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吉灭了北条氏之后,为了削弱家康的力量,让家康离开自己的三河领地,移封到了关东八国原来北条氏的地盘。由于关东八国刚刚打完仗,满目疮痍,混乱不堪,再加上当地的老百姓都是北条氏的子民。家康一个外来户,人家不见得服他。很多家康的家臣都不愿意走,故土难离,关东八国,人生地不熟的,秀吉再使点儿坏,咱怎么办?家康觉得自己的实力不足以跟秀吉抗衡,力排众议,移居关东八国。
家康到了新领地后,卧薪尝胆,厉兵秣马,很快就把关东八国治理得欣欣向荣。特别是家康的居城江户,后来成了日本最著名的大城市,也就是今天日本的首都东京。
当丰臣秀吉起兵攻打朝鲜的时候,几乎全日本的大名都反对,只有家康表示支持。丰臣秀吉对家康非常感激,曾经跟家康许诺:“等我征服了大明,日本就jiāo给内府(德川家康官居内大臣)管了,你就是日本的王。”但这很可能是家康的yīn谋,德川家并没有到朝鲜参战,而是给丰臣家提供军需粮饷。在侵朝战争中,日本损失的兵马,大多是丰臣秀吉的嫡系,那些西国大名的军队。而家康不但没有损失,相反实力还得到了增qiáng,更得到了秀吉手下一些大将,像福岛正则、加藤清正等人的拥护。
丰臣秀吉去世后,家康开始准备着手收拾丰臣家,但是从1600年取得了关原之战的胜利,到1615年丰臣家彻底灭亡,又用了整整十五年的时间。按道理说,丰臣家已经是奄奄一息,行将就木,家康居然还能等上十五年的时间,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丰臣家还有健在的武将,大阪城里还有巨大的财富,丰臣家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还有抵抗能力。所以家康一直忍到1615年,找到借口,彻底消灭了丰臣家。
正是家康的天下第一忍功,使得他笑到了最后,所有qiáng大的对手都死得比他早。历史为家康提供了一种最好的可能性,家康终于得偿夙愿。
以“忠”为核心的武士道
德川家康一生非常谨慎,睡觉的chuáng榻下面都用木条封死,怕有刺客潜伏。所用食物都要用火烤一下,怕有人下毒,生食基本不吃。甚至他跟女子同chuáng的时候,都能忍jīng不she。家康晚年与少女同chuáng,据说并不是为了发生关系,而是采yīn补阳,吸取少女身上的能量使自己长寿。
德川家康jīng力绝伦,六十六岁的时候还能生孩子。德川家建立幕府之后,将军传了十五代,寿命最长的是最后一代德川庆喜,活了七十六岁,其次就是家康,七十四岁。德川庆喜三十多岁的时候奉还大政,后半生都是退处林下,优游岁月。而家康一生刀光剑影,居然如此高寿,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据说家康在晚年达到权力最顶峰,建立江户幕府之后,跟自己的继承人三儿子德川秀忠,又谈起了当年德姬嫁过来的时候那三条鱼的故事。秀忠问自己的老爹:“幕府以后应该怎样统治?”家康给儿子支着儿:“一定要掌握好武士,要会引导和制约。”怎么引导制约呢?家康找了jīng通中国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的人制订出心目中理想的武士道,所以武士道的正式形成是在德川幕府建立之后。
武士道的核心是主君命令你gān什么,你就要不分是非,献出自己的一切来完成主君的命令,而不要考虑这种所作所为是否正确和有争议。因此,在学者看来,日本人虽然也号称是信奉儒家思想,但是日本的儒家思想和中国的儒家思想有本质的区别。中国的儒家思想是以“仁”为核心,而日本的儒家思想以“忠”为核心。明治维新之后,武士道就成了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思想工具了。
德川家康真正结束了日本历史上一百几十年的战国时代,建立了日本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也就是江户幕府。
10.关原之战定乾坤
石田三成三献茶
发生在1600年的关原之战,是德川家康奠定德川幕府两百六十多年基业的关键一战,也是德川家康在丰臣秀吉死后抓住有利时机消灭丰臣家中反对自己的势力,削弱丰臣家的一个重大举措。丰臣家中,哪些人最反对德川家康呢?
随着丰臣家势力的发展,家臣逐渐形成了文治派和武断派。丰臣秀吉由于出身微末,不像一般的世袭战国大名有谱代家臣8,加上他自己家人丁比较稀少,只有一个弟弟秀长,再有就是外甥秀次,一直到晚年才有儿子,因此他特别注意吸纳英勇善战的家臣。比如贱岳会战时候出名的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等人,号称“贱岳七本枪”,这些人都是武艺超群的武士。
随着丰臣秀吉逐渐统一天下,开始实行刀狩令9和太阁检地10,其中有大量的文治工作,需要人来做,使得那种拙于武艺、长于案牍工作的人,反而有了更大的机会。其实道理很简单,江山逆取而顺守之,打天下靠武将,治天下肯定得靠文官。这样,在丰臣家就形成了打天下的武将和治天下的文官两者并存的局面,时间久了,武将和文官之间就产生了矛盾。丰臣家文官的头就是著名的石田三成,也是关原合战中实际上担任西军总大将的人。
石田三成又名佐吉,出身低微,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去寺院当了小沙弥。
传说丰臣秀吉还叫羽柴秀吉的时候,受封近江国之后,各处指导生产,布置防御。某次,丰臣秀吉忙了大半天,口gān舌燥,看到路边有座寺庙,就进去找水喝。寺院住持一看丰臣秀吉就知道来者不俗,安排小沙弥去给丰臣秀吉倒茶。小沙弥很快捧上一碗茶,丰臣秀吉端过来一尝,温暾暾的,茶水不烫,正好解渴,一大碗瞬间喝gān了。喝gān之后觉得不过瘾,跟小沙弥说:“再来一碗。”小沙弥很快端上来第二碗茶,这碗茶温度比上一碗稍微热了一点儿,而且碗也比上一碗小了。好在丰臣秀吉已经不是那么渴了,也不打算做牛饮,因此三五口把茶喝gān,觉得茶味道不错,再来一碗。第三碗是滚烫的茶,不能喝,只能品。
丰臣秀吉此时已经全无渴意,也不再觉得燥热了,坐在古老的寺庙里面,看看院中繁花似锦,听着鸟鸣声声,觉得非常高兴,心情很慡。所以接过小碗的热茶,慢慢地品赏,竟然品出了人生境界,一段时间内把什么战场立功啊,什么人世间的功名利禄、你争我夺,都抛在了脑后。
丰臣秀吉回过神来,不觉地对上茶的小沙弥很是赞叹,这小伙子太聪明了。第一碗茶温暾暾的正好解渴;第二碗茶比第一碗热点儿,让我静心;第三碗茶滚烫,让我观赏寺院,参悟佛理,这样的人窝在寺庙里当小沙弥太可惜了。于是,丰臣秀吉就把这小沙弥叫过来了,一聊正是同乡。在得知小沙弥非常愿意跟随自己之后,就把他带在身边。
这个小沙弥就是石田三成。这就是在日本历史上被传为美谈的三献茶的故事,表明石田三成非常会揣摩主君的心意。
带着面纱的大谷吉继
随着丰臣秀吉的势力越来越大,石田三成在秀吉身边也就越来越崭露头角。石田三成不怎么会打仗,但是他在民政方面非常有才能。秀吉对石田三成在这方面的才能也是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