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事之平乱记 作者:宅二狼【完结】(4)

2019-04-01  作者|标签:宅二狼 三教九流 破镜重圆 乔装改扮 异能

  修行难,飞升难,超脱难,看破难,不问可知。

  身在修行人之列、得窥天道是莫大的福缘。

  但凡有追求一点的修士,都会爱惜羽毛,不愿多造罪业;就算明知此生无望飞升,一般也都不会自暴自弃,用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一身道法为非作歹,堕入魔道行径。

  修道、修法、其实更是修心。

  修士求的是超脱物类、得窥天机——想成仙的人要是转而去做那些不是人的事,那不是修回去了么?

  行正道,顺天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这是连懂点人事的人都会尽力做的事,修士自然更会如此做。

  毕竟就算有一身法术能躲开睽睽众目,也躲不开天道循环的报应、与修行关卡中的心魔之扰。

  至少理论上,应该是这样的。

  可惜啊,万事万物都逃不开那句老话:

  “凡事总有例外。”

  理论始终只是理论,不是现实。

  世上永远有那么一撮缺德的修行人,千辛万苦学了一身本事,不干人事。

  修行人也有贪念,也有七情六欲。

  他们中的某些人,也想享受人间诸般繁华,过上声色犬马的生活。

  但是并不是每个修行人都腰缠万贯,更不是每个修行人都能抗拒力量的诱惑、放弃一身术法不用、不投机取巧、老老实实的用凡人的身份去打拼。

  于是,他们中有的一些,就会挖空了心思钻因果报应的空子:妄想既不违反天道、又能满足自己那些见不得人的欲望。

  眼镜男和年轻人手上的这个盒子,就是这类修士“钻空子”想法的产物之一。

  这盒子操作起来很是容易:

  寻找寄居着无害游魂的物件,纳入盒中;

  待游魂因被困不得脱身而出现怨气的时候,把附魂的寄魂之物,放到事先选好的地方;

  等到那地方鬼怪做祟,操纵盒子的人再去驱逐。

  某些修士,就是用这种自导自演的方式,获得名、利等等想得到的一切。

  只是用这种偏门方式来求名利的修士,一般都没什么高深的术法:

  有真本事的也不用自己制造怨魂来驱逐这么费劲,人家直接收伏真正的怨魂去了。

  对那些他们自己亲手培植出来的“人造怨魂”,这帮人往往只会驱逐,没能力收服更没能力超度,所以这些被驱至别处的怨魂往往为祸他处,遗患无穷,造孽无数。

  而始作俑者的那些半吊子修士,才不会管这些。

  这些被放出来的怨魂爱哪哪去,他们大不了再收一个新游魂,继续坑蒙拐骗。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把那个怨魂收回来继续用呢,多省事啊?

  各位有所不知,这个盒子本身,也不是什么高级的东西:

  虽然它操作起来那样简单,却只能通过收纳寄魂之物困住那些脆弱的、无怨气的魂。

  那些游离无形体可寄之魂、年头已久成气候之魂、早有怨气之魂,此盒统统都是困不住的。

  退一万步说,就算趁着魂魄怨气尚弱,用盒子将它们暂时束缚住了,也得在游魂的怨气没有变得过于强烈之前把它们放出去。

  不然,连盒子本身都会损坏。

  何况那些勉强困住的魂魄极难驾驭,一不小心就会反噬。

  简言之,这盒子里出去的魂魄,都属于“一次性消耗品”,是无法回收再利用的。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五章

  这样的盒子,悠悠过去两年见过不止一次,而且据玉云良师父说,她在行游四方的时候也见过不少。

  据此推测,这还是个量产的玩意。

  只是到现在悠悠和师父都还没搞清楚,这些人手头的盒子都是从哪里搞来的。

  悠悠一看到他们拿出那个盒子的时候,她就已经知道这两个下三滥为什么非要那么锲而不舍的跟着憔悴大叔了。

  他们是想得到那个寄魂狐狸,然后用那个盒子把狐狸里的魂魄收为己用。

  知道两个人的动机,一切就好办多了:

  “遇到这样的下三滥呢,先抓起来审一审,审的出来盒子的线索最好,审不出来直接弄死也就完了。”

  “不用听他们这个苦衷那个理由的废话,更不用怕误杀好人增了杀孽,因为干这事的人绝对不是什么好玩意,就算不审直接杀,也不会有冤假错案的。”

  “用这个玩意的人,肯定都是懂点法术的。”

  “他们明知道他们这么做会造成什么后果还执意这么干,弄死他们也是他们活该,料理这种人,就当积德行善了。”

  这是玉云良师父跟悠悠说的原话。

  悠悠记得自己当时还傻乎乎的问过师父:

  “要是那些用盒子的人,真的是无辜的怎么办?他们也许真的不知道呢?”

  玉云良师父对这个问题,回答的也很干脆:

  “无论什么理由,用了这个东西都会对别人造成巨大的伤害,也会伤害那些本来可以顺利往生、却因此不得不困在人世间的灵魂。”

  “他说他无辜,那些因为他收到伤害的人和灵魂,找谁说理去?”

  “难道‘我是无意的’、‘我没想到’、‘我不知道’这样的话,就可以作为伤害他人后逃避惩罚的理由吗?”

  “这样的理由根本说不过去,也站不住脚。”

  “世间有能力救人、却见死不救者,会被人谴责,可见有的时候,当知而不知未尝不是错,要不然国家律法里,也不会有‘过失杀人’这一条了。”

  “无论是谁、无论有什么这样那样的理由,人类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对师父的看法,悠悠深以为然。

  眼镜男和年轻人把怨魂放出后,就远远的跑了。

  悠悠猜测,他们恐怕是没什么本事指挥这个怨魂、留在这里怕魂魄反噬伤到自己,所以先躲了。

  这两个人想等到怨魂把大叔害死了再回来驱赶走它,最后拿着寄魂狐狸远走高飞,坐享其成。

  也是这两个下三滥倒霉,流年不利,遇到悠悠这个鬼灵精。

  这边他们刚一跑远,怨魂才把大叔“迷”住,还没来得及害人呢,憔悴大叔就被悠悠救下了。

  楼顶上,高处特有的凉风吹拂人面,为炎热的夏送来几分清爽。

  宋义迷迷糊糊的醒了过来。

  他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正身处一处废弃的旧楼房顶,一个看上去大约十四五的女孩子正坐在他旁边端正的坐着。

  她闭着眼睛,呼吸均匀,仿佛已经睡着。

  偌大的楼顶,除了他们一大一小两个,再无他人。

  欣欣呢?

  刚刚她明明在这里的呀!

  宋义连忙坐了起来,东张西望,寻觅女儿的痕迹。

  那个十四五的孩子仿佛察觉到了宋义这边的响动,也睁开了眼睛。

  “叔叔,你在找什么呢?”

  女孩语带关切。

  “我找我家女儿,姑娘我请问一下,你有没有看见过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在附近?”

  宋义有些急切的询问。

  女孩摇摇头:

  “没有,我只看见叔叔你一个人在这里,没看见什么女孩子。”

  宋义听女孩子这么说,一开始很困惑,随后想到一件事,惊的出了一身的冷汗。

  自己离家的时候,女儿的确才五岁。

  可那是五年前的事了啊!

  五年都过去了,女儿怎么可能一点也没变、还是五岁呢?

  那根本不可能是女儿欣欣!

  可如果那不是女儿,又会是什么呢?

  还有那条长的不像话的巷子…

  不知道怎么回事跑上来的楼顶…

  宋义机伶伶打了个冷战,猛的醒悟过来,于是看向身边女孩的眼神,也开始变得怪怪的。

  就连女孩刚刚从包里拿出一瓶水打算递给他,他也根本没有要接的意思。

  女孩儿拿水瓶的手,尴尬的停在了半空。无可奈何的叹了一口气,女孩把水瓶放在宋义身边,再次在书包里翻找起来。

  找了老半天,她翻出一张工作证一样的小本子,递给宋义:

  “大叔,你看看这个就知道我是干什么的了。”

  宋义把那个小本子接过来一看,疑心尽去。

  这个小本子不是别的,正是一张“祠部牒”,也就是当时的政府机关,发给某些公度僧道出家人的合法执照。

  “祠部牒”可不是一件容易得到的东西,至于原因,得从中委之战那阵儿说起。

  委国的“道军”虽然被灭了,但是修行人的力量、和这一部分“特殊人”能够对社会活动,比如战争等,产生的影响,却非常清晰的显示了出来。

  每一个国家的政府都彻彻底底的认识到了一件事:

  术者、修士、巫师、神仆…各种各样、名字不同、身份差不多的这一群所谓的“世外高人”,是非常有用,也非常可怕的一支力量。

  当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肯让这股力量放任自流。

  相应的,这群拥有非凡力量的人自由自在、飘然物外、不受拘束的生活,也在中委之战后,宣告结束。

作者有话要说:  

  ☆、第六章

  以中土国为例:

  新政府在战后第一时间设置了一个专门的机关,负责管理这群有非凡能力的人,而这个机关,就是“祠部”。

  该机关之所以叫“祠部”这个名字,是因为这些“超人”往往都有一定的宗教背景。

  他们或僧或道或儒,乃至还有信奉外国教的,不一而足。

  为了把这些有异能的出家人、和国内皈依宗教而无异能的人分开,“祠部”发给这群人的持有证件上印着的,是“祠部牒”字样。

  而非一般常见的“度牒”。

  在中土国,有这个“祠部牒”的人,必然是经过国家认证的特异功能人士。

  持有“祠部牒”,绝对是一件很流弊的事情。

  首先,“祠部牒”的获得方式,决定了它的持有者,必然是个流弊人物。

  “祠部牒”是申请不来的,想获得祠部牒得考,而且考试的程序相当复杂。

  “祠部牒”的考试,是没法作弊的:

  一来“祠部”有一整套完善而又详细的流程,去认证和分类这样的人,这些流程里哪怕一个环节不过关,都得不到“祠部”的认可;

  二来“祠部”的考官都是真正的能人异士,而且每个环节的考官都不止一人,“祠部牒”的持有人每年都是要复考的,复考不过,“祠部牒”马上收回。

  部门里有明文规定,每年复考的时候,考官必须得随机更换。

  这样的制度,让考生没机会作弊。

  其次,持有“祠部牒”的人,可以得到国家的很多福利,还有各种各样政策上的优待。

  拿悠悠手里的这张标有“丁甲”字样的“祠部牒”为例:

  作为它的持有人,悠悠有一张专属于她的银行卡(她也只可以有这一张卡,国家不允许持有“祠部牒”的人以任何形式、通过任何渠道设立自己的私人帐户)。

  “祠部”每个月都会在特定的日子,往这张卡上打数目可观的一笔钱,满足她的生活需要,逢年过节,还有年节补贴。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4/40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