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大明宫词》+《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同人
cp:上官静儿x太平公主
十四岁的上元节,我第一次溜出皇宫。在繁华的长安夜市里遇见了她。
恰如乍起风,吹皱我心一池春水。
我爱上了她,我迷恋着她。
长安,这个让我交付了全部灵魂与肉体的城市,我在这里出生,在这里结识她,在这里爱上她。
这一世,我与她的纠缠,全在这里开始,终结。
内容预警
1、本文是以周迅在《大明宫词》中所扮演的太平公主为第一视角,以李冰冰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所扮演的上官静儿为cp对象的百合同人。
2、本文可以独立观看,没有看过电影和电视剧的也可以看。
3、欢迎捉虫。
再次强调:
本文是《大明宫词》+《通天帝国》同人
主线背景设计在唐朝
CP:上官静儿x太平公主
GL百合向
第一视角无玛丽苏
按电影剧情发展,原著向。
搜索关键字:主角:太平公主,上官静儿 ┃ 配角:武则天 ┃ 其它:百合,上官大人,周迅,李冰冰
第1章 恰一池春水吹皱
那年春天我遇见她时,她不过是个平平无奇的女官罢了。
那时候母皇还是母后,宫里的女官多是父皇和皇兄选进来的。大多是些花枝招展的美人,往往不过是会写几笔小楷,能赋首小诗而已,空担着女官的虚名,行着秀女们的实际。
她除外。
上元节,我趁宫人不备,溜出了大明宫。
那时候我才十三岁,现在看来,仍还是个孩子而已。
皇兄弘已经与合欢偕老去了,父皇的眼目已经蒙上了纱,一切都那么平静。
初见大明宫外的长安,我方知那朱红宫墙外的世界是怎生的一番风情模样。华灯千放,烟花星星点点,道中熙熙攘攘,摩肩接踵间稍带起我从未曾在宫里体会过的暖意。
我站在道旁,看着人群车马,一时间竟如乱花迷人眼,不知能去往何处。左有小马小兔模样的花灯闪个不停,右有冰糖葫芦和水晶汤团飘来甜丝丝暖融融的味道,背靠着道旁不知哪家达官显贵的院墙,面对着欢天喜地的庶民。
这时候我才晓得,世界竟如此大,足以淹没我。
许是年少无知罢,我竟不知道怕,也不知愁,不知险。浑然不担忧自己的安危,挤入人群里随波逐流。遇见了有趣的东西便买来拿在手里赏玩,我这是初次花用银子,只觉得迎来送往果真是有趣的。
那晚聒噪的很,吵闹的很。
我只有一双眼,瞧着西边的杂耍便看不见东边的人群。韦姐姐不知道哪里去了,我左顾右盼的寻着她。猛一转身,竟不小心与个路人撞了个满怀。
我怨那人不看路,满眼埋怨的看着这个带着昆仑奴面具的人。他一身雪白的华服,瞧着身姿,仿佛是个年轻的公子。他黑漆漆的面具与衣着反差实在大了些,黑漆漆的面具下露出一双亮闪闪的眼睛。真好看。
我只觉得这双眼睛真是漂亮,不知怎的,回过神时已不自觉的摘下了他的面具,想看看这双眼睛的主人。
果真不负我,一张年轻而俊美的脸出现在我的眼前。我本以为弘和贤他们已是很英俊的了,却在这张脸下显得太单薄了些。
他的眉挺拔得很,可以谓之是星目剑眉。而眉头此时却皱着,有几分不悦。
我这才意识到我实在太鲁莽了些。慌忙把手缩了回来,
“你,你是谁?”
问出了口,才觉得这话似乎是更加的唐突了。
他的眉头皱的更加紧了,依稀带有些恼火,却不说话。低头瞧了我一眼,眉宇间的神色是有些厌恶的,我自幼受父皇母后与兄长们的宠爱,是大唐的掌上明珠,被人用这样的眼光打量,应是第一次。
我没来由的觉得烦,忽然身旁一亮,街边杂耍的人耍起了喷火的把式。火光照亮了我,他似乎才看清了我的脸,不大明显的往后退了半步,冲着我低了低头,匆匆的走了。
“哎,你,你的面具……”
说时迟,我还站在道边发呆,他便已经不见了。
我这时候忽然恼恨起长安市上竟有这么些人,使我转瞬就找不见他。
忽然被人拍了肩膀,我吓了一跳。扭过头看见韦姐姐,她一副兴高采烈的模样,在嘈杂的人群中与我喋喋不休的说些什么事,我脑海里还惦念着那个面具的主人。他走的太急了,面具还留在我手里,似乎仍然有他的余温。
待我再回过神,韦姐姐正一边吃着馄饨,一边得意洋洋的跟我说着她的艳遇:“……然后他说,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赫赫有名的欧阳成都大少爷,我父亲是欧阳阁,正谏大夫,三品从下,你要是跟了我,保你这辈子荣华富贵。我就问他,你怎么看出我是女的?他说天下哪有这么秀气亮丽的男人……你怎么了,怎么心神不定的?”
我正听她说着,忽然似是懂了什么道理。扭头端详着扮成公子的韦姐姐,许是算清秀吧,与显和旦有好大的区别,确实是瞧得出问题的。
“谁说这天下没有秀气亮丽的男人?”
我怔怔的想着那面具下的脸,他星眸剑眉,挺拔俊俏,要是只说他是秀气亮丽,未免太委屈那张脸了。
韦姐姐似乎不太赞同我的话,有几分不屑的哼了一声,不甘心道:“你倒是找一个来呀?即便是旦,也不如我……”
我还来不及跟她争辩,忽然间就听见馄饨摊前面不远的地方传来了整齐的脚步与马蹄声,慌忙的抬起头瞄了一眼,竟是宫里的人马。我本欲躲在人群里,却没想到几乎就是一眨眼的功夫,便让人认出了来。
“奉旨接太平公主回宫!”
馄饨摊主闻讯惊讶万分,慌忙跪下。乱七八糟的人跪了一地,纷纷说着公主饶命。
我本以为,这应是瞒过了所有人的耳目,无人知晓的。
虽说生气罢,却也无可奈何。暗地里佩服着母亲鹰隼般的眼目,也感激她竟允许我在宫外游玩了这么些时候。
我的第一次“胜利逃亡”就如此惨淡而难为情地草草收场。可那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旅行,它使我像一个真正的女人那样拥有了那种诱人的被称做藕断丝连的甜蜜心情。
我爱这座城市,因为他的存在。我望着窗外长安城的车水马龙,彻底地将灵魂交与了它。
直到我被士兵带回了大明宫,从母亲与父皇的责怪和宽慰中脱罪以后的第二天。
“是你!”
我在后宫御花园遇见他,方知他是陷我回宫的元凶。
那个人在御花园的亭中,独自一人伫立在石阶上。上元节才过,天尚且是冷的。他穿的不多,依然一身白袍,孑然一身的模样,盯着亭外的一株初开的桃花树。
听到了我的声音,他便转过了头。那双星一样的眼里依然无悲无喜,平静的像一汪深潭,没了长安市上见到时候的嫌恶,显得温暖了许多。
恰一池春水。
他听见了我叫他,遥遥弯下了腰,对我行礼。
我便看不见他的眼睛了。
正逢一阵风吹过,早开的桃花不禁春寒,星星点点落下了。
一时他身后下起了雪,洋洋洒洒,乌纱帽上落了桃花瓣,斑斑驳驳使我想起昨晚飘满孔明灯的夜空。
我正欲过九曲桥,仔细看看他的风采,却透过桃花,看见母后的仪仗。
见到他,母亲屏退了宫人,独自走进了亭中,坐在汉白玉的桌前。他竟不对母亲行礼,反而挽起了衣袖,露出了竹一般分明的手腕,替我母亲拂去了肩头的花瓣。净了手,为母亲斟茶,坐在下首,与母亲下棋。
我忽然想起了宫中关于控鹤府的流言。
乍起风,一池春水吹皱。
第2章 桃花流水杳然去
上天是公平的,所谓桃花流水杳然去,美艳的花朵往往开不长久。上次在花雨里再遇后不多日,园中的桃花便通通凋敝了。我再也不曾与母亲提起长安夜市中那个戴着昆仑奴面具的人,也不曾再动过出宫的心思。
按皇族的命数,我他日是该与许许多多的大唐公主们一样赴番邦和番的。母后常说我还小,无须忧劳这些遥远的事。若我执意留在长安,那便物色一位宫中大臣家的公子下嫁,也便可以留在父皇与母后的身边了。
我应知远嫁是公主们的天职,不该惦念一个长安道上的男人。
我闻说控鹤府的男子皆是浊世里的佳公子,是母后青睐的谋士。
我虽年幼,但久居宫闱,也懂得不能够去点破这些粉饰得精致华丽的谎言背后隐讳的事实。
在知晓那人是母后的心腹后,我便强迫自己忘记那双春池般的星眸。
奈何午夜梦回,我总记挂起那张面具下的脸。不得已,妄图能在梦里见上一面,我惟有时常揽着那张昆仑奴的面具入眠,盼相见。
许是命罢。
上元节一事过后,母亲说我太过胡闹,要一位严厉些的先生来做我的老师。不求传道解惑,惟求要我多懂些礼数、有些大唐公主的样子罢了。我听了便不高兴,自幼我与皇兄们胡闹,倚仗天资聪颖,开蒙颇早,老师也换过了许多。那多是须发皆白年逾古稀的古董,颤颤巍巍,往往连我的脚步也跟不上,终日惶惶,只知道对我说女子应要如何端庄舒雅,温婉多情。
父皇知道我的的脾性,劝母亲为我安排一位年轻些的师长,母亲却不同意,只说我需有严师看管。
“父皇,我已熟读四书五经、女贞女则,虽不精通琴棋书画,可也见得人了。父皇,你就劝劝母后,别让她老是派人跟着我,我是公主,难道不该有自由吗?派个老古董天天跟着我,我就要憋死在含元宫里啦。”