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红楼时间密码_陈林【完结】(28)

2019-03-10  作者|标签:陈林

  张笑侠先生将第七十回中黛玉重建桃花诗社与第七十一回贾政回家、贾母“八旬之庆”等情节列为一年(即甲寅年)[8],这是失察,上了小说作者故意搅乱时序的大当。

  第七十回写道:“这日众姊妹皆在房中侍早膳毕,便有贾政书信到了。宝玉请安,将请贾母的安禀拆开念与贾母听,上面不过是请安的话,说六月中准进京等语。其余家信事务之帖,自有贾琏和王夫人开读。众人听说六七月回京,都喜之不尽。”(第992页)

  宝玉知道父亲回来将会查他的功课,所以慌得“至次日起来梳洗了,便在窗下研墨,恭楷临帖”(第993页)。到了“三月下旬”,宝玉“正是天天用功,可巧近海一带海啸,又遭踏了几处生民。地方官题本奏闻,奉旨就着贾政顺路查看赈济回来。如此算去,至冬底方回。宝玉听了,便把书字又搁过一边,仍是照旧游dàng”(第994页)。

  可是到了第七十一回(按小说所写为甲寅年),贾政竟然于七月回京了,在家休假一个月,正好赶上“今岁八月初三”贾母的“八旬之庆”,岂非咄咄怪事!根据上下文来判断,惟一合理的结论是:贾政既不是在第七十回所写的那一年六七月回京,也不是在当年的冬底才回,而是到了第二年的七月才回家!

  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写“甲寅”年中秋赏月,贾母对尤氏说:“可怜你公公已是二年多了,可是我倒忘了,该罚我一大杯。”(第1082页)尤氏的公公贾敬是在第六十三回某月底去世的,即“寿怡红群芳开夜宴”的第二天(第901页)。贾敬去世当年的年底,尤二姐吞生金自杀(第六十九回,第984页)。第二年chūn天,林黛玉等人倡议重建诗社(第七十回,第990页)。由此可见,按贾母的说法,贾敬必定死于“壬子”年,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乃“癸丑”年。

  这个时序本来是非常清楚的,可是作者偏偏要将其搅乱。第七十二回写到,贾母八月初三的八旬之庆刚过几天,凤姐对贾琏说:“我蛭蚁胱藕笕帐怯榷愕闹苣辏颐呛昧艘怀。洳荒鼙鸬模降赘细龇厣照胖剑彩擎⒚靡怀 !?第1023页)这个“周年”的说法莫名其妙,完全不通,只起到一个混淆视听的作用。

  到了第一百零七回(按小说所写为乙卯年),作者写得更加离谱——贾政对北静王等人说:“犯官自从主恩钦点学政,任满后查看赈恤,于上年冬底回家,又蒙堂派工程,后又往江西监道,题参回都,仍在工部行走,日夜不敢怠惰。”(第1476页)如果这个“上年”是指“甲寅年”,当然说不过去;如果是指“癸丑年”,则是完全无视第七十一回所写贾政于七月回京的事实。

  以上这两个明显的时序错误一个在前80回,一个在后40回,如果据此断言后者是所谓续作者露出的拙劣破绽,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只有一种可能:这是小说原作者在故意搅乱时序。关于这一点,还有一个明显的例证。第九十四回写到,怡红院里的海棠开了,贾母说:“这花儿应在三月里开的,如今虽是十一月,因节气迟,还算十月,应着小阳chūn的天气,这花开因为和暖是有的。”(第1330页)按照小说的时序安排,此时的确是十一月,但“节气迟”却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因为第九十五回写到,当年“十二月十八日立chūn”,可见节气很早。按照本文还原的真实年代,壬寅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立chūn,也算节气比较早的。作者故意将时序弄混,无非是想隐瞒真实的朝代年纪,搅浑我们探察真实朝代年纪的线索。

  9. 4 壬寅年huáng河大决口

  按照本文的年代推定,第八十九回也属于壬寅年(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该回写到,九月中下旬某日,贾珍告诉王夫人:“部中来报,昨日总河奏到河南一带决了河口,湮没了几府州县。又要开销国帑,修理城工。工部司官又有一番照料,所以部里特来报知老爷的。” “从此直到冬间,贾政天天有事,常在衙门里。”(第1269页)

  贾珍的话透露了两个信息:第一,huáng河秋汛,在河南一带大决口;第二,此前huáng河也出现过决口,所以才会“又要开销国帑”,“又有一番照料”。那么,huáng河于1722年秋天是否在河南境内出现过大决口呢?这对本文推定的真实朝代年纪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许韶立先生在《huáng河中下游分界线新说》一文中提到:“康熙六十年(1721年)到雍正元年,两年多的时间里huáng河在武陟秦厂、詹店、马营、魏庄四次决口。洪水淹没焦作、新乡、安阳后顺地势向北流去,经卫河入海河,直bī京津,危害华北。”[9]

  姚伟在《雍正王朝的“huáng委会”•之二〈武陟河工牵系天下安与危〉》一文中也提到:“从康熙六十年八月秦厂决口到雍正元年正月马营堵口合龙,清政府集中了倾国之人力财力来与huáng河对抗。其间国库曾一度入不敷出,无奈之下,朝廷急令周边各省将应上解京城的白银和粮食直接押送到武陟。”[10]

  《清史稿•列传六十四》记载了河道总督陈鹏年于康雍两朝废寝忘食治理河南境内huáng河四次决口,以致累死的情形:

  (康熙)六十年,命(陈鹏年)随尚书张鹏翮勘山东、河南运河,时河决武陟县马营口,自长垣直注张秋,命河督赵世显塞之。议久不决,鹏年疏言:“huáng河老堤冲决八九里,大溜直趋溢口,宜於对岸上流广武山下别开引河,更於决口稍东亦开引河,引溜仍归正河,方可堵筑。”奏入称旨。世显罢,即命鹏年署河道总督。

  六十一年,马营口既塞复决,鹏年谓:“地势低洼,虽有引河,流不能畅。惟有分疏上下,杀其悍怒。请於沁、huángjiāo汇对岸王家沟开引河,使水东南行,入荥泽正河,然后堤工可成。”诏如议行。

  先是,马营决口因桃汛流激,难以程工;副都御史牛钮奉命阅河,奏於上流秦家厂堵筑,工甫竟,而南坝尾旋决一百二十馀丈,入马营东下。鹏年与巡抚杨宗义谋合之。既,北坝尾复溃百馀丈,鹏年乃建此议。世宗即位,命真除。时南北坝尾合而复溃者四,至是以次合龙,而马营口尚未塞。鹏年止宿河堧,寝食俱废,浸羸惫。雍正元年,疾笃,遣御医诊视。寻卒,上闻,谕曰:“鹏年积劳成疾,没於公所。闻其家有八旬老母,室如悬罄。此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臣。”

  由以上引文可知,huáng河于1722年的确在河南境内出现过大决口,贾珍所说的“又要开销国帑,修理城工,工部司官又有一番照料”,也许影she的就是清政府处理“(康熙六十一年)马营口既塞复决”的情况;而“从此直到冬间,贾政天天有事,常在衙门里”,也是符合清政府艰难治河的历史实际的。

  《破译红楼时间密码》

  庚子年元旦朝贺和老太后薨逝

  庚子年(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 从第五十三回“已到了腊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齐备,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第744页)到第七十回“只有凤姐儿和李纨房中粗使的大丫鬟出去了,其余年纪未足。令他们外头自娶去了”(第988页)。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8/7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