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评传_曹聚仁【完结】(54)

2019-03-10  作者|标签:曹聚仁

  他的广大视野,乃从历史中来;他对过去中国的了解,比当前中国社会深刻;诚所谓"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他看透了过去的中国,也就看透了当前的社会。但当我们进一步解剖分析当前现实社会,就会明白鲁迅的眼光,也只是一方面的。(他自己也知道所了解不多,所以说:"失望之为虛妄,与希望

  同。"〉他所揭开的疮疤,乃是属于知识分子的。他最和吴敬梓相近,那冷隽的笔法也很相似。他曾对许广平说:"文章的看法,也是因人不同的,我因为自己好作短文,好用反语,每遇辩论,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迎头一击,所以每见和我的办法不同者便以为缺点。其实畅达也自有畅达的好处,正不必故意减縮。例如玄同之文,即颇汪洋,而少含蓄,使读者览之了然,无所疑惑,故以表白意见,反为相宜,效力亦复很大。我的东西却常招误解,有时竟大出于意料

  :

  户、

  圍、

  一.、

  一,

  ,

  」

  、,〕

  、

  ,

  一化

  之外。,,

  鲁迅《论睁了眼看》,便是对于中国人,没有勇气正视社会现象有所讽

  刺。他说:"文人究竟是敏感人物,从他们的作品上看来,有些人确也早已

  感到不满,可是一到快要显露缺陷的危机一发之际,他们总即刻连说4并无其事,,同时便闭上了眼睛。这闭着,的眼睛便看见一切圆满;当前的痛苦不

  过是4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便是无问题,无缺陷,无不平,也就无解决,无改革,无反抗。因为凡事总要4团圆',正无须我们焦躁;放心喝茶,睡觉大吉。再说废话,就有'不合时宜,之咎。"①"中国婚姻方法的缺陷,才子佳人小说作家早就感到了,他于是使一个才子在壁上题诗,一个佳人便来和,由倾慕~~现在就得称恋爱,而至于有终身之约。但约定之后,也就有了难关。我们都知道,私订终身在诗和戏曲,或小说尚不失为美谈〈自然只以与终于中状元的男人私订为限),实际却不容于天下的,仍然免不了要离异。明末的作家,便闭上眼睛,并这一层也加以补救了,说是:才子及第,奉旨成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经这大帽子一压,便成了半个铜钱也不值,问题也一点没有了。即使有之,也只在才子的能否中状元,而决不在婚姻制度的良否。"②"《红楼梦》中的小悲剧,是社会上常有的事,作者又是比较的敢于写

  实的,而那结果也并不坏。无论贾氏家业再振,兰桂齐芳,即宝玉自己,也成了个披大红猩猩毡斗篷的和尚。和尚多矣,但披这样阔斗篷的能有几个,已经是'人圣超凡7无疑了。至于别的人们,则早在册子里一一注定,末路不过是一个归结:是问题的结束,不是问题的开头。读者即小有不安,也终于奈何不得。""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猾。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又觉得日见其光荣。"③他预言: 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他说的就是这一圈子的话。

  ①②③

  《鲁迅全集》第1卷,第218页。同上书,第219页。同上书,第220页。

  鲁迅评传

  、、人;

  、,

  鲁迅所讽刺的人,他的笔那么辛辣,而且反反复复,一直那么纠缠下去, 因此,在读者的印象中是很深的。几乎如陈西滢、梁实秋、章士钊、徐志摩、杨

  邨人、邵洵美、王平陵,这些写写文章弄弄笔头的人,都使人有jian慝邪恶的想法,有一回,某君问我:"陈西滢是不是像秦桧那么坏?"我听了不禁失笑;文人之笔,有时候真是令人可怕的。他笔下勾画得最成功的是孔乙己,这是他最

  熟悉的人物;依我看来,连他所写的阿0,虽说连自已的名字都不会写,只能画一个并不圆的圆圈,都是十足的孔乙己腔调。不错,鲁迅笔下的人物,如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单四嫂子、王九妈、七斤、七斤嫂、鲁八一嫂、闰土、豆腐西施、阿0、赵太爷、祥林嫂,都是农村里的人,但这些人物都是出于破落的门庭,属于鲁迅自己那一台门的,是中国古老农村的一部分,而不是农村的代表人物。鲁迅在乡村住得并不久,他的意识形态成熟于大都市。他们周家,在乡村乃是赵太爷,并不是"闰土"、"七斤",或"阿0"那样的农民,鲁迅只能说是"知稼穑之艰难",并不"知稼穑",还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因为有人qiáng调鲁迅的阶级意识,所以得把鲁迅的家世看看清楚的、鲁迅对他自己那一阶层的社会相,了解得很深刻,对于中国社会的了解,却并不广大(瞿秋白说他是他那绅士阶级的叛徒,那倒是不错的〉。

  孔乙己,一个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的老头儿,穿了一件又脏又破旧的长衫(长衫是他这一阶級的表记、"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穷困潦倒。不免做些偷窃的事,最后因此被打折了脚,死在不知什么地方, 在人们的记忆里也就消失,好像他并没有生到世上来似的。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别人笑他偷何家的书,吊着打,他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这一人类的没落,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儒林外史》有一位在南京修补乐器的倪老头子,他自己就说:"长兄,告诉不得你, 我从二十岁上进学,到而今做了三十七年的秀才。就坏在读了这几句死书, 拿不得轻,负不得重,一日穷似一日,儿女又多,只得借这手艺糊口,原是没奈何的事。"他本来有六个儿子,为了没有吃用,都给卖到他州外府去了。不过, 吴敬梓所体会到的没落气象,到了鲁迅时代,显得格外陷于绝症了。

  周作人从孔乙己说到咸亨酒店的老板:"他是鲁迅的远房本家,是一个秀才,他的父亲是举人,哥哥则只是童生而已。某一年道考落第后,他发愤用

  《

  一

  功,夏天在高楼上大声念八股文,音调铿锵,有似唱戏发生了效力,次年便进

  了学。他哥哥仍旧不成,可是他的邻号生考上了,好像是买彩票差了一号,大生其气,终于睡倒地上,把一棵小桂花拔了起来。那父亲是老举人,平常很讲

  道学,日诵《太上感应篇》,看见我们上学堂的人有点近于乱党,曾致忠告云: '从龙成功固多,但危险却亦很多。,这是他对于清末革命的看法。晚年在家教私塾,不过从心所欲,却逾了矩,对佣媪毛手毛脚,乱写凭票予人,为秀才所

  见,大骂为老不死。一日为媪所殴,媳妇遥见,连呼'老昏虫该打!7不正是阿0的影子吗?所以我说:鲁迅笔下的阿0,也就是孔乙己的影子。"〈周作人说:"他是一个破产大人家的子弟和穷读书人的代表,著者用了他的故事差不多就写出了这一群人的末路。"孔乙己也和阿0—样成为最凸出的典型人物的)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4/14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