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78)

2019-03-10  作者|标签:舒大刚 杨世文

  "文王因而演易",这就是"作易者有忧患"者也.具体说即是文工作卦辞.有人说jiāo辞也是文王所作,但是历考其中许多文王身后之事,孔颖达认为jiāo辞为周公所作.《左传》载,韩宣子观书太史,"见《易象》与《鲁chūn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观《易》象而知周公之德,是必《周易》与周公有关,故定爻辞为周公所作.至于"十翼",则为孔子所作.作《易》

  者,实有四位,而称"三圣"者,因周公为文王之子,兼于父子,故曰三圣.孔颖达一言论定,遂成千古公论.

  其论《尚书》也颇为典实.首先,认为《书》是先王史料,并不神秘:"《书》

  者,人君辞诰之典,右史记言之策."全是些往古帝王的诰命和史官的记录,无非历史文献资料.认为尚书就是以先王言行来垂教后世.他说,《尚书》之中,内容多样,涉及面广,有的是帝王设为教令来统驭群下;有的是臣下敷陈礼乐以规谏君王.有时又宣明威令以严肃政纪,有时则布列和顺来调和风雨……其间不乏垂范作用.运用得当就百事大吉,倘若失之毫厘就会差之千里.真象枢机关键,不可等闲视之.他还论述了《书》的文体,认为书有典、谟、训、诰、誓五体,皆各有源起:

  典漠起于尧舜,誓诰始自汤武:"勋华揖让而典漠起,汤武革命而誓诰兴."嘉言懿行,其来远矣!至于《书》的编者,孔颖达承袭司马迁之说,定为孔子.他说孔子生于衰周,有崇高的德行却无适当的地位,道之不行,遂讲求圣人之道以教化人心,取档案资料,删繁就简,去粗取jīng,编为《书经》.时限上"上断尧舜,下终秦鲁,时历五代,书总百篇";内容上,都是先王"前言往行足以垂法将来"者.

  但是,在《尚书》问题上,孔颖达却犯了采用伪孔传的错误,历来颇受非议.《尚书》的流传,最多纠葛.相传孔子删书百篇,秦焚书,《尚书》散佚.汉兴,济南伏生凭记忆传授,仅得29篇.当时以汉隶写录,史称《今文尚书》.西汉流行欧阳、大小夏侯之学,都是今文.景武之时,鲁恭王坏孔子宅,得孔氏壁藏古经,其中有《尚书》,用战国古文写成.孔安国以今文校读,多出16篇,是为《古文尚书》.

  当时只藏于禁中,民间并无传授,孔安国是否给它作传也很难说.由于知之者稀,汉成帝时,张霸竟伪造《古文尚书》102篇,号称"百两篇".王莽兴古文,立有《古文尚书》博士.东汉颇有传人,但都只传其中与今文相同的29篇.马融、郑玄所作《书注》,也限于此.其余16篇称《逸书》,因无传授,渐渐失传.直到东晋,梅赜献出号称孔安国作传的《古文尚书》,共59篇.经后人考定,其经文有33篇系分析今文29篇而成;另外25篇系摭拾旧文,杂糅而成.又搜罗古训,配以传注,托为孔安国所作.只要考察一下《尚书》流传情况,其作伪之迹就不难发现.特别是传文有很多作伪的蛛丝马迹,出现很多孔安国身后的地名,有些注解甚至与孔注《论语》相左,如此之类,只要稍加考订便可立知其伪.可是孔颖达根本没怀疑过它,反而称赞"其辞富而备,其义弘而雅,复而不厌,久而愈亮(《尚书正义序》),有跨郑愈马,独步天下之优势!将自己素所研习的郑玄注《尚书》束之高阁,尽弃前学而学焉.舍真从赝,实在难辞"朱紫不别"之责!但是,这不是孔颖达一人的过错,当时整个时代风气即是如此.西晋末年以来,神州板dàng,文雅无存.永嘉之乱,书缺简脱,先师旧说,更是dàng然无存.今文三家《书》亡,学者唯传郑注《尚书》,马融、王肃之学,存而不传.梅赜趁典籍极衰之时,献《古文尚书》,其篇章多于现行各《书》,注解又托于安国,于时最古;加之释义亦是jīng心撰就,不乏jīng义,且多与马、王之说相合.比于郑氏书注,真是别开生面,十分喜人.而当时南朝诸儒,多尚玄谈而少实学,无异骗子遇上愚人,自然赝品得售,其货大行了.

  北朝土人素慕江南衣冠文物,南人所举,北人斯趋,即使博学如"二刘"、深湛若陆德明的人,也莫不歙然趋风,毫不怀疑."二刘"是北朝最早研习伪《古文尚书》

  的人,是受南学影响;陆德明自隋入隋,所撰《经典释文》,《书经》即以伪古文为本,本为南学.孔颖达先学郑氏《尚书》,后从刘悼治孔氏古文,就是受这种时代风尚的毒害.在整个社会都崇信伪古文的情况下,孔颖达受其影响就十分自然了.

  不仅孔颖达相信伪古文,他的《五经正义》编撰班子也相信;不仅《正义》班子相信,自孔颖达至北宋,也无人敢怀疑伪孔传.直到南宋朱熹,才因古文诸篇文字反比今文文从字顺而怀疑它.至明人梅囗、清人阎若璩详加考定,伪古文作伪之迹才最终大白于天下.因此,孔颖达用伪古文不仅仅是他一人的固陋,而是整个时代风气使然,不可厚非.但是他采用伪古文作为官颁经典,今天伪孔《尚书》仍以十三经之一的形式保存于《十三经注疏》之中,使赝品披上合法的外衣欺愚众人,起了很坏的作用.

  其论《诗经》,曰:"诗者,论功颂德之歌,止僻防邪之训."(《毛诗正义序》,下同)不外乎歌功颂德、劝人从善之行吟.这些长吟短唱,作之者虽然是自我感情流露,但却有益于生灵教化.对于统治者来说,《诗》还可以观为政之得失:

  "若政遇醇和,则欢娱被于朝野;时当惨黩,亦怨刺形于咏歌.作之者所以畅怀舒愤,闻之者足以塞违从正."诗歌是作者情感的流露,是社会的风标,是政治的雨晴表,观乎诗即知其喜怒哀乐,治乱兴衰.所以诗歌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一种小技,诗歌一样可以用于教化,眼务于政治,故圣人于六艺之中,要设诗教.关于诗歌的起源,孔颖达提出性情说.古语有"诗言志",孔颖达认为诗歌起原于性情,情有所动,声发乎外,其韵律合乎一定的节奏韵律,这就是诗.由于诗是有感于天地万物之情而生,诗出之自然,一经产生,诗就有qiáng烈的反作用,故能"感天地、动鬼神",更能讽励人伦,敦厚风俗.他认为诗理产生很古,因为性情古已有之,甚至远至人类之前.如燕雀啁噍,有烦碎忧苦之情;鸾凤展翅,有翩翩起舞之容.可见《诗》理是在开天辟地之初,动植分化之始就已具备了的.不过有形的诗歌却有其诞生的历史过程.他于是又提出世运产生诗歌之说.认为上古帝王政务质实,一切从简,无须讽谕;中古政务繁剧,有失有成,于是有沤歌的迫切需要.唐虞之时,有诗的萌芽,而huáng帝之世,却不见诗迹.其后时运每降,凡经三代,故诗逾三千.

  诗之根本在性情,而诗之产生则在时政.今本《诗经》就是孔子从三千古诗之中,"厘正遗文,得其jīng华",选编而成的.

  关于礼,他说:"礼者,经天纬地,本之则大一之初,原始要终,体之乃人情之欲."(《礼记正义序》,下同)认为礼的终极根源是宇宙jīng神(太一),其直接依据则是人的情欲,具有宇宙法则的必然性和人情需要的必要性,既神圣又重要.

  他说:人有喜怒哀乐之志,动静好恶之心,修养好的可以克服欲望的冲动有所不为,而修养差的就会受贪欲的驱使而无所不为了.因此"古先圣人鉴其若此,欲保之以正直,纳之德义……故乃上法国象(天),下参方载(地),导之以德,齐之以礼".

  可见礼的设置完全是善意的,意欲克服人性粗野的一面,发扬其良善的一面,是维持社会安定、人群和谐的设施.礼之于人,犹堤防之于洪水,缰绳之于烈马,是一种防范和驯化措施.孔颖达还进一步从自然界的秩序性和动物的嗜欲现象中,找到了礼义jīng神的客观依据,论证礼的产生渊源悠远.他说:"物生则自然而有尊卑,若羊羔跪rǔ,鸿雁飞有行列,岂由教之者哉!"尊卑秩序是生物的本性,而事物生来就有秩序,"三才既判,尊卑自然而有".可见,礼有其客观必然性.那么儒家所研习的礼又产生于何时呢?他说礼的产生有一个发展过程:"播黍则大享(礼)之滥觞,土鼓(乐)乃云门(舞)之拳石(基础),冠冕饰于轩(huáng帝)初,玉帛朝于虞(舜)始;夏商革命,损益可知;文武重光,典章斯备.泪乎旦姬(周公),负囗临朝,述曲礼以节威仪,制周礼而经邦国."据《礼记》所载,燔黍、土鼓都是神农时代的礼乐.神农与huáng帝、尧舜都是上古军事民主制时期首领,属于氏族社会.孔颖达把中国传统礼乐远溯于原始社会,这是合乎民俗学研究结果的.他考察了五礼产生过程,说尊卑之礼起于遂皇,嫁娶嘉礼始于伏羲,祭礼吉礼起于神农,至huáng帝,吉凶军宾嘉五礼备,然而形成制度,定为典则,则在周公辅成之时矣.虽然一鳞半爪未免牵qiáng,但说礼制产生是逐渐完备的,则见识过人.在谈礼的功能时,孔颖达综合旧说,从声训的角度训释说:"礼,体也,履也,理也."体是体用之体,即根本法则,统之于心;履即实践,即体用之用,指礼节仪文指导实践;理即治,指礼具有使天下走向大治的功能.具体地讲,《周礼》属于体,是经邦治国之大经大法;《仪礼》属于履,是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也就是文献所谓"经礼三百(周礼),曲礼三千(仪礼)".经之与曲,体之与履,一大一小,一简一繁,各有专主,相辅为用.至于三礼的作者,孔颖达明确认为:"周公所制之礼则《周官》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78/23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