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经典_蔚家麟【完结】(85)

2019-03-10  作者|标签:蔚家麟

  屈原的女儿照着这样做了。到第七天晚上,果真应了那位白发公公的话,会见了她父亲屈原。

  以后,汨罗地区一带的人们,家里病了人,说是“魂不附体”,就都照着这样做:把病人的贴身汗衫悬挂在郊外的竹篙头上,一边烧香,一边喊着病人的名字,当地人们叫做“喊魂”,又称“招魂”。这风俗也一直流传到今天。

  第77章 土葬死人

  传说古时人到六十岁,就说没得用了,满六十岁那天,儿女请来亲友,把老人杀后待客。有三兄弟,他们的父亲满六十岁那天,请来亲朋,客都来了,他父亲也晓得今天死期已到,家里房子还有几处漏雨,想把漏的地方捡一下,老人搬梯子,爬上屋顶。大儿子、二儿子催父亲快下来,两人都说:“客都来了,水烧开了,等着杀了待客。”父亲说:“屋上还有漏,我捡了就下来。”幺儿子看父亲还能gān活,又想父亲养了我们一场,杀了不忍心,他找大哥、二哥商量,你看父亲还能gān活,是哪个说人到六十岁就没用了呢!?我看,今天杀头猪,替父亲做六十岁,父亲活到哪天算哪天,以后他老人家死了就埋到土里,再不搞这老一套,好不好?哥俩都说老幺有道理,三人都同意了,三兄弟就对亲朋说了,亲朋们异口同声说:“要得!办法想得好,我们回去照你的办。”当时从猪圈里赶来一头猪,一杀,给父亲做六十大寿,全家欢聚一堂,把父亲请上座,儿媳们、亲友们都给父亲叩头。

  后来,一传十,十传百,都跟着学,久而久之,一些老人们,活到六十周岁,再也不杀了。人老死后,埋在土里的规矩,就传开了。

  杨定芸讲述

  李贤佐采录

  第78章 死人“火化”的由来

  相传,孟姜女的丈夫修长城死了以后,孟姜女哭得死了几次。她来到长城万人坑前,只看到无数的死人堆在坑里,认不出哪一个是她的丈夫,没有办法,只好坐在城墙边上哭。渐渐地,在她哭的地方城墙倒了一个缺口,她也哭得昏死过去了。醒来时,看到身边有一块布,上面写着:寻夫血不浸。

  孟姜女咬破手指,翻一个人滴一点血,血都是马上浸走了。直翻到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她看见一个不成人形的尸首,就滴上一点血,血不浸了,她才把尸首拖出来,背着往回走。半路上,尸首开始发臭,孟姜女也累病了。一天她梦见一只红鸟雀子对她叫:“烧成灰、烧成灰。”她醒来一想,才晓得是菩萨点化她的。

  她就找来柴草,把丈夫的尸首烧成了灰,把骨灰用枕头装起,用头顶着回到了家。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孟姜女寻夫,也学着把死人“火化”,就传成了习俗。

  张新秀讲述

  秦祖桐搜集整理

  第79章 龙虎山“悬棺”的传说

  传说,江西贵溪龙虎山的悬崖棺是上古时期百越族先民遗留下来的。那高高放在陡峭绝壁的崖棺有一个神秘离奇的故事,至今还在民间流传着。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以卖棺材发财的棺材铺老板,一天,他用一只木船装了十几具棺材,从山谷要通过一条水路运到城里去卖。木船上满载着棺木在芦溪河上顺水而下,当木船漂到龙虎山畔时,老板望到悬崖上的岩dòng口放着一具很漂亮的棺木,便忙叫船夫把船靠近一些,想看个清楚。原来那是一具上等的楠木凿成的寿棺。他心里想,那棺材这么好,如果给我年迈的父亲作为寿棺该有多好啊!正在这时,有一位云游的神仙路过龙虎山,见这老板颇有一份孝心,便施展法术刮了一阵清风,那楠木寿棺便轻轻地飘到这老板的船上来。那老板本来是站在老远观望,这下突然站在眼前近看,他高兴极了,围着那楠木寿棺绕了一圈,果然是棵巨大的楠木凿成的。他越看越喜欢,舍不得走开了。于是,他转眼一想,自己已年过半百,这上等的楠木寿棺,还是留给我自己享用吧!父亲的寿棺就在自己的棺材铺里挑一副好的也就可以了。

  棺材铺的老板刚想到这里,那云游的神仙发觉他的那份孝心是假的,贪财不嫌多,死了还想要睡好楠木棺材。云游的神仙生气了,他要对这不忠不孝见好就食的孽种给予惩罚。于是再一次施展法术,只见他口里念念有词,把手一挥,芦溪河的风顿时把船上的棺材全部刮到悬崖dòng里去了。这贪得无厌的棺材铺老板呢,船也翻了,人也死了,落得人财两空。

  颜惠芳讲述

  丁敏达采录

  第80章 待尸歌

  鄂西北农村,有为死人通宵守灵的习俗。守灵时,孝家的亲朋乡邻聚于灵前,“歌布袋”们,轮番讴歌,此起彼落,孝家以此寄托哀思,消除悲伤和困倦。这个风俗是啥时候兴起来的呢?

  相传在三国时期,蜀国的诸葛亮和魏国的司马懿是死对头。阵前jiāo锋,司马懿总是损兵折将,诸葛亮足智多谋,屡战屡胜。后来,诸葛亮不幸病死在军中。司马懿又喜又恨:喜的是对手已死;恨的是未能抓到诸葛亮,碎尸万段。

  诸葛亮是个能人,会神机妙算,前五百年和后五百年的事都了如指掌。他临终前,已经算定了在他死后,司马懿会来盗尸,鞭尸;或者挖坟,焚尸,以发泄私愤。诸葛亮秘密地吩咐军士、家丁:在他死后,务必停尸三天三夜,派专人守护遗体;夜晚,在灵前击鼓传唱,通宵达旦;三天以后出殡安葬,继续派人在坟前守护,四周点上通明篝火,不得有误。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果然派人前来盗尸,见灵前人来人往,鼓乐喧天,下不了手;三天以后,出殡安葬了,坟前依然人不断线,篝火通明,还是下不了手。又过了三天,诸葛亮的遗体已经腐烂,发臭了,鞭打、焚尸已没有多大意思了,又见防范严密,司马懿只得愤愤作罢。

  从此,守灵、唱歌的风俗就流传开了。在我们十堰市农村,称为“待尸歌”或“打待尸”,就是围着灵棺边走边唱;北边郧阳地区农村以坐唱为主;东边襄阳地区农村,称为“孝歌”;南边宜昌,巴东一带,称为“跳丧鼓”边唱边跳。

  一楠止戈搜集整理

  第81章 全家福

  “全家福”是个菜名,算是咱东北的一个名菜。做这个菜用的料,天上飞的,地下走的,海里跑的,都得有,少一样也不能算“全家福”。

  提起这个菜来,有个故事。

  秦始皇当政的时候,焚书坑儒。有一个儒生从家里跑了,一去三年,连个音信也没有。他的爹娘只有这一个独生子,两颗心一天到晚地吊在喉咙眼儿上。

  这年,眼看要到八月中秋团圆节了。儿子在家的时候,一到这个日子,老少三口喝团圆酒,吃团圆饭,乐乐呵呵地过节。如今儿子不在家,还不知是死是活,老两口没心思操办,猪羊没宰,jī鸭没杀,告诉厨师随便到市上买点儿东西,凑合着过个节吧!

  节前两天,厨师把过去剩下的两个海参泡上了。过节那天一早儿,到市上买了一斤猪肉,一只白条jī,回来动手做了几个家常便菜。晌午,把菜给老两口端了去。

  老两口正没心搭肠没心搭肠:没有心思。地吃着,儿子冷丁回来了,老爹戴歪了帽子,老妈穿倒了鞋,拉过儿子,看了又看,亲了又亲,全家三口坐在饭桌旁边,喝起团圆酒来。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85/9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