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99)

2019-03-10  作者|标签:舒大刚 杨世文

  "以生民为主,以尧舜为的"[注]本是陆淳思想的重要内容,柳宗元对此情加推崇.他对民生的重视,贯穿在《断刑论》、《六逆论》等一系列论著中.在《断刑论》中,柳宗元批评了封建法治的残酷性:"使犯死者自chūn而穷其辞,欲死不可得,贯三木,加连锁,而致之狱吏.大暑者数月,痒不得搔,痹不得摇,痛不得摩,饥不得时而食,渴不得时而饮,目不得瞑,支不得舒,怨号之声,闻于里.如是而大和之不伤,天时之不逆,是亦必无而已矣."他表现出对"死回"的同情,闪耀着人道jīng神.在《六道论》中,他讲选贤用能,更着眼于"天下理乱之大本",也是"思利乎人"的.

  柳宗元在《伊尹五就禁赞》中说:"圣人出于天下,不夏商其心,心乎生民而已."也就是说,圣贤进退出处,应视民心所向,看谁得到人民的支持与信任,以此作为自己辅佐的目标.与此相联系,柳宗元提出"势"这一概念.他在《封建论》

  中说:"彼封建者,更故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注].所谓"势",就是客观历史必然性,它是不以"圣人之意"为转移的.在客观历史必然性中,"生民之意"占据着重要地位.

  六、统合儒佛 兼容并包

  魏晋以降,随着佛、道二教的兴盛,思想界形成了三教鼎足的格局.特别是到了唐代,佛教的发展势头有凌驾儒学之势,并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与政治问题.

  早在佛教传入中土之初,一些人或从中华本位文化角度出发,或从道、佛争先后的角度出发,对佛教进行了批判.柳宗元时代,韩愈是排佛派的中坚人物.柳宗元与韩愈虽是好朋友,在文学见解上有许多共同之点,但二人在对待佛教这个问题上,观点却完全不同.

  在《送粪上人赴中丞叔父召序》一文中,柳宗元说:"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积三十年."他的母亲卢氏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少年时随父亲到江西洪州,南宗慧能的隔世法嗣,与青原行思并称为"禅宗双璧"的马祖道一正在那里传法,称"洪州禅",受到江西观察使李兼(柳宗元夫人杨氏的外祖父)礼重.柳宗元父亲的知jiāo权德舆也游于他的门下.柳宗元的岳父杨凭也信佛教.因此,柳宗元自幼生活在佛教气氛很浓的环境中.在长安应举和做官期间,他曾与文畅、灵沏等出入官场的僧侣结jiāo,并很欣赏晋、宋以来谢安石、王羲之、习凿齿、谢灵运、鲍照等人与和尚支道林、释道安、慧远、慧休等的关系,又称赞在同时代的那些"服勤圣人之教,尊礼浮屠之事"[注]的亦儒亦佛的人物.以后在流贬过程中,柳宗元又与许多和尚jiāo结.佛教思想对他的浸染很深,与他所受的儒家教育结合,形成了他特有的调和儒释的思想.

  柳宗元信佛,着重于佛教义理.他把作为外壳的宗教迷信与内在实质的教理区别对待.他"自幼好佛"而"有得焉",正是对佛教义理有深切的领会,因此,他不同意韩愈"人其人,火其书"做法,他说:

  儒者韩退之与余善,尝病余嗜浮图,訾余与浮图游.近陇西李生础自东都来,退之又寓书罪余,且曰:"见《送元生序》,不斥浮图".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慡然,不与孔子异道.退之好儒未能过杨子.杨子之书于《庄》《墨》《申》《韩》皆有取焉.浮图者,反不及《庄》

  《墨》《申》《韩》之怪僻险贼耶?曰:"以其夷也."果不信道而斥焉以夷,则将友恶来、盗跖,而贱季札、由余乎?非所谓去名求实者矣.吾之所取者与《易》、《论语》合,虽圣人复生不可得而斤也,退之所罪者其迹也.曰:"髡而缁,无夫妇父子,不为耕农蚕桑而活乎人."若是,虽吾亦不乐也.退之忿其外而遗其中,是知石而不知韫玉也.吾之所以嗜浮屠之言以此[注].

  在这篇文章中,柳宗元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他对佛教的态度.针对韩愈的指责,他认为,佛教义理往往与儒家的基本jīng神相合,不能因为它是"夷"法而加以摒斥.

  在这一点上,柳宗元主张兼收并蓄,勇于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成果,"取其韫玉",表现出一种开放的文化心理.至于对佛教徒不讲世俗之伦理,脱离生产劳动等消极方面,柳宗元与韩愈一样不赞成.他在《送元悬师序》中批判"世之为释者,惑不知其道,则去孝以为达,遗情以贵虚",是没有真正参透佛教的教理,赞扬释元悬在对待"孝"的问题上"吾见其不违,且与儒合".他还批评"今之言禅者,有流dàng舛误,迭相师用,妄取空语,而脱略方便,颠倒真实,以陷乎已,又陷乎人"[注].

  柳宗元对待佛教,是以儒学为价值标准,取其"有益于世"者,援佛以济儒.他认为佛理"与孔子同道"[注],具体有这样几点:

  1."不爱官,不争能",合乎儒家的生活态度.柳宗元在《送僧浩初序》中说:

  "且几为其道者,不受官,不争能,乐山水而嗜闲安者为多.吾病世之遂遂然唯印组为务以相轧也,则舍是其焉从?"在他看来,佛教大师的恬退闲安,与当时官场中争肆奔竞、贪恋禄位的风气形成鲜明的对比.传统儒家倡导"安贫乐道",佛学与之相通.

  2."合所谓生而静者",即与儒家的性善说相符合.《礼记·乐记》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物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柳宗元认为儒家的这种"主静"说经过异端的篡乱,异说纷纭,失去了原旨,"孔子无大位,没以余言持世,更杨、墨、huáng、老益杂,其术分裂."而直到佛教学说出现,才恢复了儒家"主静"说的本源,"吾浮图说后出,推离还原,合所谓生而静者.……其道以无为为有,以空dòng为实,以广大不dàng为归.其教人,始以性善,终以性善,不假耕锄,本其静矣."[注]在这一点上,柳宗元把儒、佛之道调合在一起,认为佛学的性善论贯彻始终,正与孟子"性"说相通.

  3."本于孝敬,积以众德",合乎儒家伦理."孝道"是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佛教原本不主孝道,规定不礼国王,不拜父母.但佛教传入中土以后,经过改造,逐渐适应了传统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要求,也提倡"孝道",如《大报恩》十篇,"咸言由孝而极其业"[注].他在《送氵睿上人归淮南觐省序》中说:

  "金仙氏(按:金仙为佛教之异名)之道,盖本于孝敬,然后积以众德,归于空元.

  其敷演教戒于中国者,离为异门,曰禅、曰法、曰律,以诱掖迷浊".柳宗元认为在提倡孝道这点上,佛教"且与儒合".

  4.佛教的戒律与儒学的礼义相通.唐德宗时,怀海禅师居于江西百丈山,创禅院制度,为禅师立下了行为戒律.其中首先讲报恩、尊祖,用儒家的忠、孝观念补充了佛教戒律的内容.柳宗元把儒学的礼义与佛教的戒律等同起来,认为二者同样起着"持世"的作用.在《南岳大明寺律和尚碑》中,他认为:

  儒以礼立仁义,无之则坏;佛以律持定慧,去之则丧,是故离礼于仁义者不可与言儒,异律于定慧者不可与言佛.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99/23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