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人生:一起走过三十年_吴晓波【完结】(52)

2019-03-10  作者|标签:吴晓波

  惊魂初定之后,1992年3月,我们与达能签约成立合资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力排众议,坚持要给我们派去的中方财务经理拿到实际的合资企业工资,而非名义工资,那是我当时工资的十五倍。

  达能也派人了,他们派来的总经理是曾留学法国的何毅先生,我和他的相识是在1992年6月第一次去法国达能的考察。当时我和八厂厂长、公司发展部的经理组成五人代表团前往法国,感受着达能这位“老师”安排的参观之旅。从飞机降落的那一刻起,我们一直处在惊奇和激动中,当时便由何毅全程陪同,他既开车,又充当翻译,安排每天的参观行程。在他的安排下,我们拜见了法国达能公司的副总裁兼亚太总裁,听他介绍达能的历史和经营理念,这更进-步增进了我们对这位法国巨人的认识。当时达能经过了二十三年的高速发展,坚持着一个经营原则:只做第一第二,绝不做第三。这个原则跟通用的经验如出一辙,只是我是从法国人口中听闻,而更多国人是通过后来杰克,韦尔奇的自传才得知,两者差了近十年。我们还参观了在里昂的酸奶工厂,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酸奶工厂,我们走进车间宛如走进了中国的宾馆一般,工厂如此艺术化,工业如此规模化,真把我们给看傻了。而当听说那个酸奶厂能年生产十万吨几十个品种的酸奶,供应着法国和整个欧洲的市场时,我们只有互相jiāo换讶异的眼神。当时还有一家跟随了达能二十多年的广告公司给我们介绍达能酸奶的发展历程,我们听着达能酸奶经历的九代发展,看着一个个jīng彩无比的广告片,真感觉到是一番超级震撼与享受。何毅便在那时与我们熟识,他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拥有旺盛的jīng力和高效率的工作节奏,这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们都还在倒时差,而伴着美轮美奂的法国风光,以及何毅及时有效的讲解法国的历史和风土人情,我对何毅的印象非常不错,当然对达能的印象也很棒。正是那次法国之旅影响了我的一生,它坚定了我要让牛奶公司走市场经济道路,要遵循经济规律的信念,达能成了我的一个目标和榜样。从法国回来后,我更有底气地开始领导公司市场化的改革,包括专业化分工和组织结构的调整,并决定用运营合资企业的经验推进公司的进一步改革。

  ◆矛盾与冲突

  与达能的合资我们决定放在八厂。我们同意在支付品牌和技术费的情况下,由达能负责经营,何毅出任总经理。何毅是出身外jiāo官家庭的北京人,毕业于法国最好的巴黎行政管理学院,一直在法国达能市场部工作。他踌躇满志地想在上海达能gān出一番大事业,我也积极支持他,希望合资企业能为牛奶公司带来市场运作的经验和盈利能力。但合资公司一开始便遇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霍英东建白天鹅大酒店时一样的问题。当时霍英东建酒店,在国内无法找到配套设施,甚至连浴缸的木塞都要进口。十几年过去了,虽然现在我们不会再穷至买不到木塞,伹国内的生产环境与国外相比,尤其是与法国,还是有巨大差距。

  因此一心想gān大事的何毅在遇到优质奶源不达标的难题时,便成了热锅上的蚂蚁——酸奶生产需要无抗菌素的牛奶,当时上海以鲜奶需求为主,根本找不到无抗菌素的奶源,而达能技术一碰到有抗菌素的牛奶,酸奶便不能发酵,当天的生产也就无法进行了。

  何毅急了,他经常告状到公司奶源部,以至于别人见他就烦就躲,他就只好来找我。有天晚上,已过十二点,他又来电话,当时我先生一接电话就忍不住骂他:“奶源问题找张华富去,以后晚上不要打电话到家里来!”我制止了我先生,因为我相信何毅也是不得已才求助于我的。

  在这种矛盾冲突下,与达能合资的价值逐渐体现了出来。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建立优质奶源基地,不仅是满足达能的当前需求,也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公司竞争优势的体现。于是我组织奶源部经理,、专门到第十一牧场蹲点检查,安排gān部节假日现场值班,同时把优质奶源建设纳入公司的季度、年度工作计划。如此一来,在达能需求的促动下,几年后我们整个公司都成了优质奶,合资公司也得以顺利进行。

  随着时间流逝,合资的新情况不断出现。达能在上海招聘新员工,八厂部分员工看到达能的高薪便去应聘了;而随着达能酸奶的公关营销宣传攻势起来,牛奶公司内的奇谈怪论也多了起来。我直观地感受到,合资对原有体制的冲击正在加剧,这可苦了何毅。因为达能的工厂在八厂内,何毅在中方的全包围中寸步难行,没办法,他只能又来求救于我。我明白若要让合资公司顺利运行,一定要排除一些障碍,因此我俩商定建立一个每周见面的沟通机制,我随时帮他扫除荆棘。我们的沟通机制很有效果:从外部公关、政府关系、jiāo通路牌执照,到内部的奶源生产销售协调,抱怨变谅解,责怪变jiāo流,都通过沟通机制得以解决,而我也收获了让达能的合资公司变成鲇鱼的作用,让它去搅动牛奶公司这头沉睡的狮子。

  由于达能酸奶进入上海市场时做了充分调研,研究出上海人喜欢甜、滑、细的口味,因此达能推广的酸奶很得上海人喜欢。再加上何毅想出了铺冰箱做公关等营销方法,达能酸奶在上海一pào打响,这让在巴黎的达能总部兴奋不已。1992年11月,达能董事长老里布驾着私人专机来到上海,他先在希尔顿酒店见了我,饭后到我们达能酸奶厂与员工座谈,宣传企业文化和产品质量,回答员工的提问。之后又带着我去达能饼gān厂与工人座谈。他在车上接受上海媒体的采访,邀请徐框迪、沙麟、孟建柱等市领导出席设在静安希尔顿的宴会,一系列旋风式的活动,既表达了达能总部的兴奋,同时也做了一次漂亮的公关:老里布对上海发展的浓厚兴趣,以及表达还要投资做四个合资公司的战略宏图,打动了上海市政府的领导,后来老里布被市政府聘为顾问,每年都出席上海市长论坛。

  我们第二个做新鲜奶的合资企业也因老里布的这次中国之行而激活了。老里布走后,达能高薪聘请了全世界最好的奶源公司做规划,我们的合资谈判小组则将重点放在新鲜奶项目的可行性调查和项目谈判上。

  那是我们和达能的一段热恋期,现在想来还非常美好。他们的海外发展总裁是个有贵族血统的高个子法国人,吃饭总要约在晚上八点的làng漫一族;项目经理马克·马狄儿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差不多每星期都往返于上海和新加坡之间,总是背着两只压得肩膀下移的电脑包,偶尔还会捧上一大盒新加坡的胡姬花送给“王大姐”(他常常这样称呼我)。他们以自己的经验告诉我,城市牛奶公司要坚持发展鲜奶,以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不然你会因为没有奶源基地,无法保持牛奶的成本优势而淘汰;他们把新鲜牛奶的“冷链”概念第一次清晰准确地呈现给了我们,让我们知道,只有做到从奶源到加工再到进超市冷柜的全过程都保持在4至10度才能称为“冷链”;同时还明确告诉我们,我们现在使用的鲜奶发放系统其实是常温下的“热链”。在欧洲,除了英国博物馆外再也找不到热链生产线了,而送奶的方式也因人工成本太高而消失了。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2/9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