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真正要一个人,所谓知识分子,一个读书人,学者,受过教育的,应该怎么样做一个人?“依乎中庸”,中庸是什么我们就不加解释了,就是随时为道。一切的学问,为达到内养、内心的道的境界。他说必须要依乎中庸,必须在内心中念念不离于修道,念念不离于道德,“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乃至一辈子隐掉了,世界上没有人知道你,谁都不了解你,也没有人知道你有道德、有学问,没有烦闷。在《中庸》上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在《易经》上换一个字,“遁世不见知而无闷”,不烦闷,决不烦闷,也是孔子说的,他决不烦闷。落落无闻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你,自己“不悔”,(“不悔”两个字)用得已经很好,不过以《易经》上孔子的叙述的原文来讲更好:“无闷”,没有烦恼。所以我们看孔子的修养,看他的学说,论语第一篇《学而》也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没有一个人了解你,但是不怨天、不尤人。不愠,不在心里烦闷。怨天尤人,觉得我是怎么一个了不起的人,你们都不了解我,看到人眉头就皱了:你们这些知识都是废品,我是当代的圣人,你们都是不了解我……就是那个样子,我是当代的才子。这个,人不知啊,没有这个“愠”,没有这个烦恼的心,才够得上是教育完成的一个人、受高级教育完成的人。
所以这个“不愠”这两个字,当我在十几年前到日本,跟一个日本教授俩谈起。我问到日本的大战以后,学术界同你们这些在政治上大人物的变化的时候,这位教授啊,(像我们两个都用笔写,我也讲不来日本话,他也讲不来中文,)他就拿起纸写,他说“愠人很多啊!”就是“人不知而不愠”(这个“愠”),因为他是个老教授中文很好,我们看了、对看,笑一笑。实际上“愠人”,就是心中不平的,本事没有多大——愠人很多。这个是讲到——所以真正的一个修养“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不过,孔子加一个结论:“唯圣者能之”。真正有内心修养、得内心之道的人,才能够做得到。得内心之道、做得到是如何呢?平凡而平淡。自己没有觉得比任何人、没有了不起。这样做到了,换句话说,解释上面的,“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qiáng哉矫。”才完成一个人。学问之道在此。这是两节连起来说明一个东西,说明一个人学问、道德修养成就的一个规范,一个标准。
下面就讲道的境界了,就麻烦了: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之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最麻烦的一段,这个地方是中庸,真正的中庸。中庸这本书,是子思著,引释、传述他祖父孔子的学问、道德、学术思想,建立一个中庸的名称。中庸是天下之大本,那么中庸的道理呢,我们已经讲了十来章了,就是说明形而上的道体,与发挥人格的行为的真正的作用、道德的用,整个合起来叫中庸。那么实际上,这个道、体在哪里?比如佛家讲明心见性,本体叫真如,体在哪里见?你去找一个体呀,不但一辈子找不到,学佛的人说由凡夫要成佛三大阿僧衹劫——八大阿僧衹劫你也找不到。体在哪里?体只有在用上见。体在哪里?体在万有之相上见。换句话,这个道体在哪里呀?万有的相,就是道的相;万有的用,就是道的用。体在相、用中;离相、用以外另外有个体,这个体也是相啊,也是用啊。所以孔子在《易经》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上,不可知不可见,“形而下者谓之器”,所以我们哲学的名词“形而上”这句话是出在《易经》上,孔子说的,西洋哲学翻过来叫形而上,就是孔子一句话,形而上者叫做道。这个道体在哪里?
他说君子之道,你要见道、明心见性吗?很容易,“费而隐”,道无处不在。拿佛家的话,尽虚空遍法界。既然尽虚空遍法界,你的头发到你脚指头,到你鞋底下面、地下的泥巴狗屎那里都有,因为它无所不在啊!所以它“费”,弥漫在宇宙之中。但是你要找它找不到啊,“费而隐”。所以,在佛家叫如来藏(ZANG4)性,无所不在。可是你要去找一个如来藏性,你打起坐来,说我眼睛闭起来躲到如来藏性去,你正是在那里用、在忙碌,找不到。所以,“君子之道费而隐”,无所不在,就是你找不到。找到了当下就是道。
那么,子思在这个地方特别注明,可见他是悟了道,证了道。道在哪里?“夫妇之愚”,男女之间,“可以与之焉”,任何男女之间的心理、行为,各种,就是人与人之间,它都是道。但是你说这个最普通嘛,世界上有人,有人就有男人有女人,有男人女人就相爱,有相爱之间,他说,相爱并没有离开道,可你爱得合不合于道就是个问题了。
他说“夫妇之愚可以与之焉”,可是你说那么容易吗?比如说夫妇之愚到达了人生人,多容易呀,我们都是人生出来的。到现在为止,人生人究竟怎么样生的?在医学上还是大问题,还在研究。所以,现在科学研究不靠人而生人,正在研究中。瓶子里头制造人,准备将来空气里头还可以制造人呢,科学家的幻想哦。你说幻想会不会变成事实?都不知道。即使玻璃瓶子造出人,空气里头随时手一指就造出一个人来,在中国文化看来也没有希奇,为什么?空气里头本来有人,君子之道“费而隐”啊,人本来在这里呀。拿中国文化来解释,不做科学解释很容易,“君子之道费而隐,人也本在瓶子中”啊(众笑)!这是文学化,古文写法,那就不是科学了。
但是道理的确是这么一个道理,你要知道:道无所不在。你说到处都在吗?你要明心见性,你要见这个道,“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到了他最高深、最奥妙、最神秘之处,即使得道的圣人,还不能彻底地了解。“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圣人,得道的人。中国文化讲圣人,乃至老子、释迦牟尼佛都包括在内了;不过圣人他还有所不知。《中庸》这两句话读了几千年,这两句话就考死了人。
据我所知,只有一个人答得最好,解答了这两句话。明朝禅宗的一位大师——密云悟禅师,解答这两句话透彻得很,只有他。所以,后世很多的儒家都认为,唯有研究了佛法,研究通了以后,回转来读儒家的书、儒道的书,整个是豁然而贯通焉,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明朝的憨山大师等等人都注解有《大学》《中庸》啊,理由如此。那么密云悟禅师怎么答的,我们等一会再说。
我们解释这两句话,刚才提到过明朝末期的时候,有位禅宗大师叫密云悟禅师,“密云”是个庙子的名字,“悟”,他也叫“圆悟大师”,也叫“天通悟”,因为他也在天通寺主持过方丈。那个时候的方丈大师是政府聘请的,不是现在的佛教;就是由悟了道、有道的高僧(主持方丈)。密云悟大师同六祖的故事几乎是一样,从小没有读过书,很苦,也是砍柴,也是孝顺父母。后来出家了,出家了以后学参禅,大彻大悟。一代大师影响明朝末期的历史,非常大的一个人物。这位大师啊,有人问他,(他后来的皈依弟子,跟他学佛、学禅的非常多,有学问的很多。)有一位大儒家就跑来问他,说:“师父啊!”—— 他中庸书、他悟道了以后什么书无书不通。他没有读过书哦,悟道了以后等于无书不通。——说“夫妇之愚,可以与之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这句话怎么解释呢?)”他说你考功名都考取了,读了一辈子书这个还不懂啊?“文字上我懂。这个道?师傅啊,真不懂!”他讲那句话,真是震古烁今,古今以来没有的,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