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江山 作者:沧海惊鸿(中)【完结】(126)

2019-03-20  作者|标签:沧海惊鸿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虐恋情深 前世今生

  元幼祺回想着当日在启祥宫中所见所闻的周乐诗极其贴身侍女的行止言语,更觉可疑:“孩儿觉得,她不是个寻常的。”

  韦太后闻言,便紧张起来:“莫非她还存着什么歹心不成!”

  “母后别慌!”元幼祺忙道,“孩儿想,她没有想害朕的心思。倒是很有可能,另有所图。”

  “图什么?”

  “具体图什么,尚不可知。孩儿会弄清楚的,母后放心。”元幼祺道。

  然而在心里面,她又缀上了一句:此人难测,只怕要多些防备。

  到底孩子也早长大了,韦太后觉得实在没必要如小时候那般,时时刻刻对元幼祺耳提面命。这天下,终究是皇帝在执掌着。

  韦太后稍稍释然,见元幼祺意欲告罪离开,忙道:“此事已了,贵妃也算协助得当,景宁宫……”

  景宁宫也该解禁了吧?这是她的未尽之言。

  元幼祺明白,母后从来看好的,最适合陪在自己身边,又忠心不二的,唯有风柔。

  若是母后知道唐易与风柔之事,又会作何感想?

  元幼祺暗自摇头,这等话还是不要对母后说了。

  母后年纪大了,该以天下供奉,在寿康宫中颐养天年,如果知道了唐易与风柔的事,还不被气坏了身子?

  “景宁宫的事,孩儿自会处置妥当,母后不必费心。”元幼祺赔笑的答道。

  景宁宫!她竟然连“贵妃”两个字都不肯提!

  韦太后一腔急火撞了上来,脑子一热,冲口而出:“贵妃便是再不好,也比外面那些不知所谓的女子强许多!”

  元幼祺闻言怔住。

  韦太后话说出口,也后悔不迭。

  她眼睁睁看着元幼祺的脸色骤然变了,眼中的防备之意,仿佛重又回到了顾蘅刚刚去了的那两年。

  韦太后心口一疼,只想把那方才说出去的话都尽数收回来。

  元幼祺却突然笑了,虽然笑得颇有几分勉强。

  “母后多虑了,”她努力地勾起唇角,“孩儿的事,孩儿自己,会处理好的。”

  “你……哀家老了,精神也多不济,皇帝好自为之吧!”韦太后最终是退了半步。

  她怕,好不容易圆融些的母女情分,再次被割裂开来。

  “是!孩儿省得!”元幼祺平静道。

  从寿康宫告辞出来,元幼祺抬头看看头顶上湛蓝的天空,幽幽默叹。

  母后知道了墨池的存在,这并不意外,元幼祺也无意隐瞒。

  但是,将来呢?

  母后会接受一个贱籍出身的“罪臣之后”入宫,甚至成为大魏的皇后吗?

  若母后知道了墨池便是顾蘅的再世,又会如何呢?

  世间至难得的,便是情分,两厢情悦是情,母女亲情也是情。元幼祺早已经过了冲动的年纪,爱情与亲情,哪一个,她都不想放弃。

  

  ☆、第一百五十四章

  皇帝两日不曾见着踪影, 墨池便想念了二十四个时辰。

  不是没动过询问宁王府中人的打算, 但那样缠人的自己, 着实让墨池难以面对。

  之前的那次, 她请侍女去打听“公子”是否到了别院,到了便请来, 过后想想,墨池都觉得羞赧。这种急于见到皇帝的紧迫, 太像……投怀送抱了!

  说白了, 她在宁王别院住着, 到底是客情,主人家好衣好食地供给, 已是难得, 若再提出些别样的要求,那岂不是得寸进尺,太不知好歹了?

  到底, 还是有着寄人篱下之感的。

  虽然,墨池知道, 宁王很乐意帮助皇帝“藏娇”。而自己的要求再说, 宁王也是乐得成全的。

  已经在这里待了太久了, 是该出去转一转了。

  墨池立在桌前,纤细的手指拂过“绿绮”的琴身,若有所思。

  按照当初的约定,丽音阁阁主会派人寻机会与她联络。但是半月有余过去了,却不见半条人影。

  八成是被拦在了宁王别院的高墙之外了吧?墨池想。

  丽音阁阁主那种人, 败落是迟早的事。

  而皇帝拥有全天下的武备与财富,她只要怀疑,只要付诸行动去查,没有查不到的。

  皇帝必然已经查出了她的身份与意图,也必然查出了丽音阁的图谋不轨,这对于皇帝的身份来说,根本不是难事。

  而真正难的,是她忍耐着,许多时日下来,都没有揭开自己的伪装。

  墨池不敢想象,若是皇帝撕破自己最后一片尊严,将自己当初的意图和来历都丢在阳光下曝晒,自己将会如何。

  试问,天下能有几人,让高高在上的帝王忍耐如斯?

  即便没有陷入对元幼祺的爱慕,即便只是为了元幼祺这份难得的忍耐,以及那么多日子里她的温柔对待,墨池也觉得,纵是元幼祺立时要了自己的命,这辈子,活得也算值了。

  “铮——”

  不经意间指尖拨动琴弦,竟拨出了半小节的曲调来。

  紧接着,墨池就被自己惊住了。

  那半小节曲调,熟悉而陌生。

  熟悉,因为那是她心中珍之重之、无可比拟的神圣之音;陌生,是因为自从熟知了那个曲谱之后,她从未弹奏过,哪怕是只为自己而弹奏。

  那是《高山流水》之曲中的一小节中的几个音调。

  相传俞伯牙擅琴,曾于山林荒野间弹奏《高山流水》之曲。樵夫钟子期路过,为琴声所感,竟能自俞伯牙的琴音之中领会到“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的意境。俞伯牙闻之大喜过望,引钟子期为知己。

  从此之后,伯牙抚琴,子期听音,《高山流水》遂成佳话。

  可惜,后来钟子期不幸辞世。俞伯牙痛失知己,悲苦万分,断弦碎琴,发誓此生再不奏琴音。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26/150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