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是一面镜子_季羡林【完结】(58)

2019-03-10  作者|标签:季羡林

  在中国文艺理论中,有与印度极为相似的情况。因为中国文艺理论,不像欧洲那样进行细致入微或者接近烦琐的分析,也不像上述的印度式的分析,而是以形象的语言,给读者一个鲜明的印象。我前不久写过一篇《门外中外文论絮语》,讲的就是这个现象,这里不再详谈。中国古代文论中喜欢用"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等等词句,来描绘说不出的或者无法可说的东西。这种做法同印度的暗示功能、暗示义或领会义,几乎完全相同。印度人称之为"韵",我觉得,这就等于中国的"神韵"。

  在本文中,接下去讲了中国一些书名和印度书名颇有类似之处。中国有《文心雕龙》、《法苑珠林》之类,而印度则有《文镜》、《情光》之类的书名,也颇含有一些暗示的意义,而西方书名则缺少这种现象。

  14?《他们把美学从太虚幻境拉到了地面上》

  世界上各种学问都有争论,但是美学的争论似乎更多。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是其是而非他人之所是。美学仿佛是处在太虚幻境里,令下界凡人莫测高深。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只有两位学者是例外,一个是朱光潜先生,一个是宗白华先生。他们讲美学讲得真切,讲得实在,令人读了明白。所以我说,他们把美学从太虚幻境里拉到了地面上。

  (这是我几年前对中国美学研究的看法。最近我的看法有了突然的转变。我认为,中国美学家跟着西方同行走进了死胡同。我写过一篇《美学的根本转型》,下面再谈。)

  第95节:回到祖国(48)

  15?《祝贺〈外国语〉创刊十周年》

  在祝贺《外国语》创刊十周年之余,我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要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四十多年来外语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不怀偏见的人必须承认,现在大学生的外语水平比不上解放前。其故焉在?这是我们必须总结的,然而到现在还没有人去做。

  16?《〈五卷书〉在世界的传播》

  这是一篇讲《五卷书》在世界上流布情况的论文。同样的内容,我曾在一九四六年的一篇论文《梵文〈五卷书〉--一部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话集》里讲过。在现在这篇论文里,我增添了一点新东西,这就是:我讲到了《五卷书》同德国学者的关系特别密切。第一个把梵文本译成了德文的,并写了一篇极长的导言追踪《五卷书》在世界上流布的情况的,是德国学者本发伊。这是十九世纪的事情。到了二十世纪,又有一位德国学者海特尔(Johaness

  Hertel)写了一部书,名叫《五卷书--它的历史和流布》。这里面不一定有什么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实际上只能是一个偶合,然而却不能不说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有趣的偶合。

  17?《关于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

  这篇文章颇长,讲了下列几个问题:一,吐火罗文剧本的情况;二,印度戏剧的发展;三,印度戏剧在中国新疆的传播;四,印度戏剧与希腊戏剧的关系;五,中国戏剧发展的情况;六,吐火罗文剧本与中国内地戏剧发展的关系。从标题中大体上可以看出本文的内容。最后,我对比了中国戏剧和印度戏剧的特点:(一)韵文和散文杂糅,二者同;(二)梵文俗语杂糅,中国有,但不明显;(三)剧中各幕时间、地点任意变换,二者同;(四)有丑角,二者同;(五)印剧有开场献诗,中国有跳加官;(六)大团圆,二者同;(七)舞台形式不同;(八)歌舞结合,同。

  18?《吐火罗文A(焉耆文)〈弥勒会见记剧本〉与中国戏剧发展之关系》

  关于吐火罗文A(焉耆文)《弥勒会见记剧本》,我已经写过一些文章,或译释此书,或介绍吐火罗文。这些我在上面都已有所叙述,下面还会讲到。现在这一篇论文内容与上面已经讲过的和下面将要讲到的都不一样。我主要讲这个剧本与中国戏剧发展的关系,只能算是一个假设。

  我在本文中先讲了《弥勒会见记》吐火罗文本与回鹘文本的异同问题。后者系由前者译出来的,但是前者中的一些舞台术语,后者都没有。前者在书名中明明白白地使用了"剧本"二字,后者则没有,但也有暗示是剧本的地方。

  下面我讲到印度戏剧的来源问题,与木偶剧的关系问题。它与古希腊戏剧也似乎有点联系,"幕"字在梵文中有几个字来表示,其中之一是yavanikā,原意是"希腊的"。我又讲到,印度戏剧起源大概颇早;但是剧本则出现较晚,比古希腊要晚几百年。中国戏剧也有类似的情况,剧本出现极晚。最古的梵文剧本,未发现在印度本土,而发现在中国新疆。不管发现在什么地方,它总是印度的作品,这一点是不容怀疑的。同样发现在新疆的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剧本》,则是另一种情况。吐火罗文虽然是印欧语系的语言;但是,残卷只发现在中国新疆,我们不能不说它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文字;而用这种文字写成的剧本,也只能说是中国的剧本。

  讲到中国戏剧起源的问题,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他接着又讲到俳优之兴远在巫之后,优多以侏儒为之,主要任务是插科打诨,与印度戏剧中必不可少的丑角,几乎完全相同。王国维在下面又说道:"盖魏、齐、周三朝皆以外族入主中国,其与西域诸国jiāo通频繁,guī兹、天竺、康国、安国等乐皆于此时入中国,而guī兹乐则自隋唐以来相承用之,以迄于今。此时外国戏剧当与之俱入中国,如《旧唐书·音乐志》所载拨头一戏,其最著之例也。"我认为,这个意见很值得重视。它同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剧本》有什么关系或联系,我现在还说不清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第96节:回到祖国(49) .福哇txt小说.

  最后,我列出了一些印度古代戏剧和中国古典戏剧、特别是京剧之间的相似点,这些点我在上面已有所涉及。

  一,韵文和散文杂糅。二,雅语和俗语结合。在中国京剧中小丑和员外官员的话是不同的。三,剧中各幕时间与地点随意变换。四,都有丑角。五,印剧有开场献诗,华剧有跳加官。六,结尾大团圆。七,舞台,印剧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华剧一般是四方形。八,歌舞结合。

  以上都是我个人的想法。

  19?《〈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序》

  陈寅恪先生是一代史学大师。据我的拙见,一代大师必须能上承前代之余绪,下开一世之新风,踵事增华,独辟蹊径,不能只拾人牙慧,墨守成规。寅恪先生正是这样的大师。他不但jīng于考证,而且重视义理。他常用佛家的"预流"二字,其含义也就是王静庵先生所说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新学问"。先生还常说"发前人未发之覆",这些他都身体力行。

  20?《祝贺"齐文化专号"》

  在过去,学者们往往笼统谈所谓"齐鲁文化",其实细细推究起来,二者还是有区别的。齐文化的中心就在目前山东淄博市范围以内。无论是文献资料,还是考古发掘,都证明此地过去有水平相当高的独特的文化,值得我们去探讨。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8/8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