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人生的盛宴—莎士比亚戏剧_黄乔生【完结】(7)

2019-03-10  作者|标签:黄乔生

  ----------------------- Page 18-----------------------

  国王索性来一个釜底抽薪,没收了应由勃林布洛克继承的封地和财产,激起 了这位大臣的愤怒,遂以讨还遗产为名,联络其他一些贵族,起兵将理查二 世赶下王位。 在这个剧本里,莎士比亚遇到一个很复杂棘手的问题,就是国王的权力 是否能够动摇,权利的得失由谁来安排。按照传统观念,王权是上帝赋予的, 王位的继承或禅让都要符合一定的程序,人民群众是没有权力随意废黜旧王 拥立新王的。否则就是犯上作乱,就是僭越篡位,罪莫大焉。莎士比亚生活 在封建极权的时代,自然受这样的观念影响很深,在前面介绍的历史剧中, 对yīn谋篡位的贵族及发动bào乱的农民,都一律予以谴责。即便在《理查三世》 中贵族最后推翻君主,也是因为他之登上御座,本是不合法的。在 《理查二 世》中,莎士比亚实事求是,合情合理地安排了理查二世的倒台,正如中国 的孔孟,虽拥护王权和秩序,但遇到bào君,也要以民为本,以社稷为重,赞 成 “诛一夫纣(殷纣王)”。如果君主无力治国而又祸乱天下,也是可以取 而代之的。君权神授,但只授给那些英明勤勉的国王。这就是莎士比亚在该 剧中达到的认识水平,也是他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的进步思想在剧作中的体 现。

  ----------------------- Page 19-----------------------

  《亨利四世》 ——不朽的杰作 《亨利四世》上下篇和紧随其后的《亨利五世》是连续性的作品,其描 写的重点是亨利五世继位前后的事件。相反亨利四世在剧中并不显得重要。 全剧有两条线索,一是老国王亨利四世发兵平定北方贵族叛乱,一是王 子哈尔开始不务正业,与一群市井流氓混在一起,后来与他们断绝关系,参 加平叛战争,立下战功,最终成为一个贤明的君主。两条线索jiāo叉前进,互 相映衬。 《亨利四世》上篇写国王即位后时时想到自己的御座系篡夺而来,良心 十分不安,再加上太子哈尔镇日与一群流làng汉厮混,吃喝嫖赌,打家劫舍, 全无正形,老国王非常气愤和懊丧,觉得这是上帝对他篡位的一种惩罚。他 为了排遣国内人们的不满情绪,决定派兵参加十字军,去耶路撒冷保护圣陵。 但消息传出,宗室里的反对派诺森伯兰伯爵和北方贵族摩提默发动叛乱,他 们得到了苏格兰人和威尔士人的支持。诺森伯兰伯爵的儿子霍茨波是一员勇 猛的战将,在他的指挥下,叛军所向无敌,一时朝野震惊,亨利王父子动用 全部兵力,御驾亲征,王子一改旧习,积极参战。 其实王子是个富于心计的人。他身在酒肆,心想天下,对自己的将来早 已胸有成竹。上篇第一幕第二场,在和酒肉朋友们打闹一阵后,他有一大段 独白: 我完全知道你们,现在虽然和你们在一起无聊鬼混,可是我正 在效法着太阳,它容忍污浊的浮云遮蔽它的庄严的宝相,然而当它 一旦穿破丑恶的雾障,大放光明的时候,人们因为仰望已久,将要 格外对它惊奇赞叹。……只有偶然难得的事件,才有勾起世人兴味 的力量。所以当我抛弃这种放dàng的行为,偿付我所从来不曾允许偿 还的欠债的时候,我将要推翻人们错误的成思,证明我自身的价值 远在平日的言行之上,正象明晃晃的金银放在yīn暗的底面上一样, 我的改变因为被我往日的过失所衬托,将要格外耀人眼目,格外容 易博取国人的好感,我要利用我的放dàng的行为,作为一种手段,在 人们意料不及的时候一反我的旧辙。 这说明他并不是误入歧途,而是把这当作一种手段,同下层群众接触, 了解民生疾苦,为将来实施有效的统治作准备。 果然,他帮助父王平定了北方的叛乱。叛军的首领比起他来黯然失色。 他们为了各自集团的利益,互相猜忌,加以傲慢轻敌,刚愎自用,很快败在 王子的团结一致的雄师手下,即便叛军猛将霍茨波号称英勇无比,举世无双, 也无济于事,终于在索鲁斯伯雷战役中被哈尔王子杀死。上篇以王军胜利告 终。 但叛军并未全被消灭。霍茨波的父亲诺森伯兰伯爵伙同约克大主教重新 集结军队,向王军开战,下篇就描写亨利四世与哈尔王子第二次出征,出奇 计打败了叛军,在国内彻底恢复了和平局面。正当大军凯旋,举国欢庆之时, 亨利四世大病不起,不久去世。在他弥留之际。哈尔王子一席肺腑之言,倾 诉自己内心所想,表现了他一贯深谋远虑,使国王放心地把国事托付给他。 7/35 首页上一页56789101112下一页尾页

  ----------------------- Page 20-----------------------

  将上下篇连结在一起看,是在写哈尔王子的成长过程。莎士比亚注重把 他放在特定环境中,在与周围各种人的对比中来刻画他的性格特点。在历史 剧创作中,一般他很少对历史事实做大的修改,也很少加进自己编排的东西。 但在这出戏中,他做了一些适合自己设想的安排。如历史上这场战争开始时, 国王亨利四世只有三十六岁,莎士比亚把他写成一位老人;霍茨波当时三十 八岁,哈尔王子只有十几岁,但莎士比亚为了戏剧效果,将他们写成年龄相 当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作者在剧作中常常将他们两人相提并论,加以对 比。全剧开始,老国王上场,忧虑重重,痛骂自己的不肖之子,而对霍茨波 这位勇敢的骑士赞赏有加 (这时还没有叛变):“提起这件事,就使我又是 伤心,又是妒嫉,妒嫉我的诺森伯兰伯爵居然会有这么一个好儿子,他的声 名流传人口,就象众木丛中一株最挺秀卓异的佳树,他是命运的骄儿和爱宠。 当我听见人家对他的赞美的时候,我就看见放dàng和耻rǔ在我那小儿哈尔额上 留下的烙印。”但正如前面说过的,王子是个有心计又有远见卓识的人。他 有时确有些任性使气,但他勇于改正缺点。有力的证明是他在酒店里与小偷 为伍,曾被法庭拘押,在公堂上他对王家大法官大打出手,遭到监禁。但在 他即位后,非但没有报复大法官,而且称赞他秉公执法,尽忠国事。他的与 市民平等相处及认为接受大法官的惩罚是 “以身奉法”等,都有些人文主义 思想的色彩。他继位后立即疏远了酒肆中的一班老伙计,但也不是一阔脸就 变,砍头渐多的那种绝情,而是加以妥善安排,告诫他们要走正道、务正业。 后来在 《亨利五世》中,莎士比亚又写他在阿金库尔战役前,微服私访,给 战士们以极大鼓舞,表现了他的大智大勇。莎土比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场 合和手法来写他的优点。如在本剧中王子与霍茨波在战场上相遇,王子使用 的语言生动贴切,庄严崇高,相反,霍茨波讲话,正象他的名字所显示的 (Hotspur热马刺),急躁,狂妄。二者的优劣是很明显的。 然而 《亨利四世》中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战争,而是其中的喜剧场面。 最受观众欢迎的角色不是王子,而是一个荒唐的大肚汉约翰·福斯塔夫爵士。 他是一个骑士,但早已破落,几乎丝毫也没有骑士们应有的荣誉感。他 的外貌就很滑稽,一个大得出奇的肚子,大得他看不见自己的膝盖。好酒贪 杯,脑满肠肥,一路走过,贫瘠的土地立刻就会泛出油膏。他虽白发苍苍, 但是个好色之徒。他的境况很糟,照他自己的话说就是 “钱袋的消瘦已经无 药可医了。”然而他不愿放下骑士的臭架子,总想过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 因此他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混迹于下层社会,gān些yīn暗的勾当。他不是一个 平常的市井流氓,他能说会道、妙语连珠,厚颜无耻,肆无忌惮。在快嘴桂 嫂开设的野猪头酒店里,遇上亲王后,他更是无法无天,把他的那套路数发 挥到极致。 王子经常拿他开玩笑,他呢,鬼机灵,倚老卖老,象个小丑和弄臣,说 些逗乐的话,因此深得王子的欢心。上篇第二幕他和王子打闹,最后玩起了 游戏,福斯塔夫扮演老国王教训王子,演得一本正经,声调沉郁,泪流满面, 谈到王子在外面jiāo的那些朋友,他不忘赞赏自己几句。他说他注意到在那些 人中有一个德行高尚的人,这个人仪表堂堂,体格魁梧,是个胖胖的汉子; 他有一副愉快的容貌,一双有趣的眼睛和一种非常高贵的神采,噢,想起来 啦,他的名字叫福斯塔夫,这个人是绝对不会gān什么荒yín放dàng的事的。当王 子扮演父王的时候,就把他好好地数落一顿道:那是魔鬼扮成的胖老头,一 只人形的大酒桶,一个充满着怪癖的箱子,一个塞满了shòu性的柜子,水肿的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7/2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