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发榜了。
某某同学接到北京大学的通知……
某某同学接到清华大学的通知……
某某同学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通知……
某某同学接到开封师范学院的通知……
某某同学接到河南某师范专科学校的通知……
发通知的学校从高向低,王立群的心一次又一次下沉,下沉,再下沉……
他报的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全部发榜了,王立群没接到任何一个学校的录取通知。
一位比王立群少考三十分的同学接到河南某学院的录取通知时,王立群彻底死了心:他又落榜了。
王立群怎么也没想到,时间过去了七年,爷爷那几亩地怎么还这么重要,这么要命啊?!他当然想不到,也不敢想,这种极“左”的做法,不仅决定着他这个普通学生的命运,还决定着整个国家的命运。
高考落榜的学生一般面临两种选择:或者就业,或者复习一年再考。王立群及父母很清醒,王立群不管怎么复习,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都改变不了他明年再次落榜的命运。对王立群来说,成绩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已经被打入另册,他在娘肚子里时,他的命运就决定了。他即便才如绣虎,文似雕龙,也都白搭、白搭、还是白搭!
挫折中的磨励(2)
王立群放弃了“复读”。到一家国营企业大厂应聘教师。
这家国营大厂有两个学校,一个技工学校,一个小学。王立群去应试技工学校。考官是两位临时抽出来代课的工程师。他们希望赶快招到新教师,好推掉他们的代课任务。两位工程师,一个手里拿本高中《平面三角》,一个手里拿本高中《平面解析几何》,非常认真、严肃地考王立群。
因为此前无数次复习记忆,王立群能把这两本书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所有定义、公式,甚至节后的习题及答案都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两位工程师对王立群口试了整整一个下午,很满意。
王立群马上被录用,要他在技工学校教数学。
一个月后,备好《平面三角》课准备上台的王立群被校长喊去,不做任何解释,通知他:你的工作变了,到厂里的小学教书去。
事后王立群知道:他的工作变动是因为有位主管厂长认为,一个高中生怎能教相当于高中的技工学校?
这位厂长的思考有道理,当然,他不知道,学历从来不是决定一个人能力的最主要因素,比如,数学大师华罗庚是什么学历?
二十岁的王立群简直晕菜:
明明考出好成绩,不能进大学;
明明考出好水平,不能教中学;
明明想为社会出一份力量,总是烧香找不到庙门;
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一步一坎的人生路如何走啊……
王立群昏头昏脑来到小学,眼前是一片红领巾,他还没回过神来,脖子上已经系上“红旗的一角”。
王立群被任命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一gān就是七年。
王立群因家庭问题高考落榜却被任命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实在令人啼笑皆非。少先队员是祖国的花朵,难道这些给王立群戴上“红旗一角”的人不知道王立群的“背景”正是缺少红色?他们不担心这个后来被称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王立群误导可爱的少年儿童?也可能这些掌权者正是通过给王立群一个非常高尚的差使,让他觉得温暖?让他觉得受到信任?觉得人生并非都那么无情?
王立群在小学教了七年书,从一年级教到八年级,他教语文、数学、珠算、大字、自然,他曾在接到学校的任务后,一周内学会拉手风琴,教音乐。
一个随时可能被解聘的合同工,只能领导指到哪,自己打到哪,需要教什么课,就备什么课。原本不熟悉的,尽量、尽快熟悉。原本不会的,抓紧立即学会。
王立群是个“苦练型”人物,他在社会上立脚,不是跟时代斗,跟他人斗,而是跟自己斗,苦苦地斗。历练自己适应这个社会,历练自己适应这个环境,历练自己在逆境中生存。他不靠取巧,靠实gān,不靠语言,靠行动。既然什么好事也轮不到自己头上,那就凡事做得让人无懈可击,凡事对得起良心!
王立群自己说:
“人生挫折是常有之事,人的一生要学会在挫折中磨励自己。”
“打破人生困境的最好方法是使自己足够qiáng大起来。”
王立群做梦都想读书,时隔十二年,读书机会来了,又和他擦肩而过。
1977年恢复高考,王立群想实现大学梦,却被一条规定卡住了:年过三十岁的考生,必须是1966、1967、1968年毕业、因为“文革”失去高考机会的高中生。王立群是1965年参加高考的落榜生。
王立群眼睁睁看着机会来了,又眼睁睁看着机会走了。
上帝在哪儿关上门,就会在另一个地方开扇窗。
此前,“上帝”已给王立群开了一扇窗。
因为“评法批儒”政治活动,酷爱理科的王立群向文史转舵。
1974年开始“评法批儒”运动,王安石被官方认定为法家。王立群所在的国企大厂的“工人理论组”奉命和开封师范学院历史系合搞《王安石诗文选注》。王立群被分配注释王安石诗词。为这事,他离开高中教学岗位三年,天天去开封师范学院历史系上班
挫折中的磨励(3)
王立群从来没见过这么丰富的藏书!
王立群从来没接触过这么多博学的教授!
王立群读《宋史》,读《续通鉴》,读《续通鉴长编》,为了注王安石的诗而读。
王立群读《史记》,读《汉书》,读《资治通鉴》,因为兴趣而读。
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物理化学,在王立群的人生渐渐淡出;左丘明、太史公、司马光、王安石,进入王立群的视野,引起王立群的兴趣。
人生常常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哲学的前定调和。
开封师范学院,就是王立群现今所在的河南大学前身。
1978年恢复招研究生,除了已经取得大学毕业文凭者外,同等学历可以报考。所谓“同等学历”是什么?就是虽然没念过大学,但是通过自学掌握了大学所授知识的人。说穿了,在研究生入学考试时,同等学历考生不过比有大学文凭的考生加试两门基础课而已!对同等学历者网开一面,是当时国家急需人材的权宜之计,这个权宜之计却给很多有志于进入高等学府的人提供了一条捷径。那阵子,考大学考不上却考上研究生的,大有人在。以同等学历来念研究生,然后脱颖而出,成为教授、名家的,亦大有人在。现在,随着制度的健全,“同等学历”已经有点儿失宠了。现在大学里引进1958年以后出生的教师,首先得问:你的“第一学历”是哪儿的?也就是说,你的大学本科是名牌大学还是“野台子戏”?
王立群知道可以以同等学历考研究生,喜从天降。但是当年考已经来不及。那就充分准备,务在必得,第二年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