是向来镇定的李斯,也不由得大惊失色,手忽一松,酒杯摔落于地。

  总有一些惊慌让人猝不及防,尤其是在那个苍老的晚上。

  【2.帝国守望者】

  赵高的这句话只有轻描淡写的八个字:“先帝遗诏,如今安在?”

  嬴政的遗诏不是明明已经焚烧了吗?而且是当着李斯、胡亥和赵高三人的面。此时赵高突然来此一问,以李斯的睿智和敏感,怎不吓得一激灵!

  赵高如此一问,并非设问,而是反问,其意不言自明,那就是真正的遗诏并未毁去,而是还好端端地保存在他赵高的手里。

  赵高看着李斯的失态,心中满是快意,道:“赵某还留有这一手,丞相大概没有想到吧。沙丘之时,皇帝印玺皆在我手,伪造一份先帝遗诏殊非难事。火中所焚者,实乃伪诏也。不过丞相也须怪我不得,赵某为了自保,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变出不意,李斯好半晌才缓过劲来,无力地说道:“即便你有遗诏,那又怎样?”

  赵高笑道:“如果丞相和赵高易地相处,眼看性命不保,丞相又将如何决断?”

  李斯大惊道:“莫非你胆敢将先帝遗诏公诸天下?”

  赵高道:“死在临头,赵某也顾不得许多。”

  李斯忽然大笑,道:“你将先帝遗诏公诸天下,有几人能信?假使有人相信,又有何能为?你别忘了,胡亥继位乃是木已成舟,即使有先帝遗诏在,群臣也只能将错就错,继续拥戴胡亥为皇帝。况且,拜你所赐,先帝十八位公子,死得只剩下胡亥一人。如果废除胡亥,又有谁有资格取代胡亥继位?”

  赵高道:“丞相难道忘了,先帝之子虽皆已亡故,先帝之弟子婴尚在。我之所以独留子婴不杀,非与子婴有旧,正为今日之用也。一旦先帝遗诏到了子婴手上,后果将会怎样,相信不用赵高来提醒丞相。”

  子婴作为嬴政之弟,乃是帝国宗室的领袖,其实力和威望不容小视。如果嬴政的遗诏真的到了他手上,可以想见,他是绝不会忍气吞声、将错就错的。从国家利益出发,子婴完全有责任声讨李斯和赵高背叛嬴政、背叛帝国的罪孽;从个人私心出发,一旦确认胡亥的帝位得来不道,从而废除胡亥,那么皇帝之位就将非子婴莫属。因此,只要嬴政的遗诏到了子婴手上,那么一场血战将势在必然。而且可以预见的是,由于嬴政遗诏的存在,也将使子婴处于完全正义的一方,成为人心所向。而胡亥和李斯等人则变成yīn谋分子和野心家,沦为众叛亲离的少数派。两相对比,血战未发,胜负已分。

  李斯大骇,道:“沙丘之谋倘若泄露,你我将一损俱损,谁也别想全身而退。你可要想想清楚。”

  赵高yīn笑道:“何用多想!自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嬴政的遗诏,赵高本来是打算留着以威胁胡亥的。至于李斯嘛,年岁已高,来日无多,等他自然老死就行了。然而,来自李斯的攻势如此猛烈,bī得赵高不得不提前出招,搬出嬴政的遗诏来,先救命要紧。

  目前的局势已演变成一场再简单不过的赌局,赌的就是大小——双方胆子的大小。

  不得不说,赵高选择了一个恰当的发难时机。眼下帝国正忙于对付日益猖獗的叛乱,如果再因为嬴政的遗诏而来上一场内讧,是为双斧伐柴,本就风雨飘摇的帝国大厦怕是再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前面李斯曾经借助叛乱达到了bī迫胡亥临朝的目的,如今赵高异曲同工,也是挟贼而自重,借叛乱来威慑李斯。

  作为帝国的缔造者,李斯为帝国贡献了毕生的智慧和心血,又怎能坐视帝国的崩溃毁灭?还有嬴政对他的嘱托,他的子孙福祉、身后之名、思想财富,这些都是他无法卸除的包袱。他只是一个沧桑的老人,怀抱着他的江山,守望着他的子民。

  赵高显然就没有此类顾忌,他甚至任何顾忌都没有。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地位,他不惜全面战争、同归于尽。

  如果将帝国比作一艘行将沉没的巨舰,舰长胡亥早已甩手不管,大副李斯则还在尽他所能,以挽救这艘巨舰,躲避狂风巨làng,绕开礁石险滩,避免沉没的命运。然而,同在一条船上的赵高非但不帮一手,反而可着劲地在后面凿着船,一边凿还一边得意地仰天高呼:让bào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是的,赵高就是这样的人,损人害己,而且还乐在其中,恨得你牙痒痒的,却也拿他没有办法。

  赵高难道就不怕死吗?回答是,赵高也许真的不怕死。

  【3.死亡本能】

  弗洛伊德虽然从未关注过太监这一特定人群,不过我们可以借用他的理论,对太监这一群体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

  弗洛伊德后期思想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是爱的本能(或为性本能),二是死亡本能。前者是建设性的,后者是破坏性的。后者破坏的目的,直白的说法是为了找死,文雅的说法则是渴望从有机物状态回到无机物状态。这两种本能虽然作用相反,却同时并存,此长则彼消,此消则彼长。

  出于大家可以理解的原因,赵高由于工具的丧失,其性本能已经受到了永久性的压抑。相对而言,在他身上,死亡本能便表现得格外qiáng烈。事实上我们也可以从赵高生平的所作所为中,感受到这一说法的真实性。赵高行事不择手段、不计后果,目的只有一个——毁灭,毁灭,不断地毁灭。

  另一方面,死亡恐惧乃是阉割恐惧的继续和发展。很明显,阉割对赵高来说已是既成事实,这方面的恐惧自然不会存在。也就是说,赵高对于死亡并无恐惧可言。死亡本能告诉他,死亡反而是最完美的归宿和解脱。

  类似的心理不独体现在赵高一人身上,而是体现在几乎所有太监的身上。这样的人一旦掌握权力,危险性可想而知。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国的历史上,太监绝大多数时间都在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起着毁坏的负面作用,整垮了一个又一个王朝。当然,如果就此展开,那将是另外一个宏大的命题,此处且点到为止。

  综上所述,这注定是一场李斯必败的赌局,因为赵高输得起,而他输不起。

  李斯沉默良久,叹道:“空口无凭,眼见为实。先帝遗诏既在君手,何不取来与吾一观?”

  李斯如是说,似乎已经是在找台阶认输了。但如果赵高因此而得意忘形,贸然应允,那可就要大大坏事了。赵高自然不会轻易中计,他赌得更狠更绝。

  赵高大笑,道:“丞相以为我是三岁小儿?如果我jiāo出先帝遗诏,我这命还保得住吗?先帝遗诏,丞相信则有,不信则无,一切取决于丞相的一念之间。也许真的遗诏早就烧了,谁又说得准呢?”

  李斯冷声道:“我可以现在就杀了你。”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82/18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