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
[1]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7。
[2]《明熹宗实录》卷14。
[3]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7。
[4]《明熹宗实录》卷12。
[5]《满文老档·太祖》卷21。
[6]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9。
[7]《满文老档·太祖》卷34。
[8]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12载:“辽抚阎鸣泰报,据驻割前屯卫副总兵赵率教塘报,奴酋差八个王子,带领步夷八万,于十月内,每王子分米一百三十囤,俱搬运牛庄、海州”,《满文老档·太祖》卷38。
[9]彭孙贻:《山中闻见录,卷4,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10。
[10]彭孙贻:《山中闻见录》卷4。
[11]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3,茅元仪:《辽事砭吃》卷1。
[12]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11。
[13][14]王在晋:《三朝辽事买录》卷9,卷8。
[15]王在晋:《三朝过事实录》卷9。
[16]茅元仪:《辽事砭呓》卷6,方孔炤:《全边略记》卷10。
[17]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10,《高阳太傅孙文正公年谱》卷1。
[18]茅元仪:《辽事砭吃》卷3。
[19]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15。
[20]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12,稻叶君山:《清朝全史》上册第十二章,《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第八函卷113,《孙文正公年谱》卷3。
[21]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12,稻叶君山:《清朝全史》上册第十二章,《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第八函卷113,《明史》卷259,《孙文正公年谱》卷3。
[22]茅元仪:《辽事砭吃》卷6,方孔炤:《全边略记》卷10,谈迁:《国榷》卷86,《明史》卷259,《孙文正公年谱》卷3。
[23]《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第八函卷ll3。
[24]东林,即东林党,起于明万历间,无锡顾宪成和高攀龙修东林书院,批评当时的政治,名声很盛,和当时巨jian魏忠贤对抗,叫做东林党。
[25]“清君侧”,是清除君主身边的坏人.语本于《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此逐君侧之恶人”。李商隐《有感》诗,《新唐书·仇士良传》,皆有载,参见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页958。
[26]《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第八函卷113,《建州私志》卷下,参见《清初史料四种》。计六奇:《明季北略》卷14载:孙承宗过京师,“魏忠贤与群小畏忌之,诬左袒东林,五年(公元1625年)勒致仕归。”
[27]《明熹宗实录》卷39。
[28]方孔炤:《全边略记》卷10载:“巡抚袁崇焕上言,捐弃两河,未有胜着,惟旧督臣王象乾,经臣王在晋抚存西虏,奴穷于无所入,旧枢辅孙承宗决出关、用辽人之议,奴穷于无所遵,故静伏者三年。”
宁远受挫,负伤撤围
三、宁远受挫,负伤撤围
枢臣孙承宗乘努尔哈赤自顾不暇的机会,镇守辽边,严防紧守,安定辽边三年多。罢职以前,发生了柳河(在今辽宁省新民县境,源出敖汉旗,经彰武县入边)事件,使阉党有了可乘的机会,迫使孙承宗退职回籍。使高第出镇辽边,这就揭开了宁远之战的序幕。
柳河事件发生在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天命十年)九月,当时,努尔哈赤派遣大批的汉人到三岔河以南的盐场去煮盐,人们难于忍受其苦,许多人寻找机会设法逃走了。努尔哈赤下令严加看管,盐工们生活更加艰苦。同年五月,有个名叫刘伯漒的汉人,带领几个逃民,来找马世龙求救。他说,后金四王子(即皇太极)驻在耀州城,统兵不满三百人,只要大军一过柳河,辽民即刻bào动响应,杀死四王子,歼灭后金兵卒,可以立个奇功。马世龙初想,阁臣孙承宗在离开关时有令,不许轻举妄动,所以没有进兵的意思。后来,哨将鲁之甲请求乘巡河的机会前去探看,马世龙也有贪功的念头,于是便兵分两路:一路由左辅率领向柳河上游进发;一路由右屯卫前锋副将鲁之甲、锦州驻防前锋营参将李承先,水兵营游击金冠、姚与贤等,率领向柳河下游进发。以鲁之甲为前锋营,于九月二十一日,从右屯卫起程,会同李承先等人于二十二日率领舟船约会子二家沟,渡柳河,二十七日攻击耀州城,并寻找解救盐场汉民之机。然而,明官将之间互不协作。金冠的水营故意违背约期不到会师地点,鲁之甲统兵等候到二十五日,只有水师将领金启徐督率六、七个小舟到达,鲁之甲只好用小舟,每次渡七、八个人过河。先期过河的有千总马吉、周守祯等官兵二百五十名,张文举、郝自演等统兵四百五十多名,另有归乡的难民二百三十名过河,鲁、李也率领八百名枪pào手过河,结营于河东岸洲子鼎,想搭结苇桥。因为没有大船,待渡兵卒,喧嚣不已。
这时,耀州城守是后金的将领屯布鲁、阿尔岱、茂海等,他们把明军的情况早已侦察到了,事先设下伏兵,严加守备。明兵到耀州城下,见寂静无人,以为有机可乘。哪里料到,城头一声呐喊,伏兵四起。明兵见势不妙,仓惶溃逃,后金兵在后追杀,一直追到河边(即娘娘宫的渡口),而明后继军的苇桥尚没搭成,众兵将一见后金兵来到,慌忙发pào还击,李、鲁二将奋力抵抗。八旗兵以众击寡,bī迫明军背水相战。结果没有过河的明兵几乎全部被歼,死亡四百多人,李、鲁二将负伤后死在泥水中[1]。
马世龙在二十六日从右屯卫起行,二十七日到达柳河,派人渡河增援攻打耀州城,援军还没有到,败兵已经纷纷退了下来,他急忙下令退兵。后金军大获全胜,共得战马六百七十多匹,将缴获的各种兵器送往沈阳报捷,努尔哈赤出城十里迎接屯布鲁等人,杀牛祭旗,赏赐兵将。
明哨卒虽然败在柳河下游,但左辅所率领的兵到了柳河上游,突然攻击船城(今辽宁省辽阳县西山川城),杀了后金固山一名,兵卒数十,活捉了五百多人,得胜而还。后金在船城没有防备,遭到很大的损失,颇为惶恐[2]。此次两军冲突,胜负相当。假若明军各部兵将稍能协调一致,金冠水师及时赶到,明军获得一次小胜还是有把握的。消息传到朝廷后,阉党认为有机可乘,他们用攻击马世龙败兵,来动摇孙承宗的地位。因此大肆宣传柳河之败,胡说什么柳河一战,“辽之jīng锐十万尽矣”,又造谣说,关门旦夕将要失守。于是,朝廷议论沸腾,阉党纷纷上奏,皇帝竟然附和他们,下旨责备孙承宗,令马世龙戴罪立功。孙承宗原不知柳河战争真相,见朝廷是非不分,只好再次上疏求退。同年十一月,承宗被退职回籍了。
柳河事件后,孙承宗罢归乡里。皇帝下旨,以高第代行辽东经略职务。高第素来胆小畏战,不懂得军事[3],他原在兵部时就极力主张只守关门,不必远守。孙承宗为此曾上疏批评他,所以高第恼恨承宗。高第投靠阉党,当承宗退职回籍时,高第原想乘人之危下毒手,杀死孙承宗。魏党不敢答应此事,高第才住手。高第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他刚到任,就因柳河新败,心怀畏惧,认为关外必不可守,令马世龙把锦州、右屯、大凌河、小凌河、松山、杏山(今辽宁省锦县西南“杏山”)、塔山(今辽宁省锦县南“塔山”)等城的兵马、器械撤下来。在撤退过程中,丢弃米粟十余万石,难民死于道路,哭声震野,致使军无战心,士气低落。当高第督促明军撤到宁远城的时候,袁崇焕坚守不撤,高第qiángbī他撤离。袁崇焕力争说,“兵法说,有进无退”,锦州、右屯若是动摇,宁远、前屯必然震动,关内也没有保障了。高第还是不答应,执意要撤离宁远、前屯二城。袁崇焕见他不听劝告,便愤怒地说:我是宁前道,官在这里就应当死在这里。高第见崇焕坚守宁远、前屯的志向不可夺,便将其他各城统统进行撤防,使宁远城变成一座孤城[4]。从这里不难看出,明朝末年,朝政腐败,阉党专权,用人不当,竟将高第这种保命害国的庸人,委以重任。其后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