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十五讲_钱理群【完结】(52)

2019-03-10  作者|标签:钱理群

  以上这一大段,是本文的主体,通过三次思想的跳跃,提出了对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与历史的三个重要的概括与判断,是充分显示了鲁迅思想与文章的批判锋芒的。

  “现在入了那一时代”一问,把文笔转向了现实,也即本文的第三个层面。

  鲁迅先以退为进:“我也不了然”;然后指明现实生活中尽管人们都“不满”于现状,但无论是知识分子(国学家、文学家、道学家),还是普通百姓,所走的路却或是“复古”,或是“避难”,其实质都是在“神往”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言外之意是清楚的:“现在”正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而且人们丝毫没有彻底“走出奴隶时代”的要求与愿望。——面对这样的现实,面对这样的国民,鲁迅无法掩饰内心的绝望与悲凉。

  于是,又反弹出挣扎的呼喊:两个反诘句,向每一个读者,也即中国的知识分子与百姓,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问题:不满于现在,难道就只能像古人与复古家那样,神往于过去吗?

  这一反问,就bī出了新的回答,另一种选择:人们不满于现在,无须返顾过去,还可以向前看:“前面还有道路在。”

  行文至此,文章退进出入,曲折有致,蓄势已满,终于喷发出震天一吼——

  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这一声呐喊,其意义不亚于当年的“救救孩子”,把一种全新的思维、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中国人民、中国的知识分子面前——不再是在“做稳了奴隶”与“想作奴隶而不得”的历史循环中做被动、无奈的选择,而是自己创造出一个“彻底走出奴隶状态”的全新“第三样时代”;不再仰赖什么救世主,而是依靠全新的一代:“现在的青年”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这是召唤,是展望,也是激励,整篇文章也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

  现在我们来读《灯下漫笔》之二。

  如果说前一篇是灯下的漫想,这一篇则是灯下读书有感,很类似前一讲《马上支日记》,连话题也有相关:关于如何看待外国人的中国评论。

  这一节开头第一句就很特别,大有先声夺人的气势:“凡有来到中国的,倘能疾首蹙额而憎恶中国,我敢诚意地捧献我的感谢,因为他一定是不愿意吃中国人的肉的!”——中国人从来是爱喜鹊而憎乌鸦(前一讲已有分析),更渴望所谓“外国朋友”说好话(民族自大背后隐藏着的是民族的自卑心理),像鲁迅这样感谢“憎恶中国”者,就有些特别;而说“吃中国人的肉”,在习惯于说持中之言的中国人看来,就有些“言重”,太“激烈”了。

  但鲁迅是有据而发的:就是正在读的这本《北京的魅力》,大谈历史上的外国“征服者”如何最终被中国的“生活美”所“征服”,这就是所谓“支那生活的魅力”——如下文所说,“我们的有些乐观的爱国主义者”因此而“欣然喜色,以为他们将要被中国同化了”;而鲁迅看到的却是真正的民族危机:不过是“将曾经献于北魏,献于金,献于元,献于清的盛宴”献于西方殖民者;“古人曾以女人作苟安的城堡,美其名以自欺曰‘和亲’,今人还用子女玉帛为作奴的贽敬,又美其名曰‘同化’”——中国人在任何时候、任何问题上,哪怕是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都要自欺欺人。鲁迅前面所说的“感谢”正是基于这样的民族危机感:“倘有外国的谁,到了已有赴宴的资格的现在,而还替我们诅咒中国的现状者,这才是真有良心的真可佩服的人!”——我们不难体会这背后的隐忧:在这个弱肉qiáng食的世界里,这样的“真有良心”者又有多少呢?

  鲁迅更为关注的,还是中国自身的问题;于是,又围绕上文提出的“盛宴”展开深入的讨论。

  首先,这样的“盛宴”是怎样形成的。鲁迅说,这是“我们自己早已布置妥帖”的,也就是我们自身制造的。这就进入了对中国的社会结构的考察。鲁迅引用《左传》“天有十日,人有十等”这段记载,指出中国社会有一个“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的等级结构,“一级一级的制驭着”。处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每一个人都被安置在某一等级上,一面“自己被凌nüè”,受着上一等级的压迫;一面“也可以凌nüè别人”,压迫下一等级的人。如鲁迅所说,即使是处于最底层者,还有“比他更卑的妻,更弱的子在”,而子也有他日长大,“便又有更卑更弱的妻子,供他驱使”的希望,这就是互为“连环”,“各得其所”,既“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天下永远“太平”(如前文所说,只在“想做奴隶而不得”与“做稳了奴隶”之间循环——在这个等级社会结构里,每一个人既是奴隶,又是奴隶主)。“有敢非议者,其罪名曰不安分”,自是要遭到全社会的谴责以至迫害:这个等级结构是高度统一与封闭的,绝不给异端(不同意见者、批评者)以任何存在空间。

  鲁迅接着提醒人们注意:这并非“辽远”的“古事”,或者说,这样的传统已经完整地保留下来,也就是“中国固有的jīng神文明,其实并未为共和二字所埋没”。因此,中国社会的“太平景象还在”:依然无“叫唤”无“横议”,一切各得其所;而“对国民如何专横,向外人如何柔媚,不犹是等级的遗风么?”——尽管鲁迅用的是调侃的语气,但内在的沉重却是掩盖不住的:在写在两个月前的一篇文章里,鲁迅即发出这样的感叹:“我觉得仿佛久没有所谓中华民国。我觉得革命以前,我是做奴隶;革命以后不多久,就受了奴隶的骗,变成他们的奴隶了”〔5〕——依然没有走出等级制的奴隶时代。

  于是,就有了对中国现实的这样的描述:“我们在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筵宴,有烧烤,有翅席,有便饭,有西餐。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傍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莩;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与众多的中国与外国的文人一味赞美中国的、北京的“饮食文化”的jīng美(即鲁迅所读的这本日本人写的《北京的魅力》标题所示)不同,鲁迅尖锐地揭示了其背后的、被忽略了的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即所谓“茅檐下”的粗茶“淡饭”),以及被掩盖着的“残羹”、“饿莩”,被饥饿所迫的身体的廉价出售……这样的血淋淋的事实!

  鲁迅由此而引出对中国的“文明”本质的一个概括——

  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2/80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