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给山东学者刘波主编的《走向世界文学的桥梁》一书所写的序。内容主要谈当今中国比较文学界的喜与忧。喜,因为参加的人多起来了。忧,因为发表的文章肤浅者多,而深刻有见地者少。救之之方是广通声气,努力学习。
第103节:回到祖国(56)
3?《〈抗倭演义(壬辰录)研究〉序》
中、日、朝、韩立国于东亚大陆垂数千年,其间关系有友好的一面,也有磕磕碰碰的一面,《壬辰录》讲的就是后者。日本侵朝不止这一次。我认为,到了今天,我们四国人民在正视历史的同时,更应该向前看,看到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都应该继承我们历史上文化jiāo流的好传统,在目前形势下继续jiāo流文化,互通有无,睦邻友好,和平共处。
4?《读日本弘法大师〈文镜秘府论〉有感》
我从日本弘法大师的《文镜秘府论》中悟到了现在的《中国文学史》论诗歌的偏颇。诗歌必讲韵律,韵律就与音乐接近。近代西方的一些诗人主张诗歌音乐化。中国"齐梁文学"的"永明体"也有类似的主张。他们想使诗歌"八音协畅",听起来铿锵有致,能增qiáng诗歌的感人性。当然,他们并不是主张把诗歌写成乐谱。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5?《〈世界名诗鉴赏辞典〉序》
这一部辞典选的不是一般的诗,而是名诗。汉译文又大部分选的是名译。真可谓珠联璧合。我认为,这样做,至少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个是可供欣赏,能够给不通外文的读者以美的享受。另一个是可供借鉴,意思就是为中国的新诗作者提供参考,使他们在创作中能够吸纳新鲜的营养。近年来在中国外国文学的译本并不走俏,独诗歌翻译为例外。其中原因,我曾百思不解,最终豁然开朗。我想到中国古人所说的"诗无达诂",是非常有道理的。诗,不但指中国诗,也指外国诗。"无达诂",意思就是理解因人而异。这不有点迷离模糊吗?然而妙就妙在这个"迷离模糊"上,它能增加美感。
6?《对开好中国比较文学会第三届年会的两点意见》
我的两点意见是:一,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我认为,近几年来,我国比较文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认真钻研、艰苦努力还不够,好文章不多。不要把比较文学看得太容易,把它看得难一点,更有好处。二,加qiáng团结。比较文学的摊子铺大了,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团结,不要讲位置分配学、座次学等等。领导班子要年轻化,年老的该退就退。
7?《谈中外文化jiāo流》
这是一篇座谈会上的发言稿。大意是:在文化jiāo流方面,东、西各有自己的"拿来主义",我们拿来西方文化中优秀的东西,同时又继承发扬我们自己的优良的文化传统。不但西方物质的东西我们要学,jīng神方面的好东西我们也要学。过去,我们从印度拿来了佛教,经过我们的改造,创造了禅宗,至今在世界上还有影响。我反对"全盘西化"论,因为,事实上办不到,理论上讲不通。崇洋与排外,都是不对的。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可能都与中国儒家思想有关。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儒家思想可能有所作为。
8?《比较文学之我见》
这篇短文谈的是我对所谓"比较文学危机"的看法。比较文学确有"危机",外国的我不讲,只讲中国的。原因我认为是有人把比较文学看得太容易。这一点我在上面已经谈过。我在这里引了六七十年前陈寅恪先生的一段话:"盖此种比较研究方法,必须具有历史演变及系统异同之观念。否则古今中外,人天龙鬼,无一不可以相与比较。荷马可比屈原,孔子可比歌德,穿凿附会,怪诞百出,莫可追诘,更无所谓研究之可言矣。"真是一针见血之言。
9?《玄奘〈大唐西域记〉中"四十七言"问题》
玄奘《大唐西域记》的《校注》问世以后,颇得国内外专家们的好评。但是注中仍有错误,原文"详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则,四十七言",关于"四十七言"的注就是一个例子。注者把梵文现有的四十七个字母--元音十四个,辅音三十三个--写在注中,数目相符,焉得有讹?外国注者也犯了同样的错误而不自觉。但是,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经我后来的探讨,"四十七言"应该是:
元音12个:
a ? i ī u ū e ai o au am · ah ·
辅音35个:
第104节:回到祖国(57)
喉音 k kh g gh n
颚音 c ch j jh ?
舌(顶)音 t · t ·ha d · d ·ha n ·
齿音 t th d dh n
唇音 p ph b bh m
遍口音(超声)10个:
y r l v s' s · s h llam · ks ·a
详情请参阅原文。
10?《〈菩萨与金刚〉--泰戈尔散文之我见》
我认为,中国加入世界文学行列,自五四运动前夕鲁迅的《狂人日记》始。从那以后,介绍外国文学之风大煽。最初介绍最多的莫过于印度的泰戈尔。泰戈尔既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又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融哲理于文学创作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虽然生长在一个富于幻想的民族中,他的文学创作也继承了这个传统;但是他终其一生并没有把自己关在一个象牙之塔中,而是关心国内外大事,是一个真诚的爱国主义者和国际主义者。
11?《对于X与Y这种比较模式的几点意见》
既然是谈比较文学,当然要比较,这是天经地义,未可厚非。但是,有的人比较得太滥,几乎达到了"无限可比性"的程度。这种"拉郎配"式的比较,多半肤浅,比了等于没有比,这无助于比较文学的发展,只能形成比较文学的"危机"。要作比较研究,必须更加刻苦钻研,更加深入到中西文学的深层,剖析入微,触类旁通,才能发前人未发之覆,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我曾多次劝告年轻的比较文学者们,要把比较文学看得难一点,更难一点,越看得难,收获就越大。
12?《祝贺〈学林〉创刊400期》
《学林》是上海《文汇报》的一个副刊。我长期是《文汇报》的忠实的读者,《学林》我当然是经常读的。一九九一年一月六日,《学林》第四百期出刊,上面有许多学者的祝词,我的祝词也滥竽其中。但这篇短文是一九九零年写的,所以列入此年。文中表达了我对一种报纸特点表现在何处的意见。我认为是表现在地方新闻和副刊上,因为政治和经济新闻,每张报纸都必须刊登的,无从见其特点。我觉得,《学林》的风格清新庄重。
13?《从中国文化特点谈王国维之死》
关于王国维自沉的原因,有不同的说法。他自己说是"义无再rǔ",陈寅恪先生则说与文化衰落有关。我多年不能理解寅恪先生这个观点。后来我读了许多学者关于中国文化特点的论著,他们大都认为中国文化重点在讲人,是人文主义jīng神。我恍然若有所得。陈先生说中国文化的jīng神是三纲六纪,君臣关系是三纲之一,这样一来,王先生自沉的原因就很容易同中国文化挂上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